楊爽
2017年6月,我畢業了。站在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上,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出路。我清楚自己的能力,決定不考研直接參加工作,但等我拿著二本院校的畢業證書開始找工作后,才發現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真不容易。
待遇不好的單位我看不上,待遇好的單位看不上我。就在我迷茫、焦慮之際,班級群里的一則通知引起了我的注意:江蘇大學生志愿服務蘇北計劃是由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和團省委共同組織實施,引導當代大學生以志愿服務的方式到基層去建功成才。說簡單一點,就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到蘇北地區進行最短為一年的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期滿一年,可享受一次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落戶等政策;服務期滿兩年后,三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除此之外,還可報考江蘇省面向志愿者專門定向招錄的公務員職位……這樣的政策支持,對我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我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因為我的性格屬于穩重型的,很適合做志愿服務工作。其次,最吸引我的還是報考公務員職位的優待,我向往一份安穩的工作。我想,經過一到兩年基層的訓練和指導,我一定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我將這個想法告訴父母,卻被他們否決了。因為我是家中的獨生女,父母并不想讓我在外省尤其是市區以外的地方工作。“辛辛苦苦20多年,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因為不懂具體政策,老爸甚至覺得我的選擇有些給他丟臉。老媽每天堅持和我視頻,兩句話不離我的就業選擇:“還是回家吧,找不到工作,爸媽養你也行。”我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我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即使沒有成績,也無怨無悔。
我最終參加了蘇北計劃,成為了一名志愿者。雖然我和父母產生了不小的矛盾,但我堅信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他們這么多年的付出。
進入單位不久,領導就交給了我一個組織青少年活動的項目。我顯得手足無措,甚至有些焦慮。看到我一臉凝重的表情,領導很耐心地為我講解了一下流程,并囑咐我從策劃文案入手。我咨詢過很多前輩,沒想到的是,他們都很耐心地指導我。在他們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很快就完成了一份“及格”的策劃文案。這是我進入這個單位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領導和同事的耐心指導,讓我很快了解了自己的任務,也讓我漸漸有勇氣主動承擔一些任務。多次參加下鄉扶貧工作后,我貼近了百姓,他們生活的酸甜苦辣慢慢和我的生活連接在了一起,也讓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比起追求一份穩定的工作,我覺得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一些事更重要。
自從我參加工作后,住房由政府解決,每月還有1800元的補貼。單位時常組織各項活動,使我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今年年初,我又迎來了一件開心的事,領導聽說我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后,專門將我送到為蘇北志愿者考公務員開通的一個補習班。我樂壞了,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他們一反往日的態度,開始鼓勵我考公務員。
2018年6月,有學弟、學妹向我詢問志愿者的生活,大家提出最多的問題就是:“志愿者生活苦不苦?”我想了想,認真地回答:“沒有哪份工作不辛苦就能得到回報,但蘇北志愿者這份工作對我來說,苦中卻帶著最想要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