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多多
凌晨三點多,“小家401”的宿舍微信群越發活躍起來。此前,他們已經對就業去向探討了兩個多小時,但說到落戶政策,每個人都顯得很興奮。
張凱專業課成績一般,本來想回家鄉新疆發展,最近卻同時收到了北京和西安某計算機公司的offer,這讓他驚喜又意外。“去北京還是去西安?”張凱首先拋出了自己的問題。下鋪舍友張明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北京畢竟是一線城市,贏得機遇和創造財富的機會更多。”舍友李立軍則建議選擇西安。“不為別的,拿著你的畢業證、學生證,民警專車接送辦落戶,十分鐘就能搞定。”
選擇武漢就業的高俊認為自己選擇的城市最好,大學生落戶買房,還能打八折,回鄉創業的李軍卻反駁:“還是返鄉政策好,求賢若渴,扶持創業,一夜就能變老板。”……
據教育局統計,今年的高校畢業人數創歷史最高,達820萬,并被譽為“史上更難就業季”。但與這批畢業生接觸下來,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就業緊張、壓抑的氛圍,反而看到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從2017年下半年起,二、三線城市打響了“搶人大戰”。率先啟動“搶人戰”的是武漢。2017年初,時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陳一新就放出“5年留下百萬大學生”的豪言,并開出三劑“猛藥”:一是零門檻落戶(40歲以下大專、本科全要,碩博不限年齡都收);二是年薪給保底(專科4萬、本科5萬、碩士6萬、博士8萬);三是住房加保障(大學生買房、租房全8折,全國首創)。
為抓落實,武漢專門成立“招才局”,“搶人”被列入“一把手工程”。武漢落戶大學生暴增30萬,頓時成為大學生最青睞的新一線城市。緊接著,成都一氣兒推出“人才新政12條”,條件非常優厚:面試給補貼1000元,求職免費住7天,本科就可以落戶;租住公寓要是滿5年,還能以低于入住當年的市場價買下,簡直無風險鎖定買房收益。這讓成都受歡迎程度爆棚,2017年戶籍數暴增36萬,竟然超過了武漢。
這下所有城市都急了:“再不動手,人就要被搶光了!”“拿北京戶口最快僅需5天”“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8年初,二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陸續“參戰”。多個城市參與到“搶人才大戰”中,并且使出渾身解數,紛紛展現搶奪人才的決心,一場史無前例的“搶人風暴”上演了。
瘋狂搶人,搶到搞笑。網上有一篇漫畫文《這些城市,正在拿命歡迎你》在社交媒體中刷屏,引來不少贊揚之聲。“大家好,我叫王普通,今年就要大學畢業了。我的學校很普通,我的成績也很普通,我已經想到,我的未來也很普通……”那篇漫畫以大學畢業生的視角敘述,流露出一種淡淡的自怨自艾,說自己是“屬于同齡人正在拋棄的那種人”。然而,昨天還在發愁“畢業即失業”的“王普通”們,仿佛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各大城市炙手可熱的“唐僧肉”。
這些拿命來歡迎你的城市,對于畢業生來說,無疑是就業和創業的一個利好。但面對這些選擇時,很多人還是會思考,是到大城市立足尋找發展機會,還是回小城市或者農村老家開辟一片天地呢?做出選擇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將來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理想的土壤在哪里。抓得住機遇,還要拿捏好生活,才能迎來職業生涯中最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