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文豪
【摘 要】隨著企業慢慢認識到節省物流成本可以給自身和整個國家帶來巨大的收益,因此企業都開始關注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物流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問題,并重新明確了物流成本的含義,這主要是從提供物流服務的主體角度進行思考的。
【關鍵詞】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成本核算;方法
一、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
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應當從提供物流服務的主體來理解,利用對企業所提供的物流服務產品的分析可以明確其定義。
物流企業依據與客戶簽署的合同內容,按要求實行各項約定的物流服務,這種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與其他企業提供的具體產品相比而言,具有下列兩個特征。一是無形性,即沒有組成實際產物的原料;二是從生產到消費的整體過程是統一的。與配送等企業提供的服務產品相比而言,也具有兩個反面的特征。一是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產品的過程比較復雜。物流企業按例是以投標的方式在市場中尋覓客戶,再依據客戶的物流服務招標意見書中的需要,經過眾多的調查研究作業,編纂物流服務可操作性調研報告以參加競標;因為物流服務產品包含運送、倉管、裝卸、配送、打包等諸多任務環節,所以對物流企業的資源融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需求;物流企業的資源融合是一項非常繁雜的系統作業,包含管理資源的融合、物流服務資源的融合以及物流消息資源的融合等多方面的工作。二是物流企業服務產品的獨特性。運輸行業是按照一種被動的方法去履行運送服務合同所要求的運送服務,從而造成了運送服務產品的獨特性不夠顯著,而物流企業銜接的物流服務定單的事項卻是靈活多變的,物流企業應當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為客戶策劃物流服務方式,這樣才可以使物流企業的服務產品具有顯著的獨特性。
二、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現實狀況
(一)“服務型”成本核算的方法運用面窄
“服務型”成本核算的方式大部分應用于功能齊全、規模巨大的物流企業,把物流服務提高到了一定的檔次,即物流企業不只是給客戶提供配送服務,還給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并按照企業常用的“種類法”進行劃分。因為各個“種類”的占比不同,有的占比小,有的占比大,因而在最后進行成本核算時,常常會影響成本核算的精準度,進而導致成本核算的盲目性與混亂性。
(二)“配送型”成本核算方法不精確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都應用了配送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配送型”成本核算方法是依照物流企業運轉的核心——配送貨物,并以此為基礎的成本核算方式。因為“配送型”服務的單調性,所以這種方法不能精準地實現企業的整體成本核算的精確化,更不能提供不同用戶與不同服務的成本對比與整理。
(三)“統一收費標準型”成本核算法運用失調
“統一收費標準型”多數對原料運送、大型商超的商品輸送等,依據營業開銷、管理開銷、勞務開銷三項開銷來統計企業成本花費,以前一年運轉狀況為參照,適合應用于大規模貨物運送的成本核算方式?!敖y一收費標準型”成本核算方式只適合單體用戶,并且歸于簡單統計范圍,從實際意義上來說,“統一收費標準型”成本核算方法沒有具體的成本核算方向。
三、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依據用費配置標準的不一樣,可劃分為營運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兩類核算方法。
(一)營運成本法
1.營運成本法的構架
在運輸產業多數以配送、裝卸等產品服務為主營業務,相對應的服務成本被稱為營運成本。按照物流企業和運輸行業間的聯系,對“營運成本法”進行界定,即以現用成本核算規則和方式為根據來制定一類適用物流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物流企業的營運成本法有著簡單的費用配置規范,以及一定的運行花費和成本的界線區分。依照營運成本法,對物流企業進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具體構架為:一些直接花費直接列入某一物流服務的成本中,而另一些存在的間接花費就列入物流服務的成本當中。
2.營運成本法的核算流程
營運成本法的核算流程:(1)明確。即對成本項目的有效管理,并依據相應的成本賬目對物流企業的成本進行總結、采集和配置的工作。對物流企業中物流服務成本核算的事項進行確定,對物流企業在物流服務運行的進程中所產生的資源損耗事項進行確定。(2)劃分。依照不一樣的成本進行核算,對不一樣性質的物流服務進行劃分,并按照合理的分配進行整合歸納。(3)統計。依據不一樣的劃分標準以及相對應的統計方法,對物流的成本進行核算。
(二)作業成本法
1.作業成本法的構架
采用作業成本法,多數是為了深層次地考慮間接費用的配置問題,這是以營運成本法為根基的方法。概述作業成本法的計算理論,即“工作因商品或服務而損耗,資料又因工作而被損耗”。其中的資料指的是耗材費、工時費等各項花費,按照慣例是把商品或服務的成本和資料的損耗聯系在一起。依據作業成本法,對物流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的核算,其程序構架為:把收集、總結的物流服務費用劃分為兩類,一類費用直接記錄;另一類費用依據不一樣的服務類型分別計入相對應的物流服務成本中。
2.作業成本法的核算流程
作業成本法核算的核算流程:(1)劃分。對物流企業中全部的定單、途徑、業務活動等進行研究,并舉出實際實例進行案例分析,明確企業服務的基層消費用,并依據資金的收入進行劃分。(2)確定。對以上提到的用戶定單、服務方法、服務途徑所消耗的資料進行融合,與物流業務、產品不相關的工作事項,應當在成本核算中去除,確定出最好的成本核算分界線。(3)研究。在以上的操作完成之后,可依據物流企業的工作組成模式,進行基本結構的分層次的制定,并對物流企業繁雜的各類工作進行區分和整理,把相同事項的物流服務進行整合,最后形成物流工作服務中心。(4) 資料選擇。這項工作是作業成本核算方法的重要流程。適當研究物流企業的工作后,實際的資料使用量和花費狀況,計算得出資料的流動數據,即產生作業成本庫。對全部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可充分地體現出物流企業的工作量與資料花費間的實際聯系,進而解釋資料在各項工作損耗的原由、方法以及數量。(5)統計。依照“資料選擇”中的作業成本庫,并聯系物流工作與服務的水平,統計作業成本的配置率,依據不一樣的服務以及物流企業各種服務的作業量多少來配置其工作成本,最后統計得出各項服務或物流服務中應擔負的服務成本。
四、結論
本論文主要分析并提出了營運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兩種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分別陳述了兩類成本核算方式的核算框架和流程。從物流企業選擇兩種核算方法的角度來說,如果是為了企業獲利,物流業務花費占據著非常高的比重,企業管理和服務隊伍的素養非常高,同時具有適宜的工作成本管理體系,那么最好使用作業成本法,因為此類方法獲取的成本信息相比較而言更精確一點,并且對物流成本的管理是非常有益處的。
【參考文獻】
[1]劉國武,賈銀芳.關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基本框架構想[J].財會通訊.2004(4).
[2]代坤.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J].財會月刊.2003(19).
[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2002年][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4]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2003年][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5] 鄧鳳祥編著.現代物流成本管理——消除“物流冰山”,獲取利潤之第三源泉[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