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奇

摘 要:本文在總結全國旅游演藝市場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內蒙古現階段旅游演藝產品的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對打造旅游演藝品牌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旅游演藝 產品 公演 內蒙古
旅游業是世界公認的資源消耗低、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高的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業態,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旅游產業向文化旅游和體驗式旅游轉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未來一段時間,作為旅游體驗重要載體的旅游演藝,其產品的市場前景非常樂觀。隨著內蒙古旅游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旅游演藝產品的開發將會成為內蒙古眾多旅游城市或景區提高旅游市場競爭力、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
一、旅游演藝的基本類型
旅游演藝市場按其演藝場所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劇場旅游演藝(含巡演)、實景旅游演藝和主題公園旅游演藝。
(一)劇場旅游演藝
在劇場內針對旅游人群所打造的旅游演藝產品,以展示當地文化特色的歌舞、戲劇、曲藝、雜技等演藝形式為主的綜合演藝。如上海馬戲城的《ERA—時空之旅》、云南楊麗萍公司的《云南映象》、北京梨園劇場京劇演藝和劉老根大舞臺等。而巡演類旅游演藝產品通常是以劇場旅游演藝為基礎,主要采用巡回演藝的方式來展現其獨特魅力,也可規避旅游市場的淡旺季限制。如北京的《功夫傳奇》、貴州的《多彩貴州風》、四川的《藏謎》和青海的《天域天堂》等。
(二)實景旅游演藝
以旅游景點的山水實景為依托,將當地的民俗文化與著名的山水旅游景點緊密結合。如印象系列的《印象·麗江》、《印象·大紅袍》等,陜西旅游集團公司的《長恨歌》、河南山水盛典系列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湖南的《天門狐仙·新劉??抽浴返?。
(三)主題公園旅游演藝
在主題公園內打造演藝,是高附加值復合型旅游演藝產品。如宋城演藝打造的《宋城千古情》《三亞千古情》等,華特迪士尼的《獅子王》中文版、華僑城集團的《金面王朝》、江蘇《靈山吉祥頌》等。
二、旅游演藝的新特點
(一)主題公園類旅游演藝是市場發展的活躍點
2016年主題公園類旅游演藝票房收入達到19.97億,同比增長30%,市場占比由2013年的24.7%增至2016年的46.4%,占到旅游演藝市場的半壁江山。未來幾年,主題公園類旅游演藝依舊是旅游演藝市場發展的重心所在。
(二)市場形成“1+3+N”局面,千古情系列成最大贏家
近年來,文旅市場發展迅速,旅游演藝機構競爭加劇,到2016年旅游演藝市場形成“1+3+N”局面。其中,宋城演藝處于領先地位,山水盛典、長隆、三湘印象緊隨其后,其余機構也紛紛加入戰局。宋城演藝項目選擇在熱門旅游城市落地,劇目制作采用高科技技術,內容上依托當地文化,打造獨特、深層次產品。此外,其開創的“主題公園+文化演藝”發展模式也是宋城演藝成功的關鍵。
(三)海外旅游演藝市場潛力大,文旅巨頭加速海外布局
海外旅游演藝市場潛力巨大,響應“一帶一路”主旋律,2016年文旅巨頭海外擴張的步伐加快。山水盛典于2016年6月簽約越南境內五臺總題目為“越南故事”的實景演藝,宋城演藝于2016年11月計劃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建設澳大利亞傳奇王國項目。此外,萬達文化產業集團、陜西旅游集團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歐洲旅游演藝項目。
(四)更加注重現代科技應用,旅游演藝影像秀嶄露頭角
鑒于旅游主場演出在一次性投資建設完成后,其主要成本就是演員的勞務支出,為了破解營收壓力,該類旅游演藝產品主體使用影像全息投影、增強現實等影像科技手段,配合激光水幕、定向音響系統和霧森控制系統等舞臺技術,演員數量少,以科技影像秀為主要特色。如2016年推出的《1212》西安事變大型實景影畫、浙江橫店的新圓明園《夢幻圓明》、長隆的《秘境奇技》和《最憶是杭州》等,都是這一類產品的代表,特別是2017年茅臺集團在茅臺鎮推出的情景體驗式演出《天釀》更是一個演員都不用,全部采用AR等增強現實技術和影像互動技術完成演出。
三、內蒙古旅游演藝產品的現狀
(一)產品數量不斷增長,新產品新作品層出不窮
目前內蒙古“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旅游演藝產品共12個,分別是《千古馬頌》《馬可波羅》《無伴奏合唱》《呼倫貝爾大草原》《鄂爾多斯婚禮》《天驕·成吉思汗》《阿拉騰陶來》《契丹王朝》《庫布其》《森吉德瑪》《黃河水繞著準格爾流》《靈魂之旅》。各盟市也在逐步運營有自己文化內涵的演藝產品,如呼倫貝爾市推出《天邊》《額爾古納之戀》《蒙古之源·根與脈》《敖魯古雅》《彩虹之路》《界河大舞臺》等;興安盟打造了大型原創音樂舞蹈詩畫劇《夢幻阿爾山》和《圣水石兔》等作品;通遼市萊盛演藝集團為景區打造歌舞劇“敖包相會的地方”和宮廷樂舞“夢回科爾沁”。
(二)馬文化得到藝術化創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千古馬頌》是內蒙古眾多演藝產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彰顯草原文化優勢,展現草原文明絢麗多姿、馬背民族雄奇剽悍、蒙古人馬緣厚情深的中國首創大型馬文化全景式綜藝演出。已于2014年起在錫林浩特市成功演出三年,從目前公演的情況來看,市場前景非常好,特別是2017年轉場呼和浩特市之后,有望進行更全面的市場化操作,進而走出國門,將馬文化產業項目打造成為中國旅游演藝知名品牌。
(三)演藝產品優勢逐步顯現,發展前景可觀
從已經公演的演藝產品來看,通過現代聲光電等手段藝術化地再現內蒙古的歷史人物或文化習俗,觀賞性強,場景震撼,令游客印象深刻,扭轉了眾多印象中“不管是從東到西的草原、沙漠,還是從南到北的農村牧區,都會也會見到相同的蒙古包串聯起來的表演?!蓖ㄟ^演出中音樂、歌舞和現場互動讓游客有了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體驗,成為景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繁榮了夜游市場,多數演藝產品都放在晚間演藝,在豐富旅游產品結構的同時也延長了游客的逗留時間,間接地促進了旅游創收。
(四)產業發展喜憂參半,自身發展存在問題
一是演藝產品類型單一。由于內蒙古旅游資源的現狀和季節性帶來的明顯淡旺季,內蒙古的旅游演藝產品按類型嚴格劃分絕大部分屬于劇場演出、封閉式表演,主要演出場所都在景區內或者劇場內,缺乏當今市場前景最好的主題公園和實景演藝產品,觀演模式也比較簡單傳統。《千古馬頌》通過劇場的全息投影技術和真正馬匹的結合在演藝的形式方面有一定的創新性,但也僅僅是劇場演藝和實景演藝的結合體,屬于半實景演藝,不過是在感官上有了等同于實景演藝的震撼效果。
二是拳頭產品本身存在問題。從2014年首演以來,《千古馬頌》一直在錫林郭勒盟駐場演藝,2017年8月正式轉場呼和浩特市。在此期間,錫林郭勒盟新推出了《蒙古馬》,兩臺演藝在表現形式、故事展現都有多種驚人的類似情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而且公開演藝的三年間,故事沒有推陳出新,而是一成不變,開辟和占有市場上都存在欠缺。另外,兩臺演藝均以馬群橫穿整個舞臺為主,和演員的融合程度并不高,同時整個故事的鋪陳以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為主線串接,略顯單薄,存在向《宋城千古情》借鑒“化蝶”情節的情況。歌舞環節部分沒有完全凸顯蒙古族歌舞氣勢磅礴的特點,每個章節的起承轉換不明顯,與LED屏幕的字幕配合度不高,所有章節的展現都缺少靈魂人物或者說知名人物的提升拔高,在整體節目編排上有待提升。
三是演藝產品劇目混亂。部分景區和相關演藝機構或舞團存在合作關系,受限于景區的舞臺、燈光等硬件限制和演出人員的AB角和小分隊演出形式,導致市場上大型演藝和小型劇場(景區)演藝共用同一劇目名稱現象普遍,造成市場亂象。比如鄂爾多斯婚禮在景區和在劇場演藝的藝術觀賞性有著很大區別,景區的演藝會直接影響游客對劇場等大型演藝的觀看欲望。
四是演出時間和頻次受限。演出場次受旅游淡旺季的影響明顯,公演時間幾乎只設置在旅游旺季期間或只做小規模表演,《千古馬頌》由于大量使用馬匹,在演藝的頻次和時間上受到的限制變得更多。駐景區的演出更是受到旅游人數的限制,考慮到成本,即使在旺季一天的演出場次平均最多3次,劇場演出面向大眾的宣傳和開放程度不夠,多為集中性的政策性或考核性演出,受眾群有限。
五是互動性較差。縱觀內蒙古現階段重點打造的演藝產品,多由大型封閉式表演區構成,屬于原來劇場式的觀演模式,觀眾與演員和整場演藝互動性欠佳。
四、主要對策建議
結合內蒙古實際情況,現階段可從充分挖掘文化內涵上著手,進行“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特色開發,從而避免同質化競爭,重點從綜合性歌舞表演和原生態民俗風情表演入手,打造具有民族特點、北疆特色的旅游演藝品牌,為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贏得口碑。
(一)提升產品編創理念
演藝產品的創編必須能夠觸動時代的脈搏,符合旅游者的大眾口味,強調娛樂性和休閑性,而不是單純的文化性和藝術性。因為旅游者大多不是專業人士,他們觀看演藝的主要目的是開闊眼界、放松身心和體驗當地文化,而不是研究藝術,脫離群眾藝術欣賞層面的演藝產品必將會被淘汰。因此,在形式上就要突破傳統的演藝模式,要靈活機動、富于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如舞蹈、雜技、武術、魔術等,使演藝歡快、熱鬧、幽默、雅俗共賞,使觀眾喜聞樂見。同時,為了延長演藝產品的生命周期,編排就要追求常變常新,對創排的演藝進行創新改版,不斷加入新的看點,讓觀眾獲得多方面滿足和享受,以適應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從而吸引景區的回頭客,增加重游率。
(二)加強政府有效引導
對于旅游演藝產品的開發,各級政府應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在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前期啟動經費的支持、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吸納社會民間資本參與、旅游演藝項目的宣傳促銷、旅游演藝人才培養等方面應發揮積極主導作用。通過制定旅游演藝產品的發展優惠政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投資參股文化旅游集團各級公司,充分運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等來保障各旅游投資者的合法利益,更要將全國旅游發展快、實力雄厚、科學規范的旅游企業的經驗、資本帶進內蒙古,同時要積極利用好多層次資本市場,吸引更多的省外大型投資集團,專業文化旅游運營團隊與內蒙古合作。
(三)架構良性商業模式
旅游演藝項目應選址于旅游市場發達和高A級景區的內部或周邊,依托大型主題公園、城市商業綜合體等市場優勢區域開發建設,構建出相對完整的產業業態,形成景區和演藝的良好互動,打造有效的產業鏈格局,增強旅游演藝產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空間,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內蒙古可以考慮打造“旅游演藝+主題公園”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實現內蒙古主題公園的突破,另一方面可以打破演藝產品的時間限制,實現旅游演藝項目與景區相輔相成,景演互動,各自發揮最大的效益。
(四)融入體驗活動
旅游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體驗經濟,而體驗經濟重要的內容就是強調顧客參與,通過在技術上在充分利用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強化視聽效果的基礎上將現代游藝中的環幕立體投影系統、CAVE沉浸式投影系統、操縱桿、觸覺、頭盔顯示器、立體投影設備或者虛擬行走系統(Cyberwalk或Virtusphere)等技術融入到演藝產品中讓游客在感受震撼場面的同時成為其中的一個角色,全面體驗演藝所帶來的視覺、觸覺的盛情饗宴。在環境上除了要對硬性環境,如舞臺環境、觀眾席環境以及周邊環境的色彩、氣氛進行營造外,還要注重軟性環境的營造,即演員、服務人員和觀眾的互動。
參考文獻:
[1]中經文化產業.2016中國旅游演出市場報告. http://www.sohu.com/a/204632382_160257
[2]楊衛武,徐薛艷,劉嫄.旅游演藝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3.(1).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