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洪 張涵 劉婷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我國大學畢業生創造了大量的創業就業機會。該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貴州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分析,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不斷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貴州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探究背景
大學畢業生人數劇增。2018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20萬人,占據新成長勞動力一半以上。隨著每年大學畢業人數的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對于農村大學生而言,返鄉創業建設家鄉的同時可以實現人生價值。
省返鄉創業趨勢明顯。2017年,貴州省已有75.43萬人返鄉創業就業。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50.55萬人,幫助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家庭勞動力返鄉就業創業4.36萬人。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5753人,帶動就業17938人。農村有著廣闊的開發空間,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對于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具有非常大的現實作用。
貴州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種態勢分析方法,把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情景按照內部的優勢S、劣勢W和外部的機會0、威脅T進行全面系統研究、分析匹配,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發展戰略、計劃及對策。
S分析
良好的知識體系。大學生因在教育上有著較為專業的知識優勢。對鄉村創業項目的理解和判斷更加深遠,能充分的發揮知識體系在鄉村開發上大展身手。如對鄉村產品種植開發、營銷推廣門路上有其獨特性和創新性。
熟悉的鄉土人情。貴州的農村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生于農村、長與農村,對鄉村如土人情和鄉村實際需要比較了解,從小身負“留住鄉愁”的使命他們能夠在返鄉創業過程中快速找準適合家鄉的創業項目。
W分析
創業經驗缺乏。創業是個體綜合能力的體現。很多大學生由于在校期間沉浸于書本知識,沒接觸及積累創業經驗。返鄉創業過程中容易出現理想化、心靈化創業,沒把創業事業當“真事干”,面對創業能力考驗時往往望而卻步。
社會資源匱乏。大學生在學校期間接觸的大部分是老師和同學,很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朋友圈中社會資源不足,資金鏈、人脈鏈、資源鏈匱乏。當進行創業時因缺乏社會資源,導致如產品開發時資金無法滿足需要,尋找扶持,條件不足;銀行貸款,解一時之渴。
0分析
政府創業政策的支持。國家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政府均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創業工作,引導大學生返鄉創業促進新農村建設。我省農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地方,大學生應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創業中。
農村脫貧攻堅的需要。隨著城鎮化的建設,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進城務工,留下少數老人和留守兒童,鄉村建設勞動力大幅減少,呈現老齡化和低文化現象。誰來種地和如何種好地問題成為現實難題。因此鄉村的建設迫切需要吸引更多都創新型人才投身其中,助推農業建設現代化,農村產業轉型升級。
T分析
帶領村民致富,不信任。農村大學生畢業創業選擇在城市和農村時,常常難以取舍。大城市機會多、資源廣、條件好。如果回到家鄉,家里人不認可,還常會被身邊的親朋好友認為是沒有出息,被人瞧不起。與此同時想要帶領老百姓干事創業、脫貧致富,困難重重。
服務市場需求,不接受。新興企業要想有所市場,要么是產品彌補市場缺口,要么就是服務優于現有。我省農村大學生在返鄉創業過程中,大多數接觸的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往往會存在產品生產出來時,由于產品不具備知名度、沒有市場鏈,導致消費者難以快速接受服務、產品不能順利推向市場。
貴州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對策建議個人主動提高創業素質
學生在校要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創新創業活動,類似“‘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大賽的準備和競賽,無意識的提高自己認知水平和積累創業資源,為后期實踐創業熱身。這樣利于學生在準確開展市場調研后,能夠快速的結合地方經濟特點,開展最恰當的創業項目。
校企合作開展創業教育
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加強校企合作,組織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到相應企業見習實踐,通過實踐挖掘學生創業潛能、樹立商業思維,循序漸進的培養創業綜合能力,使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創業、返鄉創業。
政府優化返鄉創業引領
優化政策宣傳,聯合高校組織學生到鄉村實地調研。解決返鄉創業者資金難題,將返鄉創業大學生人才培養納入人才培養體系,聯系相關創業經驗者作為幫扶對象,強化培訓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積極引進創業實踐和孵化基地,為返鄉創業大學生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
大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不足和創業資金保障問題是阻礙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主要因素。而具備良好的知識體系和熟悉的鄉土人情是驅動我省大學生加入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鄉村隊伍的主要因素。大學生應把握機遇,扎根基層投身于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事創業隊伍中,助力早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