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幼兒園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笆濉逼陂g,我園圍繞《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一直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園本培訓,幫助一批批的新教師走過入職初期的不安和迷茫,初步勝任教師崗位。隨著學位增加,園所規模的擴大,每年都有大量新教師涌入,所以從2015年9月起,我園安排保教干部專門負責新教師的培訓管理工作,到2018年5月,我園的新教師系統培養之路走了將近3年?!笆濉睍r期,我園新教師培養繼續本著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的總目標,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著更加深入的探索。
美國學者伯頓將教師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求生階段、調整階段和成熟階段,那么,新教師很明顯處于“求生階段”。新教師普遍具有一顆進取的心,但因缺乏社會經驗,找不到和新單位的融合點,所以會表現出躁動和迷茫,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為幫助新教師盡快融入集體,消除心理不適感,我園注重在每個環節給新教師良好的入職體驗,如,從新教師踏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就會領到一本溫馨的幼兒園新教師入職手冊,手冊中會詳細介紹幼兒園的概況、教育理念、組織架構、教研進展、周邊環境等;部門主任將與新教師溝通目前生活方面有無困難,介紹崗位的基本職責,帶領新教師認識自己的班集體;培訓負責人將專門與新教師溝通學期的培訓安排,將其加入到園所的網絡溝通平臺中;針對新教師,我園還安排輕松的座談會,園長及保教干部均會參加,通常在會上干部們也會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給新教師很多善意的提醒。
一系列真誠又溫暖的入職互動后,新教師將獲得美好的入職感受,初步建立起對新環境的熟悉感、信任感、好奇感,進一步激發對新集體的歸屬感。“只有感覺好,才能做得好。”良好的體驗將有助于新教師開啟嶄新的職業生涯,為下一步系統的學習、培訓后工作打下基礎。
為全面提升培訓質量,我園專門成立研訓部門,設立研訓園長和專職教研員,建立新教師園本培訓工作制度與培訓手冊,包括園本培訓職責制度、學習制度、經費保障制度、考勤學分管理制度、考評制度以及檔案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到人人有培訓計劃,人人有培訓記錄,人人有培訓考核。
首先,在制定新教師培養方案時,我們必然會考慮新教師發展的特殊階段。我園將教師分為三個層次:骨干型教師、勝任型教師和新教師,針對每個層次均有不同的培養重點:對骨干型教師的培養重在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提供更廣闊的專業成長空間;對勝任型教師的培養重點在于鉆研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好比較優秀的半日活動;對于新教師的培養重點則就是能夠履行崗位職責,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其次,我們重點依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來制定培養方案?!队變簣@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構架包含了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3個維度,共14個領域。在專業能力方面,充分體現了幼兒園教育的突出特點和保教工作的基本任務,特別強調了幼兒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對良好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合理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恰當計劃與實施能力等。在基本要求層面,更是充分反映了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態度、知識與能力。此外,新教師自身的需求也不容忽視,每學期園所都將進行培訓需求的調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師的培訓需求,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

2015年9月-2017年12月新教師培訓主題一覽表

18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與應對19 《3-6歲兒童學習與指南》知識競賽20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暨新教師座談21 新教師讀書分享會22研訓結合教育理論項目教學體驗式培訓——探究動物博物館23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計與組織24 如何開展幼兒音樂欣賞活動25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思考26 語言區活動設計與觀察指導27參觀老牛兒童探索館28 參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9 參觀國家博物館30 參觀軍事博物館31 參觀宋慶齡國際體驗館參觀國家典籍博物館新教師低結構材料創新玩法設計及分享新教師區域環創與活動設計及案例分享32 33教師實踐外出參觀34 35 新教師項目教學案例設計及分享36 新教師語言區觀察案例設計及分享
我園不僅重視新教師的專題類培訓,同時更加注重對新教師在教育現場的指導。為此,每學年我園均開展“師帶徒”的活動,“師傅”由新教師所在班級的班長擔任,恰好是骨干教師的班長指導人數相對會更多。師帶徒結對會上,園所為師徒準備了學習檔案袋,師徒將簽訂協議,明確學習計劃。師帶徒的一個周期為兩個學期,每月一個學習重點。學習計劃的制定既考慮新教師的實際崗位要求,又以保教管理的書籍資料為依據,既有內容的大致描述,又有給師傅和徒弟的學習建議。為了確保學習內容能有效落實,每一項學習目標都附有具體的實施辦法,如“熟悉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基本內容和特點,具體方法與步驟”實施辦法為:
(1)安排班級保育實操;
(2)醫務室組織新人一對一實操考核及理論考試;
(3)向師傅匯報。
有的內容還需要填寫相關記錄和表格,而有的內容則需要新教師附上具體的計劃、方案、照片或實物。學習內容上包括保育常識、常規培養、戶外活動、班級環境、區域活動(游戲觀察、玩教具制作、活動設計)、教育教學、資料書寫、半日活動。新教師可以按照幼兒園的安排逐項學習,也可以依據自己所處的階段可以和師傅商量具體學習哪項專業內容,使培訓學習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
另外,我們嘗試針對安全急救、保育保健常識、邊彈邊唱等固定內容舉辦“師資認證”,先進行基礎內容的培訓,再進行考核。新教師在兩年內需完成全部認證,以全面提高新教師的專業技能。
在學期初,根據新教師培訓課程內容,設定新教師一學期所需完成的學時要求,即通過必修和選修相結合的方式,修滿20學分方可通過培訓,除新教師專題培訓的必修學分外,新教師還可以從其他選修項目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為保障培訓學習的效果,我園采取雙向評價的方式,既將師帶徒質量作為骨干教師年度考核的指標,又作為新教師月績效考核的指標之一。由培訓師對培訓學員參與培訓的情況進行多方面評價,得分占月績效考核成績的10%。
同時,將園本培訓學分作為教師職評、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等工作中的重要參考依據。

新教師培訓考核表
培訓師分小組備課、學習,形成培訓共同體,由領導干部結對指導,在培訓前計劃的制定以及培訓后對培訓效果進行反饋與思考。每次培訓現場,培訓師都會對新教師的學習記錄進行檢查,并設計與培訓相關的問題來幫助新教師回顧學習要點,而新教師則對培訓師的培訓進行評價,從培訓學員對培訓內容的理解程度、培訓的有趣性、互動性、對實際工作的幫助作用程度等方面進行打分,以促進培訓師的培訓更加專業、實用,也更接地氣。

每學期末,根據培訓過程中的評價得分,評選出“優秀培訓師”和“優秀新學員”,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每學年面向全園公開選拔兼職培訓師,通過考核競爭優化培訓師隊伍。
除此之外,研訓室管理人員在培訓后定期進班跟進教師培訓效果的實際情況,形成評價方案,對培訓后的效果進行過程性的評價與指導,并作為教師月重點工作考核的項目,由此對新教師參與培訓起到調節和激勵作用。
我們注重過程性評價,及時反思。我們相信新教師有提高教學水平的愿望和能力,我們肯定新教師的辛勤工作,我們相信新教師具有無限發展的潛力,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的最終發展。

有學者指出,自主發展是關系到教師是否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自主發展包括四個階段:自主發展的意識和動機、觀念、規劃及行動。新教師一般處于自主發展的意識和動機階段,新教師有比較強烈的自主發展意識,但是缺乏發展規劃。為此,我園在新教師入職初期便開展“職業規劃,管理生命”的培訓,由園長親自組織,目的在于引發新教師對自己職業發展的思考,嘗試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增強目標意識,不至于在繁忙而瑣碎的工作中迷茫前進,無的放矢。
在新教師入職一學期后,我們還針對新教師在五大領域方面的興趣和困惑做相關調查,在新教師普遍接觸各領域的同時尋找自身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分小組學習。分小組學習一方面可以使新教師進入相應領域的教研組中參與教研活動,另一方面還可以承擔部分培訓中的準備工作,分組的意義還在于提供新教師互相交流的平臺,這也是一種促進新教師自主學習的方式。
新教師培養是一項需要時間才能見成效的工作,一波又一波新教師懷著美好的赤子之心和滿腔熱情加入到學前教育行業,在當今輿論環境下是非常難得的。由于經驗有限,他們在工作中難免會遭遇各種挫折和失敗,這就需要我們管理者給予更多的呵護和陪伴,用我們的暖心去呵護他們的稚嫩,用我們的細心去發現他們的進步,用我們的責任心去陪伴他們成長,鼓勵他們挑戰!劉占蘭教授說:“我們要珍視幼兒園新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幸福感和工作熱情,將他們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和自我肯定作為寶貴資源,研究和分析他們的真實需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讓他們在工作和成長中感到有動力、有支持和有幫助,永葆職業幸福感,盡快成為快樂而專業的幼兒園教師?!边@也是我們對新教師培訓努力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