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平,郭清源,陳美英,黃海容
(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廣東 河源 517000)
椎管內麻醉屬于臨床常用的麻醉方式,其主要通過阻滯脊神經根作用起到局部麻醉的目的,臨床主要用于下腹部、下肢手術等麻醉中。根據麻藥注入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骶管阻滯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硬膜外阻滯麻醉、腰-硬聯合麻醉。椎管內麻醉具有鎮痛效果好、起效快、肌松效果佳等優勢。但由于術中患者意識清醒,伴隨手術的牽拉操作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可誘發圍術期不良反應,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合適的鎮靜、鎮痛類藥物對緩解患者應激反應具有重要意義。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鎮靜、鎮痛、抗焦慮效果,且作用時間較短、患者易恢復,臨床常將其作為椎管內麻醉的輔助用藥[1]。基于此,本研究就椎管內麻醉術中右美托咪定輔助用藥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行下肢骨科手術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2~73歲,平均(57.46±6.43)歲;ASA分級:Ⅰ級36例,Ⅱ級24例。對照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41~74歲,平均(57.51±6.60)歲;ASA分級:Ⅰ級34例,Ⅱ級26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無長期鎮靜藥物服用史;②知情本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功能不全者;②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③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者。
1.3方法:兩組患者均行腰-硬聯合麻醉,術前30 min先肌內注射0.1 mg/kg的嗎啡及0.3 mg東莨菪堿,入手術室后行吸氧、心電監測、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操作。患者取仰臥位,以L2~3椎間隙為穿刺點,后注入1 ml 0.5%的布比卡因,麻醉平面維持在T6以下。切皮前觀察組泵注0.5 μg/kg鹽酸右美托咪定(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95),10 min內完成泵注,術中以0.4 μg/(kg·h)的劑量維持。對照組泵注同等劑量的0.9%氯化鈉溶液,結束手術前10 min停止泵注。
1.4觀察指標:①鎮靜效果:使用Ramsay鎮靜評分[2]評估患者用藥前、用藥后1 h的鎮靜情況,分值越高表示鎮靜效果越好。②應激反應與血流動力學:記錄兩組用藥前、用藥后1 h的心率與平均動脈壓;分別于用藥前、用藥后1 h取患者靜脈血3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皮質醇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腎上腺素水平,試劑盒分別由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赫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記錄兩組躁動發生情況。

2.1鎮靜效果:用藥后1 h,兩組Ramsay鎮靜評分均較用藥前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用藥前用藥后1 ht值P值對照組601.62±0.312.01±0.336.672<0.05觀察組601.70±0.374.23±0.4235.012<0.05t值1.28432.194P值>0.05<0.05
2.2應激反應與血流動力學:用藥后1 h,對照組心率、皮質醇、腎上腺素水平較用藥前上升,平均動脈壓較用藥前下降,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較用藥前下降,皮質醇、腎上腺素水平較用藥前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率、皮質醇、腎上腺素、平均動脈壓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心率(次/min) 用藥前 用藥后1 h 平均動脈壓(mm Hg) 用藥前 用藥后1 h 皮質醇(nmol/L) 用藥前 用藥后1 h 腎上腺素(pmol/L) 用藥前 用藥后1 h 對照組(n=60)79.27±10.6282.62±7.37①106.67±8.4187.73±7.47①422.63±54.17735.58±144.60①227.47±42.51624.67±92.48①觀察組(n=60)80.13±6.0466.74±10.63①107.84±7.6870.38±13.04①423.16±52.77612.04±106.67①230.62±37.70460.03±52.57①t值0.5459.5100.7968.9430.0545.3260.42911.988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注:與本組用藥前相比,①P<0.05;1 mm Hg=0.133 3 kPa
2.3不良事件:對照組出現19例(31.67%)躁動,觀察組出現7例(11.67%)躁動。觀察組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070,P<0.05)。
腰-硬聯合麻醉具有鎮痛效果佳、患者可自主呼吸、肌松效果好等優勢,屬于臨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但其無法解決迷走神經的刺激性問題,因此患者易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此外,患者術中處于清醒狀態,其對手術產生的不良心理可誘發身心兩方面的應激刺激,影響手術進展,甚至造成治療效果降低[3-4]。而右美托咪定在鎮痛、鎮靜過程中不會對患者的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產生影響,臨床應用效果較佳。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Ramsay鎮靜評分優于對照組,說明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更有助于患者的情緒穩定。右美托咪定主要通過刺激腎上腺素受體,抑制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降低機體的興奮性,達到鎮靜效果。何平等報道,右美托咪定的鎮靜效果良好,且不增加患者的麻醉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效果較佳[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在經麻醉后其應激反應指標及血流動力學指標均發生一定改變,且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皮質醇、腎上腺素等指標水平較對照組低,說明使用右美托咪定進行輔助麻醉更有助于機體的血流動力學穩定及應激反應的抑制。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其抗交感神經作用有關,右美托咪定作為α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其較高的選擇性可較好發揮對交感神經沖動的抑制,緩解應激狀態下心率、血壓升高的現象[6]。趙通、胡明權等報道,右美托咪定作為椎管內麻醉輔助用藥,不僅具有良好的抗焦慮、鎮靜作用,且有助于穩定血流動力學,對機體應激反應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7-8],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此外,本研究中,觀察組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使用右美托咪定進行輔助麻醉有助于減少圍術期不良事件發生,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其良好的鎮靜效果,降低不良心理及疼痛對機體造成的刺激等有關。
綜上所述,椎管內麻醉術中右美托咪定輔助用藥具有良好的鎮靜效果,且有助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緩解機體應激反應,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