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影視工業基地,好萊塢目前彌漫著一種悲觀的氣氛。美國《好萊塢報道者》18日列出導致好萊塢目前“壓力山大”的八大原因:
1、默多克把福克斯公司擺上貨架。表面上來看,默多克出售福克斯的理由可能是福克斯股價一直停滯不前。然而這位87歲的成功商人也有可能是嗅到好萊塢好日子已走到盡頭。
2、“內容為王”只是個美麗的肥皂泡。好萊塢新劇本每年增長速度都在8%左右,今年會有多達520部新劇。其主要原因是流媒體巨頭Netflix(網飛)和其他新媒體訂單暴增。然而這些泡沫終將破滅——最新財報顯示,Netflix沒有完成季度增長目標。
3、各大影廠貧富差距拉大。六大影廠中,活得滋潤的主要是兩家:迪士尼和環球影業。前者占去今年北美暑期票房44%,后者占17%。以往任何時候,都沒有一個公司的暑期票房超過20%。
4、喜劇片讓人笑不出來。今年票房最高的喜劇片《游戲之夜》只有6900萬美元的票房,要知道10年前光《宿醉》的北美票房就高達2.77億美元。
5、美劇長度縮短。過去美劇一季22集,可以讓主創人員一整年都有工作。在新媒體沖擊下,如何界定一部好劇的標準越來越不確定,各大電視臺也不敢輕易下大單——既然沒信心,就先拍個10集看看,所以美劇每季越來越短。
6、后端產品和權益沒保障。《老友記》這樣全員發財的輝煌一去不復返,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劇是流媒體定制——盡管預算龐大,但公司擁有產品在所有平臺的一切權益,讓主創人員無法依靠后端延伸產品發家致富。
7、中國資本受限。曾幾何時,好萊塢影廠有資金困難,可以向中國投資者求援。但現在來自中國的投資驟減90%。
8、韋恩斯坦案可能會牽扯更多人。韋恩斯坦拒絕所有指控,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有證人。如果韋恩斯坦說出一些縱容他性騷擾女星時的旁觀者名字,絕對個個重磅,甚至會把很多名人拖下水。▲
(蜀青)
環球時報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