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輝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對社會來說,很多事情都可以重來,但每個人的生命不可以重來。無論如何,犯罪嫌疑人趙某,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梳理各媒體報道,“陜西米脂惡意砍殺學生事件”,至少有兩個細節值得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一是事發地點位于校門口大約100米的下坡路上,但事發之后學校保安未能及時采取有效行動制止歹徒行兇,疏導學生逃跑。二是據初步審訊,犯罪嫌疑人趙某交代,他持刀行兇的原因竟是,因為他在這個米脂縣第三中學上學的時候,曾受到同學的欺負,所以懷恨在心,才持匕首殺人。
校園安全再怎么重視都不過分。“陜西米脂惡意砍殺學生事件”,我們需要反思。
一方面,學校校園安全要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近些年來,隨著歹徒校園行兇案件不斷見于媒體報端,大部分中小學校對校園安全保衛工作越來越重視。2010年,在城鄉校園接連發生惡性兇殺刑事案件后,教育部要求提高教育系統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一些中小學從安全角度考慮,開始配備警用裝備和專職校園保安,提高學校應對校園突發侵害事件處置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現在一些中小學校將校園保安作為養老崗位,一些學校保安招聘講人情,保安未培訓就上崗,保安年齡過大等比較常見。一旦中小學校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保安自顧不暇,保護學生便無從談起,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另一方面,學校要把學生心理疏導當成校園安全重要一環。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被心理問題困擾體驗。據統計,20%~30%的人經常受到心理問題困擾,且很難自我排遣。《法制日報》的一篇校園欺凌調查有這樣一個細節:一個曾受到欺凌的學生說:“我知道,我心里的傷口并沒有愈合,它可能結痂了,但是疤痕還在,有時候不經意的一件事就會撕開傷口,讓我陷入以前的痛苦里。”
趙某在校期間受到欺凌,他對母校耿耿于懷;趙某把怨恨記在心里,發泄到無辜的母校校友身上,他心理健康有問題。對此,學校應該重視學生心理教育,首先,中小學校都應該成立由校領導擔任負責人的預防校園欺凌領導小組,和轄區派出所、社區聯合,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其次,學校要加強學生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和技能培訓。再次,學校老師很有必要加強學生青春期心理疏導,深入學生內心,教育學生排遣內心的陰影,學會用理性方式解決同學之間的紛爭。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