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莉
【關鍵詞】 幼兒園;心理環境;物質環境;創設;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080—01
一、心理環境的創設
心理環境是指客觀環境被人感知并對人的心理產生實際影響的各種環境因素,作為一種“對人的心理事件產生實際影響的環境”,所產生的心理效力是巨大的,對于每個人來說,心理環境比物質環境更加重要。那么,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創設能激發積極社會情感的、充滿愛心和關切的環境。一個班上,由于先天素質和家庭環境的具體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著不同的能力和性格:有的熱情大方,有的內向膽小,有的活潑敏捷,教師要了解并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幼兒,提出相應的要求。實踐證明,在師幼之間,只有建立了和諧、親切、友好尊重、充滿社會情感的關系,才能使幼兒樂意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指導,敞開心扉地自然表達心理動態和全部智能,并且擴展為良好的同伴關系。
(二)創設能調動和發揮幼兒潛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環境。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教師的言語和舉動要能恰當地顧及行為的環境條件和社會后果,要盡量采取正面的評價, 堅持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當幼兒情緒不好或出錯時,要寬容和接納,讓幼兒感到安全。例如:教師應經常使用協商、啟發、建議的口吻說話,語言、表情、姿態、動作都應包含尊重和信任的信息;教師應為每一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活動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認知優勢和創造力;應注意發揮期望效應的積極功能等。
(三)創設一個能發展幼兒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納的環境。幼兒受認識水平影響,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常依賴于成人的評價,幼兒學習評價主要通過成人正確評價的示范。因此教師要廣泛搜集幼兒在幼兒園、家庭中有關發展的信息,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客觀、具體、明確地評價幼兒。由于每個幼兒身心發展都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注意避免用單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比較。
(四)創設能引起幼兒自由操作探索的觀察和有趣的環境。讓幼兒主動開展有興趣的活動是使他們各方面得到充分發揮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創設安全、溫馨、接納、關愛的心理氛圍,盡可能多地進行個別交流。目前幼兒園除了集體活動,更重視開展區域游戲、自主活動,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活動中通過游戲獲得知識經驗以及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在游戲中,幼兒能扮演各種角色,重現周圍人們的語言、動作和態度,需要能得到滿足,能體驗到巨大的快樂。
二、物質環境的創設
物質環境是指環境因素中“物”的要素或條件,它主要包括幼兒所有的活動空間、活動材料、活動時間等因素。如大的方面有幼兒園整體環境、操場、綠化帶、班級活動室、寢室、盥洗室、功能室、樓道等大型場所設施,小的方面有園內宣傳欄、樓道掛飾、班級互動墻、主題墻、作品展示墻、家園欄、區域活動設置等等。在創設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兒童性原則。在環境的創設和使用過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僅要富有童趣吸引孩子,還要讓孩子參與到創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使幼兒成為真正的主人。
(二)適宜性原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該是和孩子的身心發展相適宜的,材料的多少和層次要符合孩子的發展需要。
(三)發展性原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是隨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現有水平作考慮,要隨著幼兒的興趣經驗、教育目標、教學內容而設置不同的主題環境,分期變換創設。此外,還要多方面考量幼兒的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隨時調整環境。
(四)藝術性原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還要考慮到美感,給幼兒一個美的審美享受,需要教師利用智慧將教育目標融入到美的環境中。
(五)開放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要考慮園內環境要素,同時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各要素,兩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地對幼兒施加影響,要給孩子們創設一個開放性的環境。
(六)安全性原則。安全性也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首要原則,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差,好奇、好動、好問是他們的年齡特征,所以幼兒園環境的創設首先要突出安全性。園所建筑、設施設備、玩教具等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安全,包括心理上感覺到安全,并逐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七)生活性原則。幼兒的學習內容和方式決定了環境創設的生活性,幼兒周圍的環境必須是來自于生活、貼近于生活的,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共鳴。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