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濱 徐曉東
教學內容: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教學目標:
1.知道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書刊等都是大眾傳媒。
2.知道通過大眾傳媒這個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媒體對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教學重點:
1.知道通過大眾傳媒這個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2.了解媒體對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教學難點:了解媒體對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教學流程:
一、 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讓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吧!(課件出示三則謎語,后相應板書:網絡、書籍、電視。)
師:網絡、書籍、電視這些小窗口給我們提供了解信息的途徑,除了它們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信息呢?(大屏幕展示生活中的媒體:報紙、書籍、電視、廣播、網絡……)
師:這些小小的窗口,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生:大眾傳媒。(板書:大眾傳媒。)
師:我們以電視為例,看看電視這個小窗口會呈現給我們什么吧。(課件播放)電視呈現給我們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們了解了天下大事。(板書:盡知天下事。)這節課就讓我們透過這些小窗口去認識一個豐富多彩的大世界。(板書:小窗口 大世界。)
二、 初識大眾傳媒及了解作用
師: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千變萬化,每天都有許多事情發生。人們都是怎樣及時了解世界的事情、中國的事情的呢?哪些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的內容比較受歡迎呢?(課件出示。)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做了小調查,他們都是利用哪些大眾傳媒來了解世界的?又是怎樣解決生活或學習中的實際問題的?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調查結果呢?
…………
師:通過大家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周邊的人對大眾傳媒的喜好各不相同,解決問題時對大眾傳媒的選擇也各不相同。(出示課件。)你們自己最喜歡哪種傳媒呢?為什么呢?又是怎樣利用它來解決生活或學習中的實際問題的呢?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找到和自己喜歡相同傳媒的同學坐在一起,我們要進行分類匯報。下面就請同學們先分組討論吧。
生:我們組喜歡網絡,我最喜歡網絡,因為網絡非常便捷,我從網絡上學會了怎樣制造飛機模型,并且在學校組織的小制作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手、愛動腦的孩子。真棒!有補充的嗎?
生:我們組喜歡看書,我非常喜歡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知道了殘疾人也可以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師:這個勵志故事老師也很喜歡看,非常受感動。主人公身殘志堅,向我們傳遞著正能量。還有喜歡書籍和雜志的嗎?誰來補充?
生:我非常喜歡看《時尚》雜志,那些模特的衣服很漂亮,很時尚。我長大后想要當服裝設計師。
師:真是個有理想的孩子,為你的理想現在就努力學習吧!還有補充的嗎?
…………
師:看來大眾傳媒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真是息息相關呀,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離不開它們,它們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一個又一個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哪個小組接著來匯報?
…………
師:看,老師這里有一張報紙,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它吧!(小組長發報紙。)
師:首先,我們先來認識報紙。看,這是報紙的報頭部分,有報紙的報名,這叫什么報,還有出版單位、出版版數,日期、刊號、總期、郵發代號等,醒目位置放頭版頭條,會有圖片,還有廣告。我們怎么能很迅速地了解這上面的事件呢?讀報時我可以怎么讀呢?(出示課件。)
師:老師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找出一則你最喜歡的消息。老師有個小要求:看報紙時,盡量保持安靜,不要妨礙他人。
師:報紙讀完了嗎?把你找到的有興趣的信息和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師:同學們請坐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新聞發布會。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找到的消息?先說你最感興趣的文章的題目是什么,然后簡要介紹大體內容,最后說自己的小收獲。
(生匯報。)
師:報紙不僅帶給我們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還帶給我們閱讀的樂趣,它真是一個認識世界的好窗口。
三、 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師:說到這,老師想起剛剛麗麗跟我說,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考上清華大學,并去那里看一看。你們想不想也去看看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到清華大學去看看吧!(出示課件。)我們乘坐D28次列車到達了北京站,我們的手中只有一部能上網的電腦,我沒到過北京,你們知道清華大學的位置嗎?(生:不知道。)我們怎么辦呢?
生:用電腦查。
師:我應該怎么查呢?
生:查找清華大學的位置。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試試?
…………
師:老師又犯愁了,我們知道位置了,我們怎么去呢?路線怎么走呢?
生:老師再查查電腦就知道了
師:好,打什么字好呢?
生:從北京站到清華大學路線。(找出生讀。)
師:現在我們乘坐地鐵2號線去清華大學的路上,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
師:同學們想知道這么多的東西,讓我們來查一查吧。(出示課件。)找到了,那就讓我們來目睹一下清華大學的風采吧!(出示課件:清華大學宣傳片。)
師:宣傳片我們看完了,我們順利來到了清華大學,同學們可以參考宣傳片有所選擇地用心看自己最喜歡的景觀,老師真心希望你們都能邁入這所高等學府。
師:在鋪天蓋地的信息面前,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明辨是與非。大眾傳媒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選擇安全和健康的內容,選擇對我們有益的信息,使我們獲得了知識的同時,更有益于我們的健康成長。
評析:
《小窗口 大世界》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通信與生活》中的一課。綜觀整節課,突出了以下幾個特色:
1.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如同精彩的電影序幕預示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導入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謎語導入就是其中一種“扣人心弦”的課堂導入方法。謎語能開啟學生的智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樂、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在上課前對新知充滿了好奇、新鮮。知識對學生來說就像一個個神秘的問號,如果用上一個小小的謎語作導語,就能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多思多想,專心于課堂的學習。
2.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演繹課堂精彩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間教與學的溝通和交往。“告訴我,我會忘記,讓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加,我會理解。”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品德與社會的實質就是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張老師將活動巧妙引入課堂:如匯報課前小調查,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滔滔不絕,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媒體統計”活動,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媒體,說一說理由,學生暢所欲言,興奮不已;“我們來讀報”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小小的報紙能為我們帶來那么多最新信息,豐富我們的生活,并且通過“新聞發布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角色轉變的樂趣;到最后的一個應用活動 “清華大學走一走”,利用手機定位,查找前往路線,利用媒體播放清華大學宣傳片,這所馳名全國的高等學府更加讓學生心馳神往。這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有趣活動,讓學生持續關注、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3.豐富多彩的生活資源,豐盈教學效果
“教育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把生活作為本源,以生活為本”,這必將引起德育課堂的重新回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并力求讓學生帶著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帶著他們主動探索生活的興趣走向課堂。課堂上張老師在尊重教材基礎上大膽開發、善用生活資源,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程資源的主體,生活是品德教學的“源頭活水”。在活動中,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資料入手,從學生生活中的熱點著眼,讓他們感受到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途徑多種多樣。“新聞發布會”“清華大學走一走”等環節,取材于他們的生活,才讓他們有話可說,有法可想,有題可辯。整個課堂充滿了活力,靈動而生機盎然,這不正是“生活即課堂”的真實體現嗎?
“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我們呼喚精彩生成的課堂,但精彩的生成源于教師智慧的掌控。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拿捏得體,掌控自如,重視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在課堂上既是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她微笑著和學生一起分享讀書時的喜悅,耐心地聆聽他們討論發言。張老師的引導、點評、提煉,是那么親切自然,精練獨到。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