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遷 孫勤龍
【關鍵詞】 小學英語;體驗學習;多媒體;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110—01
語言學科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普遍感覺枯燥無味,如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是每個英語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觀課來看,認為英語教學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才能使枯燥無味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英語直觀起來
英語教師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實現多媒體技術和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在課堂教學中,除了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和開發更多的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和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尤其重要的是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和優化聽、說、讀、寫的教學方法和呈現方式。比如在單詞和語法的教學中,將抽象靜態的詞匯和語法規則通過圖片和動畫的形式直觀呈現,也可以制作圖片或者視頻,組織聽說訓練。當然,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適度、適時,不能過分追求媒體效果,導致沖淡主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影響教學。
二、開展實踐活動,使英語活潑起來
實踐活動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情,把英語學習貫穿到一系列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中來,更能增強英語學習的體驗和感悟,突出語言學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如人教版(PEP)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y classroom》 學習了“open”、“close”、“clean”等單詞后,讓學生在打掃衛生、擦黑板、抹桌子、開關窗戶等校內愉悅的勞動中掌握這些短語。同樣,在校內,組織開展英語口語、手抄報、對話等比賽;在家中,主動和父母用簡單的英語交流等,這樣的學習活動趣味性強,吸引學生。
三、營造學習環境,使英語優美起來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對學校來說,要開通校園英語廣播,倡導學生和英語教師、同學之間用英語交流,同時購買英語圖書、掛圖、磁帶、光碟等配發到班級,引導學生課余時間感受和閱讀英語;用于上課的英語教室要精心布置,有個性,有主題,特別是把一些常用的交際口語用卡通畫、或者掛圖等形式展示在教室的四壁,讓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都成為學習英語的天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同樣要注意師表之美,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時刻要做到經常用英語授課,舉止優雅,語言幽默,板書工整,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和諧平等、易于交流的氛圍。教具、教學課件制作要精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展示、表演為主,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就站出來給大家演一演、動手畫一畫,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在課堂,教師要經常用“Great”、“Well done ”、“Wonderful”!等鼓勵性語言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創編英語劇本,使英語靈動起來
表演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熟知很多有趣的童話故事,用英語去表演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為此,英語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編一些英語情景劇、課本劇,讓學生在做中學,賦予英語靈氣。如,結合人教版(PEP)四年級上冊復習二中出現的Christmas Day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制作一棵圣誕樹,在上面掛上平安果,再叫一名學生裝扮成圣誕老人,上演“問候—看圣誕禮物— 認識圣誕老人— 吃圣誕晚宴”的情節。通過表演,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復習了本單元的單詞和語法,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挖掘社區資源,使英語豐富起來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僅是課程資源的消費者,同樣也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挖掘生活中的英語課程資源,充實英語教學也是英語教師的一項創造性工作。英語教師除了開發具有特色和趣味的英語課外活動資源,如Everyday English(每天英語)、English Program(英語電視節目)、“單詞競賽”等系列化評價內容外,要引導學生在家中觀看英語動畫片、閱讀英語課外書籍、搜集英語電視和書籍中的好詞句、英語笑話、英語名言等,并及時整理成冊,也可以辦英語手抄報、撰寫英語小作文、購買書攤上的英語小詞典等工具書,建立班級英語學習資源庫;也要引導學生在旅游購物時,收集整理英文警示標牌,如 “No Smoking”(禁止吸煙)、 “Dont step on the grass”(不要踩踏草坪)、 “Visitors not admitted”(謝絕參觀)等,感受英語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從而優化課程資源,整合、分享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成果。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