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欣
有資料顯示,在發達國家,60%以上的腫瘤患者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也是人口老齡化的具體表現之一。因此,了解年齡對癌癥發生、生長、擴散及治療的影響,對更好地認識癌癥本質,為高齡患者選擇最佳醫療方案,具有現實意義。
為什么老齡人口易患惡性腫瘤?這是因為年輕時受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細胞悄然出現異常變化,但年輕時抑癌能力強,癌癥不能肆虐,往往到晚年時當全身機能衰退及免疫力降低時,才開始發病,所以造成老年腫瘤發病的高峰。另外一點,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癌癥的早期癥狀掉以輕心、因誤診而延誤治療,是導致老年人癌癥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對處于高發年齡段并具備致病因素的老年人而言,身體一旦出現不適,如咽下困難或異物感、腹部脹痛、消化不良、貧血、咯血、發熱、胸痛、血尿、便血等早期癥狀,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盡早到正規醫院就診。
這里,讀懂有關老年惡性腫瘤的5個字,有助于對疾病進行正確認識:
1.慢。病情發展相對較慢,臨床上常見老年惡性腫瘤的倍增時間,隨年齡老化而延長;老年人惡性腫瘤轉移發生率,隨年齡增加有減少傾向。
2.輕。癥狀相對比較輕,癌癥隱匿性明顯。老年人常同時合并有多種疾病,同一臟器也有不同性質的疾病。因此,臨床癥狀復雜、不典型,腫瘤本身引起的癥狀并不突出。
3.多。即一個人同時或先后患不同組織、器官的原發癌。多原發癌增加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監視紊亂,以及在致癌物中暴露的積累因素有關。
4.少。即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機會相對較少。老年癌癥患者確診時已多屬中晚期,大多數人失去了早期手術根治機會,且由于年齡大、體質弱,多伴有心、肺等其他系統疾病,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放療、化療。
5.合。死于并發癥者多。腫瘤并發癥是困擾老年患者的一大問題,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心血管疾患、糖尿病等,嚴重影響了腫瘤治療方案的選擇。一些老年腫瘤患者并非死于原發腫瘤本身,而是被并發癥所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