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讀者杜小偉來信:我今年55歲,聽說女性隨著絕經和雌激素分泌下降,身體中的鈣就會流失加快,中老年女性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請問:其中的道理在哪里?
專家:的確如此,絕經后的女性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這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常見病,絕經后婦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導致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疼痛、骨骼變形、出現并發癥等,但也不僅限于此,還有以下幾種人群容易罹患骨質疏松:
1.高齡。骨質疏松是一種老年病,其發病概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即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高齡者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
2.吸煙。多項研究表明,吸煙會降低骨密度。中老年期吸煙的人骨質疏松發病率更高。研究證明,無論什么年齡戒煙,都會使骨骼受益。
3.酗酒。酒精會導致或加速骨骼中重要成分鈣、鎂等礦物質的流失,導致骨骼變脆,易發生骨質疏松。飲酒越多,骨質疏松危險就越大,如果每天飲酒超過250毫升,那么發生骨質疏松的時間會提前,病情會更嚴重。研究發現,飲酒對女性骨骼的影響比男性更大。
4.有害骨骼的生活方式。深居室內,曬太陽時間少,運動量又少,喜歡喝碳酸飲料,這些都為骨質疏松埋下隱患,有這些偏好者便是骨質疏松高危人群。
5.家族史。有一級、二級親屬在50歲前或絕經前罹患骨質疏松,那么,其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就會高于普通人群。家族史是骨質疏松的一大重要信號。
6.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擾亂激素水平,導致骨骼中鈣、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的流失。
四川省綿陽市讀者單忠誠來信:聽說骨質疏松可以通過運動、營養和曬太陽的方式來預防,是嗎?這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什么?
專家:運動+營養+曬太陽這三點,的確是預防骨質疏松的正確途徑。①先說運動。老年人需適量運動來增進肌肉的張力和彈力,同時增強骨骼的耐受力,延緩骨骼老化,提高身體的靈敏度,降低因跌倒造成骨折的風險。老年人每天運動半小時即可,運動量不必過大。②再說營養。老年人要保持骨骼的健壯,營養是第一位的,沒有足夠的營養支撐,身體各組織器官特別是骨質肯定會受到影響。在骨骼需要的營養中,鈣是第一個應重視的營養元素,老年人應經常攝食富含鈣質的食物。當然,其他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D和A、微量元素磷等都不可缺少,這需要食物的多樣化。③最后說日光浴。曬太陽是最好的壯骨“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的過程中不可缺少。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使人體皮膚產生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曬太陽在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時間,冬季每天曬半小時到1小時,夏季避開正午曬15分鐘,春秋半小時左右。注意曬太陽時防止直接照眼,可戴墨鏡以防范。
山東省日照市讀者苑澤文來信:我最近體檢檢測患有骨質疏松,請問,我在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什么?
專家:預防骨質疏松,上邊提到的那三點就是基本原則。下面再進一步詳述:①平衡膳食,科學補鈣。注意飲食要合理搭配,常攝取含豐富的鈣、磷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瘦肉、魚蝦、海帶、紫菜、花生、核桃等。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活性鈣,容易吸收且飲用方便,如果每日喝兩袋鮮牛奶,便能獲得500毫克以上的鈣質,加上從食物中吸收的鈣,基本上可以保證人體對鈣的需要。許多人往往通過補鈣來滿足身體中鈣的需求,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老年人每天補鈣應以1000毫克為宜,以口服為好,宜睡前服用;同時保證每天有一定時間的自然光照,可促進鈣、磷的吸收。此外,盡量不喝可口可樂等碳酸飲料、濃茶、濃咖啡,以減少鈣的流失。還要忌高鹽、高脂肪飲食,戒煙限酒。②合理運動,適當鍛煉。進行有氧運動,常用的項目有步行、慢跑、游泳、舞蹈、體操及太極拳等。步行是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鍛煉,適于年老體衰者,步行時全身放松,每次持續鍛煉15~30分鐘,身體稍好者可讓步行速度中等偏快。③注意安全,預防跌倒。骨質疏松患者的活動環境要求照明好、地防滑、地面無雜物;浴室地面要有防滑措施;室內要有足夠的照明;跨越臺階應小心;避免乘坐無扶手的汽車;下蹲時腰背要挺直;避免舉重物;必要時使用腰圍、手杖,防止跌倒的意外發生。
天津市讀者韓建光來信:有人說骨質疏松就是缺鈣,只要補鈣就行了。那么對補鈣問題有哪些不準確的認識呢?
專家:在骨質疏松與補鈣問題上,的確存在著許多認識誤區。首先,骨質疏松不僅僅是缺鈣,骨質疏松的原因很多,缺鈣只是諸多原因之一,單純補鈣不足以預防骨質疏松,特別是對于繼發性骨質疏松,單純補鈣遠遠不夠,還需要診治原發病。所以,治療骨質疏松和補鈣,要綜合進行。
第二個誤區是認為經常喝骨頭湯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松。其實經檢測證明,骨頭湯里的鈣含量非常少,如果要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每天要喝500碗骨頭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骨頭湯里也更缺少具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此外,骨頭湯喝多了,還容易造成脂肪增多。所以,通過喝骨頭湯來補鈣是不科學的。
誤區三是患有腎結石,說明體內鈣太多了。其實,導致腎結石的原因很多,甚至有因骨骼中鈣流失過快過多,而使尿鈣排出過多,引起腎結石的。所以腎結石與體內鈣的多少沒有直接關系,患者更應當警惕是否有骨鈣流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