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櫻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院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臨床研究表明,消化內科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易發生院內感染。此類患者一旦發生院內感染,就會加重其病情,延長其住院的時間,增加其治療的費用,嚴重時甚至可危及其生命。目前,如何有效地預防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已經成為當前醫學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消化內科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特點及預防措施。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間在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期間發生院內感染的130例患者。在這1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50例;其年齡為30~74歲,平均年齡為(55.46±.37)歲;其中,有慢性胃炎患者41例,有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10例,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20例,有肝硬化患者17例,有膽囊炎患者10例,有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患者13例。
對這130例患者的年齡、住院的時間、發生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的病原菌種類等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并總結其發生院內感染的特點及預防措施。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130例患者中,55歲以下的患者有17例(占13.08%),55~60歲的患者有43例(占33.08%),60歲以上的患者有70例(占53.85%)。
在這130例患者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1例(占16.15%),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占58.46%),有尿路感染患者24例(占18.46%),有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9例(占6.92%)。
在這130例患者中,有107例患者感染了革蘭陰性菌(占82.31%),有23例患者感染了真菌(占17.69%)。在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中,有45例(占42.06%)患者感染了銅綠假單胞菌,所占的比例最高。詳見表1。
在這130例患者中,住院時間<1個月的患者有15例(占11.54%),住院時間為1~2個月的患者有47例(占36.15%),住院時間>2個月的患者有68例(占52.31%)。詳見表2。

表1 這130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種類(%)

表2 這130例患者住院時間的分布情況(%)
在本研究中的130例發生院內感染的消化內科患者中,60歲以上的患者有70例,占53.85%。可見,年齡大是導致消化內科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消化內科患者的年齡越大,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就越差,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就越高。另外,此類患者住院的時間越長,其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就越高。而導致此類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筆者認為,預防消化內科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侵入性檢查、治療及護理干預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另外,醫護人員要勤洗手,保持好手衛生。2)對于年齡偏大和住院時間較長的患者,應進行重點防護。3)合理為患者應用抗菌藥物,避免過多使用抗菌藥物導致其免疫力下降,從而使其發生院內感染。4)保持患者住院環境的干凈、整潔,定期對病房內外進行消毒。另外,限制探視的人數和探視的時間,避免無關人員隨意進出病房。5)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預防院內感染的意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年齡越大、住院時間越長的消化內科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就越高,其感染的病原菌種類主要為革蘭陰性菌,且其更容易發生下呼吸道感染。消化內科可從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年齡大和住院時間長的患者進行重點防護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等方面著手,切實預防消化內科的患者發生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