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琴
(玉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甘肅 玉門 735211)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為1~4歲的嬰幼兒。該病患兒的臨床癥狀為陣發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若該病患兒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其出現呼吸衰竭,甚至危及其生命[1]。以往,臨床上常采用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對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探討用三聯氧氣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玉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2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將這82例患兒隨機分為三聯療法組和常規療法組。在三聯療法組患兒中,有男22例,女19例;其年齡為4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2.75±1.66)歲。在常規療法組患兒中,有男23例,女18例;其年齡為5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2.04±0.6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是:1)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2)未合并有嚴重的其他臟器疾病。3)患兒的監護人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等綜合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常規療法組患兒使用2000 U的糜蛋白酶和1~2 mg的地塞米松進行霧化吸入治療。2次/d,15~20 min/次。持續治療5~7 d。在進行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為三聯療法組患兒使用三聯氧氣霧化吸入療法進行治療。使用的藥物為異丙托溴銨(生產企業為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50159)、硫酸沙丁胺醇(生產企業為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9990233)和布地奈德(生產企業為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50208)。異丙托溴銨的用法為125 μg/次(患兒的年齡小于1歲)或250 μg/次(患兒的年齡大于1歲),硫酸沙丁胺醇的用法為2.5 mg/次,布地奈德的用法為1 mg/次。將這三種藥物混合后,加入3 ml的生理鹽水。然后,將混合液放置在一次性霧化器中。連接霧化機(生產企業為英華融泰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患兒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2次/d,15~20 min/次。持續治療5~7 d。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各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1)顯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有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3)無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并未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與常規療法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三聯療法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經過治療,三聯療法組患兒喘息消失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肺部哮鳴音消失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療法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d,)

表2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d,)
組別 例數 喘息消失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 肺部哮鳴音消失的時間三聯療法組 41 4.45±1.66 5.25±0.85 5.45±1.11常規療法組 41 5.83±2.19 6.90±1.91 7.14±4.42 P值 <0.05 <0.05 <0.05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大多數患兒患有濕疹、過敏性鼻炎,并伴隨有食物過敏史或藥物過敏史。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三聯藥物中,布地奈德是一種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經霧化吸入后,該藥可直接作用于患兒的靶細胞,降低患兒的炎癥損傷,改善其氣道高反應狀態,緩解其喘息的癥狀[3]。異丙托溴銨是一種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較高選擇性的強效抗膽堿能藥,能有效地阻斷M膽堿受體,從而緩解患兒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研究表明,聯用異丙托溴銨和硫酸沙丁胺醇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能有效地改善其支氣管平滑肌的緊張狀態,達到擴張支氣管的目的[4]。硫酸沙丁胺醇為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該藥具有較強的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可迅速緩解患兒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降低其氣道阻力,清除其氣道中的粘液,進而保護其氣道功能的完整性。將這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具有顯著的抗炎、平喘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三聯療法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療法組患兒,其喘息消失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肺部哮鳴音消失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療法組患兒。這說明,用三聯氧氣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患兒的臨床癥狀,促進其臨床癥狀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