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儀隴縣人民醫院,四川 儀隴 637676)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血便、便秘、排便梗阻等。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式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采用開放式直腸癌根治術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切除其腫瘤,但其術后并發癥較多,其術后恢復可受到嚴重影響。有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可減少其術中創傷,更有利于其術后恢復。本文主要探討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和開放式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儀隴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94例直腸癌患者。將這94例患者隨機分為傳統組和腹腔鏡組。在傳統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2例,其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為(52.63±4.05)歲。其中,TNM(腫瘤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10例,為Ⅱ期的患者有18例,為Ⅲ期的患者有19例。在腹腔鏡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0例,其年齡為32~71歲,平均年齡為(52.05±4.13)歲。其中,TNM(腫瘤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14例,為Ⅱ期的患者有17例,為Ⅲ期的患者有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傳統組患者采用開放式直腸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手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截石位。2)在患者左側腹直肌外側做一個長度為15 cm的手術切口,對其腹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3)將患者的乙狀結腸向右前方提起,游離其乙狀結腸,并對其腸系膜下的靜脈和動脈進行結扎。4)切斷患者的膈結腸韌帶、脾結腸韌帶、遠側橫結腸系膜,游離其降結腸及脾曲。5)使用電刀分離患者的直腸系膜與骶前筋膜之間的疏松組織。6)進入骶前間隙,向下游離至盆腔底部,至肛提肌的水平面。7)用拉鉤牽引患者的膀胱或子宮,游離其直腸前壁及直腸側韌帶。8)切除患者病變的腸管及其周圍的淋巴結組織,然后,使用吻合器對其直腸和結腸斷端進行吻合縫合。9)清洗患者的盆腔,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患者的手術切口。對腹腔鏡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手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截石位。2)在患者的臍環上緣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縱向弧形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在其左腹部及腹直肌外緣5 cm處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手術切口為輔助操作孔。3)為患者建立氣腹,將氣腹的壓力設置為12~14 mmHg。4)置入腹腔鏡及手術器械,探查患者的腹腔,并確定腫瘤的位置及周圍組織的情況。5)提起患者的乙狀結腸,暴露左右側的腸系膜后,游離乙狀結腸。6)切斷患者的直腸側韌帶,沿著其直腸會陰筋膜向下直達直腸。7)切除患者病變的腸管及其周圍的淋巴結組織,并使用吻合器對其直腸和結腸斷端進行吻合縫合。8)清洗患者的盆腔,放置引流管。9)為患者消除氣腹,并縫合其手術切口。
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臨床指標包括術中的出血量、手術切口的長度、手術切口疼痛的評分、留置導管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后并發癥包括手術切口感染、腸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瘺。應用VAS量表對兩組患者對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分。用1~10表示從輕微疼痛到劇烈疼痛的不同程度?;颊叩牡梅衷礁撸f明其疼痛感越強。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傳統組患者相比,腹腔鏡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術切口疼痛的評分更低,其手術切口的長度、留置導管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傳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組別 例數 術中的出血量(ml) 手術切口疼痛的評分(分) 手術切口的長度(cm) 留置導管的時間(d) 住院的時間(d)腹腔鏡組 47 122.36±40.06 4.11±0.32 6.52±2.24 3.15±1.22 8.02±2.13傳統組 47 162.36±45.25 5.62±0.47 11.03±2.12 4.57±1.41 10.05±3.27 t值 4.53 18.20 10.02 5.22 3.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近年來,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患者在發病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患者的病情都是在其出現腸梗阻、腫瘤破潰感染等癥狀時才被確診。有研究表明,開放式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切口較大,患者術中的出血量較多,嚴重影響其術后恢復[2]。近年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被廣泛地應用于直腸癌的臨床治療中[3]。該術式具有創傷性小和安全性高等特點,能夠有效減輕患者因創傷而引起的術后疼痛[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傳統組患者相比,腹腔鏡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術切口疼痛的評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其手術切口的長度、留置導管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更短。這說明,與進行開放式直腸癌根治術相比,對直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的效果更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