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良
(安州區人民醫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此病患者多為小兒,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咳嗽,其病情較難得到根治。在臨床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及支氣管舒張劑是治療此病的主要藥物,但其療效均不能令人滿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應用孟魯司特鈉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州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這些患兒的病情均符合2014年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關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將這些患兒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1)與參照組(n=47)。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13例,女28例;其年齡為7~12歲,平均年齡為(9.5±0.8)歲;其哮喘發作的時間為4 h~8 d。在參照組患兒中,有男19例,女28例;其年齡為6~11歲,平均年齡為(8.5±0.8)歲;其哮喘發作的時間為3 h~9 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參照組患兒應用沙美特羅(生產廠家:GlaxoOperati onsUKLimited,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242,規格:250 μg×60吸/盒)進行治療,其用法是:經鼻吸入,50 μg/次,2次/日。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兒加用孟魯司特鈉(生產廠家: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54,規格:5 mg×5片/盒)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5 mg/次,1次/d,在睡前服用。
在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前后對比分析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值流速(PEF)及FEVI/FVC等呼吸指標的變化情況。
顯效:經一周的治療,患兒的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在進行治療期間及停藥后的一個月內其病情未復發。有效:經2周的治療,患兒的癥狀及體征得到一定緩解,在進行治療期間及停藥后的一個月內其病情偶爾會復發。無效:經2周的治療,患兒的癥狀及體征沒有得到緩解,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治療后觀察組患兒FEV1、FVC、PEF及FEVI/FVC的指標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后兩組患兒呼吸功能指標的比較(± s )

表1 治療后兩組患兒呼吸功能指標的比較(± s )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PEF(L/min) FEVI/FVC參照組 41 1.53±0.42 2.23±0.37 325.45±46.33 0.72±0.14觀察組 47 1.77±0.36 2.41±0.42 352.45±52.54 0.81±0.17 t值 2.887 2.119 2.540 2.687 P值 0.005 0.037 0.013 0.009
進行治療后,在觀察組患兒中,有24例患兒的療效為顯效,有15例患兒的療效為有效,有2例患兒的療效為無效,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12%。在參照組患兒中,有21例患兒的療效為顯效,有17例患兒的療效為有效,有9例患兒的療效為無效,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85%。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77,P<0.05)。
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咳嗽,其病情與氣道呈高反應性有密切的關系。在病情較重時,此病患兒可出現胸悶、氣促、喘息等癥狀。此病患兒的病情常會在清晨、夜間及進行運動后加重。
本次研究所用的沙美特羅屬于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此藥具有擴張支氣管、增強氣道黏膜中纖毛的運動功能等作用,但在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方面的效果并不顯著。相關報道指出,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與花生四烯酸代謝所產生的白三烯所致氣道反應及炎性因子的大量生成有關。孟魯司特鈉屬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半胱氨酰白三烯的選擇性較高,具有抑制氣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改善支氣管痙攣、氣道內血管的通透性及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糾正氣道的高反應性、減輕氣道平滑肌痙攣、增強呼吸肌的收縮功能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采用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可取得確切的療效,能顯著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