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錦
(成都市武侯區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及時終止妊娠是搶救宮外孕患者生命的必要手段。以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開腹手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但實施開腹手術的創傷性較大,患者在術后需較長的時間方可懷孕且再次發生宮外孕的幾率較高。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療法在治療宮外孕中得到了推廣應用,而且顯現出顯著的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對比分析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成都市武侯區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80例宮外孕患者。根據這些患者的個人意愿將其分為觀察組(45例)與參考組(35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29.38±3.22)歲;其中有經產婦32例,初產婦13例(包含有流產史的初產婦4例)。參考組患者的年齡為22~40歲,平均年齡為(30.01±3.56)歲;其中有經產婦24例,初產婦11例(包含有流產史的初產婦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使其取頭低足高的仰臥位。在患者的臍下緣及腹部兩側的麥氏點分別做10 mm、5 mm、5 mm的手術切口。在使用氣腹針進行穿刺后連接C02氣體導管,建立氣腹,將氣腹的壓力維持在1.6~2.0 kPa之間。置入腹腔鏡等器械,對子宮及其附件的狀況進行探查。根據患者的病情、是否有生育要求及輸卵管受損的情況確定是否將其患側的輸卵管切除,可酌情對其實施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開窗取胚術或輸卵管傘端擠胚術。在術中對患者進行雙極電凝止血,用生理鹽水對盆腔進行沖洗,并將殘留液體吸凈。用可吸收線縫合切口。對參考組患者實施常規的開腹手術治療,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仰臥位,在其下腹部做一個5~7 cm的縱行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使患側的輸卵管充分暴露。根據患者輸卵管受損的程度、是否有生育要求等確定是否切除其患側的輸卵管,可酌情對其實施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開窗取胚術或輸卵管傘端擠胚術。在完成手術操作后沖洗盆腔,縫合手術切口。
記錄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在術后觀察兩組患者輸卵管的復通率。對兩組患者進行半年的術后隨訪,觀察其在半年內再孕的情況。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參考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較少,其手術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氣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s )

表1 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氣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s )
組別 例數 術中的出血量(ml) 手術的時間(min) 術畢至排氣的時間(h) 住院的時間(d)觀察組 45 39.87±8.21 62.18±5.79 15.36±5.02 5.65±2.01參考組 35 79.82±10.57 80.05±11.05 27.63±7.55 8.66±3.35
在術后進行造影檢查時發現,觀察組患者中有44例輸卵管復通患者(其中有36例患者的輸卵管通暢,有8例患者的輸尿管通而不暢,有1例患者的輸卵管未通,其術后輸卵管的復通率為97.8%;參考組患者中,有21例患者的輸卵管復通(有13例患者的輸卵管通暢,有8例患者的輸卵管通而不暢),有14例患者的輸卵管未通,其術后輸卵管的復通率為60%。與參考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輸卵管的復通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半年隨訪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有38例患者再孕,其再孕率為84.4%;參考組患者中有24例患者再孕(其中有7例患者發生宮外孕),其再孕率為68.6%。與參考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半年的再孕率較高(P<0.05)。
目前,導致宮外孕的主要因素已經較為明確,這些致病因素包括患者的輸卵管發育不良、曾接受輸卵管手術、輸卵管受到周圍腫瘤的壓迫、發生受精卵游走、輸卵管炎癥及放置宮內節育器等[1]。宮外孕患者可出現陰道出血、停經、腹痛、暈厥等臨床表現,甚至可發生生命危險。治療宮外孕的方法主要為進行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對此病患者進行保守治療雖能殺死其胚胎,但可引起輸卵管堵塞、盆腔積血、不孕等并發癥,并可增加其再次發生宮外孕的幾率[2]。對此病患者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可對其造成較大損傷,而且其術后不孕的發生率較高。腹腔鏡手術療法在治療宮外孕方面具有切口小、手術視野良好、可在腹腔鏡下將輸卵管放大數倍、可徹底清除宮腔內殘留的絨毛等優點[3]。此外,對宮外孕患者施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還可避免將其術區的器官暴露在空氣中,有效地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促使其在術后盡早康復。
近年來,我國宮外孕的發病率呈現逐漸增高的趨勢,而且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在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如何盡可能地保持其輸卵管的完整性、保護其妊娠能力已經成為對宮外孕手術進行研究的重點。研究發現,對此病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可徹底清除其輸卵管內的胚胎組織,降低其輸卵管的切除率,減少其術后組織粘連的發生率,提高其再受孕率[4]。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進行開腹手術相比,對宮外孕患者施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可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縮短其手術的時間,促使其在術后更快地康復,并可提高其輸卵管的復通率及術后的再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