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鳳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2)
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腦卒中患者多為老年人。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腦卒中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1]。相關研究表明,腦卒中的發病人群正在趨于年輕化[2]。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難以治愈等特點。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開展的護理模式,可通過對護理工作進行細化來提高護理的效果。為了分析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41例腦卒中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后進行優質護理,得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間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腦卒中患者。將這8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1例患者。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3例;其年齡為40~78歲,平均年齡為(63.50±5.30)歲;其中為左側肢體偏癱患者的有26例,為右側肢體偏癱患者的有15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42~75歲,平均年齡為(63.30±5.70)歲;其中為左側肢體偏癱患者的有25例,為右側肢體偏癱患者的有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根據兩組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或手術治療(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等)。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入院指導。2)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3)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如保持病房內溫度及濕度的適宜等[3]。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對腦卒中有更全面的了解,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2)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的監控。對患者進行心電圖監測,每隔30 min使用格拉斯昏迷量表(GCS)對其進行一次評估,以判斷其是否存在意識障礙。3)對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1)對出現應激性潰瘍的患者,將其頭部抬高30°,并偏向一側,防止其因發生嘔吐造成窒息。在患者出現嘔吐時,協助其取側臥位,并及時清理其嘔吐物。(2)對發生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在嚴格無菌的操作下為其留置導尿管,保證其導尿管通暢,并每日為其更換尿袋。對患者的尿道口和會陰部每天進行消毒,觀察其尿液的顏色、尿量,并做好記錄。(3)對處于昏迷中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保持其床鋪的清潔、柔軟、干燥。為患者擦身、洗澡、更換衣物。在實施護理操作時不要拖、拉、推患者,以防擦傷其皮膚。(4)對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為其使用冰帽、冰枕進行物理降溫,為其使用50%的酒精擦洗皮膚,同時注意觀察其生命體征的變化。5)為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1)每日對患者進行3次口腔護理。對呼吸道分泌物較多且不易被清除的患者,應及時對其進行氣管切開或經鼻氣管插管。(2)對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或口唇發紫等缺氧癥狀的患者,立即為其進行吸氧治療。(3)遵醫囑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和濕化吸氧治療。(4)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拍背,以促進其排痰,在患者的床頭放置吸引器,必要時可對其進行吸痰處理。4)對出現消化道出血、血壓下降、大便隱血及脈搏細數等癥狀及體征的患者,將其病情變化的情況立即報告給醫生,并遵醫囑為其使用西咪替丁或洛賽克進行治療。6)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1)告知患者需食用溫度適中、易吞咽的食物,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2)告知患者的家屬,在對其進行喂飯的過程中,使其取坐位或半坐位,每勺的飯量要適中,并留給其足夠的咀嚼時間。(3)對無法自己進食的患者進行鼻飼。在患者進行鼻飼之前需對其胃內食物的殘余量進行檢查,如果其胃內食物的殘余量在100 ml以上,需終止對其進行鼻飼。7)確保病房內的空氣新鮮,每天進行3次開窗通風和3次消毒,每次通風和消毒的時間均為30 min。將室內的溫度控制在18℃~22℃之間,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保持病房、走廊內的地面干燥,防止患者滑倒摔傷。8)將銳器、熱水瓶及杯具等遠離患者。在患者進行下床活動時,需由專人進行看護。9)在患者的病床邊增設床欄,以免其出現墜床事件,必要時可對其使用約束帶,但需取得其家屬的同意。
治護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住院的時間及其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的評分。
1)使用本院自擬的《生活質量調查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證明其生活質量越好。2)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頭暈、嗜睡及肢體麻木等癥狀均基本消除。有效:患者頭暈、嗜睡及肢體麻木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無效:患者頭暈、嗜睡及肢體麻木等癥狀均無變化[4]??傆行?(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其住院的時間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及治護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表1 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及治護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組別 例數 治護前的生活質量(分)住院時間(d)觀察組 41 40.50±4.30 60.20±5.30 7.50±1.50對照組 41 40.30±5.20 48.30±5.50 10.50±2.30 t值 0.1897 9.9759 6.9956 P值 >0.05 <0.05 <0.05治護后的生活質量(分)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腦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該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失語、偏癱等。優質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預防并發癥的護理等。有研究表明,進行優質護理可整體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5]。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治護前,兩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評分基本無差異。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其對生活質量的評分均更高,其住院的時間更短。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改善其生活質量,縮短其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