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麗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8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病患者常采用膝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1],但效果并不理想。該病患者在術后需長時間臥床,易導致其膝關節功能退化,使其發生多種并發癥[2]。有資料顯示,對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很好,可促進其膝關節功能的恢復。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此類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2015年05月21日至2017年05月25日期間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75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選取2015年05月21日至2017年05月25日期間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75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均對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這些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四肢癱瘓。2)合并有智力障礙。3)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4)合并有癡呆。將這些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n=37)和康復組(n=38)。在常規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4例;其年齡為23~73歲,平均年齡為(55.29±3.23)歲。在康復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7例;其年齡為22~75歲,平均年齡為(55.75±2.9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膝關節置換術。同時,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為:1)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心肺功能、藥敏實驗及交叉配血等檢查。在術前12 h,讓患者禁食。在術前6 h,讓患者禁水。2)在術中,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3)在術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記錄其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況,若發現其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4)患者的手術切口若發生滲血,護理人員要及時為其更換敷料。對康復組患者在實施常規組的護理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進行康復護理的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在術前,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患肢情況協助其采取舒適、正確的體位,避免其因體位不正確而導致病情加重。在術后,為防止患者膝關節置入的假體脫落,協助其外展患肢30度,必要時在患者的雙腿之間放置外展架或厚枕,可為其準備防旋鞋,將其安置在帶有拉手的病床上。患者若長時間臥床會導致其膝關節發生攣縮和畸形,護理人員要以緩慢、輕柔的動作協助其變換體位,每隔6 h變換一次。為患者進行適當地按摩,從而改善其肢體麻木的情況,促進其血液循環,每次按摩20 min,每天按摩三次。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按摩時用力要輕,并避開其手術切口[4]。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患者的姿勢,對其不良姿勢進行矯正,保持其患膝在正確的功能位。2)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術后,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平臥位或半臥位,并指導其進行康復訓練。讓患者進行放松訓練,讓其輕閉雙眼,同時吸氣并握緊拳頭,握拳時間約為10 s,然后先讓其呼氣、再吸氣,反復重復以上動作。進行放松訓練的時間為3 min。之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活動患膝關節,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增加其患膝關節的活動量。若患者在訓練中膝蓋出現不適感,應立即停止訓練。當患者膝關節的功能逐漸恢復后,鼓勵其進行引體向上、散步等體育鍛煉。3)對患者進行并發癥護理。在術后24 h內,為防止患者的手術切口發生紅腫或出血,應在其手術切口部位敷上冰袋。患者在術后長時間臥床可導致其發生褥瘡,護理人員要保持其皮膚的干燥和清潔,讓其正確使用排便器,對其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必要時可加用氣墊床使其受壓部位得到緩解。為了避免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護理人員要經常為患者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空氣的流通,控制好病房的溫度及濕度。指導患者進行自主排痰及深呼吸訓練,必要的時候對其進行排痰或吸氧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HSS(膝關節)評分。用HSS評分評估患者膝關節的功能,總評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其膝關節的功能越好。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康復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康復組患者的HSS評分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HSS評分的比較(分,± s )

表2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HSS評分的比較(分,± s )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康復組 38 61.9±5.8 83.6±4.2常規組 37 62.3±5.6 71.4±4.1 t值 0.204 15.273 P值 0.518 0.001
目前,臨床上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常進行膝關節置換術[3]。但進行手術后,患者需長時間臥床,若其不能接受科學、有效的護理可導致其發生多種并發癥。對手術后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可避免其因姿勢不良而導致病情加重。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可促進其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對其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可避免患者因長時間臥床而發生多種并發癥,導致其康復的速度變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康復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及HSS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綜上所述,對進行膝關節置換術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促進其膝關節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