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新生兒科,廣東 梅州 514000)
輸液是臨床上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靜脈留置針是一種新的輸液方法。此輸液方法可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疼痛感,減少對其靜脈血管損傷的程度,被廣泛地應用于新生兒的臨床治療中。研究發現新生兒的免疫力低下、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長、患兒的血管條件差、輸入藥液的性質特殊、穿刺部位處皮膚消毒的質量低、進行輸液時的速度快等均可引起靜脈炎,從而影響對小兒進行治療的進程及效果[1-2]。有研究表明,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兒進行預防性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的團隊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新生兒科使用靜脈留置針的50例患兒進行預防性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新生兒科使用靜脈留置針的100例患兒。本次研究經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實施。將這100例患兒隨機平均分為甲組和乙組。在甲組的50例患兒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日齡為1~18 d,平均日齡為(8.57±2.11)d;其中早產兒有16例,足月兒有34例。在乙組的50例患兒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其日齡為1~17 d,平均日齡為(8.64±2.07)d;其中早產兒有14例,足月兒有36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兒均使用靜脈留置針。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兒穿刺處的皮膚進行消毒處理,然后使用常規方法為其留置靜脈針。2)在對患兒進行輸液時,注意調控對其進行輸液的速度。同時,對乙組患兒進行預見性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根據患兒的臨床資料、以往文獻中相關的權威數據及醫護人員的臨床經驗,對其可能發生靜脈炎的危險因素進行預測評估,再根據評估的結果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2)在對患兒進行穿刺前,對其血管條件進行評價。在對患兒進行穿刺時,需選取彈性好、管壁粗、血流量大、便于穿刺、回流通暢及便于固定觀察的血管為其留置靜脈留置針。3)在為患兒選取留置靜脈留置針的位置時,需注意在其活動時是否會導致其靜脈留置針出現移位的情況。4)在穿刺結束后,使用3 M醫用透明防水敷貼對患兒的靜脈留置針進行固定。5)定時對患兒穿刺處的皮膚進行清潔消毒,并在其靜脈留置針固定點上涂抹賽膚潤液體敷料。6)在患兒靜脈留置針處的皮膚無感染、針管未發生堵管及滲漏的情況下,每2天由注射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其更換1次留置針。在為患兒更換靜脈留置針的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防止其發生感染。7)在為患兒輸注藥液時,應根據輸注藥物的類型及濃度調整對其進行靜脈滴注的速度。在進行連續輸液時,應按照先輸注非刺激性藥液再輸注刺激性藥液的順序對患兒進行輸液,在每次輸液完成后需使用生理鹽水沖凈輸液管壁上沉積的藥物。
觀察兩組患兒靜脈炎的發生率及其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1)根據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規定的靜脈炎分級標準對發生靜脈炎患兒的癥狀進行評估。⑴Ⅰ度:患兒靜脈留置針處的皮膚上出現疼痛、紅腫、水腫等癥狀,但未出現靜脈索狀癥狀。⑵Ⅱ度:患兒靜脈留置針處的皮膚上出現疼痛、紅腫、水腫、靜脈索狀等癥狀,但無硬結。⑶Ⅲ度:患兒靜脈留置針處的皮膚上出現疼痛、紅腫、水腫、靜脈索狀等癥狀,且出現硬結。2)使用該院患兒科自主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估。調查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6,重測效度為0.88,評分的范圍為0~100分,評分與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呈正相關。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甲組患兒相比,乙組患兒靜脈炎的總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靜脈炎發生率的比較
甲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平均評分為(68.52±7.64)分,乙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平均評分為(87.61±6.74)分。乙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高于甲組患兒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250,P=0.000)。
為新生兒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不僅可避免反復穿刺給其帶來的疼痛感,還可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但是,由于新生兒機體的免疫力較低,其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較高,故在使用靜脈留置針期間其極易發生靜脈炎[3]。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兒進行預見性護理具有以下優勢:1)此護理方法可通過對患兒可能發生靜脈炎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提高護理人員規避患兒發生靜脈炎的能力,從而降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2)將2天作為靜脈留置針的正常留置時間,可有效地避免在同一部位的血管長時間滴注藥物,從而減輕其血管的負擔。3)讓有豐富穿刺經驗的護理人員為患兒更換靜脈留置針,可有效地保證對其進行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4)有效地固定靜脈留置針,可減少其因活動而發生靜脈留置針脫落或移位的風險。5)在患兒靜脈留置針處的皮膚上涂抹賽膚潤液體敷料,可避免更換靜脈留置針時撕拉固定膠帶對其皮膚造成損傷。6)選擇血管條件良好的血管進行穿刺,可最大程度地減輕輸液對患兒血管壁的損傷。7)在每次輸液結束后,用生理鹽水沖刷靜脈留置針的針管,可避免在針管內形成血栓,造成針管堵塞的情況。8)定期對患兒穿刺部位處的皮膚進行消毒,可有效地避免細菌感染[4-5]。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兒進行預見性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提高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