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香
(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江蘇 金湖 211600)
慢性腎功能不全又叫慢性腎衰竭,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患者出現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其出現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全身各系統功能障礙的一種綜合征。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是進行藥物治療和(或)透析治療。為了提高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療效,改善其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應對其進行優質、全面的護理干預[1-2]。本文主要研究對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其不良情緒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將這90例患者分為A組和B組。在A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28例(占62.22%)和17例(占37.78%);其年齡為61~81歲,平均年齡為(69.18±6.65)歲;其病程為3~13年,平均病程為(7.78±1.38)年;其中,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分別有24例(占53.33%)、9例(占20.00%)和11例(占24.44%)。在B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30例(占66.67%)和15例(占33.33%);其年齡為62~80歲,平均年齡為(69.57±6.83)歲;其病程為3~12年,平均病程為(7.46±1.27)年;其中,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分別有22例(占48.89%)、8例(占17.78%)和10例(占22.2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糾正代謝性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預防高鉀血癥、降壓及抗感染等治療。另外,對晚期慢性腎功能不全(即尿毒癥)患者進行透析治療。在此期間,對B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進行用藥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前,要告知其所用藥物的名稱、治療效果、用藥方法及用藥時間等,以提高其對用藥治療的依從性。在患者用藥后,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若其發生上述不良反應,應及時進行處理。在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時,要控制好滴速,避免滴速過快對其血管造成刺激。對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應注意保護其血管通路。告知其切勿壓迫或過度活動其置管側的手臂,囑其在洗澡時要對導管和穿刺點進行保護,避免穿刺點沾水。2)進行心理護理。良好的心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鼓勵其說出內心的想法,耐心傾聽其講述,同時準確地評估其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感情支持,采用多種辦法(如為其播放音樂、指導其看書和看電視、讓其與病友聊天或下棋等)轉移其對疾病的注意力,從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3)進行預防感染的護理。盡量減少對患者進行侵入性檢查的次數。每天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打掃和消毒,嚴格控制探視的次數和探視的時間,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患者的病房。定期為患者更換穿刺點的敷料。在更換敷料前,要用碘酒對其穿刺點周圍的皮膚進行擦拭消毒。對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要加強對其進行會陰護理,積極預防其發生尿路感染。4)進行飲食護理。結合患者的營養狀況、病情及飲食習慣等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讓其多食用水果、蔬菜、魚、瘦肉等食物,控制鈉、鉀、氯等元素的攝入量。讓患者攝入優質蛋白,但要將其每天蛋白的攝入量控制在0.8 g/kg以下。對于無法經口進食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或腸外營養支持。5)進行口腔護理。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代謝產物潴留的情況,容易發生口臭。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指導患者養成飯前、飯后漱口及睡前、早起刷牙的習慣,讓其每天用漱口液漱口。對于合并有口腔潰瘍或口炎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治療。對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環境護理、用藥干預和飲食指導等。
進行護理前后,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心態越差。進行護理后,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此量表包括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四個方面,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佳)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總滿意率=(很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B組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分,± s )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分,± s )
注:a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b與A組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SDS評分 SAS評分B組 45 護理前 48.85±3.27 50.24±4.63護理后 38.12±4.53ab 34.83±3.59ab A組 45 護理前 48.72±4.04 50.64±4.23護理后 43.55±3.67a 45.17±4.48a
接受護理后,B組患者軀體功能評分的均值為(71.53±9.26)分、角色功能評分的均值為(79.46±8.43)分、情感功能評分的均值為(83.11±5.94)分、社會功能評分的均值為(80.83±7.46)分;A組患者軀體功能評分的均值為(64.75±8.04)分、角色功能評分的均值為(63.94±7.65)分、情感功能評分的均值為(70.32±7.17)分、社會功能評分的均值為(70.39±6.58)分。接受護理后,B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角色功能評分、情感功能評分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A組患者(P<0.05)。
在B組患者中,對護理不滿意、滿意和很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例(占4.44%)、24例(占53.33%)和19例(占42.22%),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5.56%(43/45)。在A組患者中,對護理不滿意、滿意和很滿意的患者分別有8例(占17.78%)、19例(占42.22%)和18例(占40.00%),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82.22%(37/45)。B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A組患者(P<0.05)。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腎內科的常見病。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群體[4]。由于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或接受透析治療,因此極易出現不良情緒,從而可降低其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可產生輕生的念頭[5]。因此,臨床上除了對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外,還需對其進行優質、全面的護理干預,以改善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綜合護理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護理方法。此護理方法強調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護理方法系統化、科學化和全面化,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老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顯著改善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