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龍
(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湖北 武漢 430024)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進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1]。有研究表明,對進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降低其VAP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所在的團隊對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接受機械通氣輔助治療的51例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接受機械通氣輔助治療的102例患者。將這102例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30例,女21例,其年齡為55~70歲,平均年齡為(60.12±5.07)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有29例,心力衰竭患者有22例。在治療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4例,其年齡為54~68歲,平均年齡為(59.17±4.35)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有26例,心力衰竭患者有2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機械通氣治療的適應證[2]。2)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1)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2)有休克、痰多及痰液黏稠等臨床癥狀。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在此期間,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2)每天定時為其吸痰,同時對其進行口腔護理。3)護理人員通過表情交流、語言交流、手勢交流、書寫交流等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經常與其握手,增加其安全感,消除其緊張的情緒。對治療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⑴協助患者取半臥位,將床頭抬高30°~40°,以減少其胃內容物反流。⑵將濕化瓶內蒸餾水的容量保持在250 ml左右,將水溫保持在32~37℃之間,集水瓶內冷凝水的容量不應超過集水瓶的1/2。⑶每周更換一次呼吸機管道。2)對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⑴實施每日喚醒計劃。患者每天暫停使用鎮靜藥且脫離呼吸機1 h,并及時評估其拔管指征,以縮短其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⑵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或洗必泰溶液沖洗患者的口腔,沖洗前檢測導管氣囊的充氣情況,防止液體流入其下呼吸道。5次/d。⑶對患者進行吸痰護理。若患者有痰鳴音,且呼吸機顯示其氣道內的壓力升高,應立即為其吸痰。每次吸痰的時間不超過15 s。⑷對患者進行濕化護理。護理人員向密閉式吸痰管上的輸液器中滴入2~5 ml濃度為0.45%的滅菌氯化鈉溶液,濕化和凈化患者的氣道,預防感染。2)對患者進行拔管前的特殊護理。⑴每隔30 min,監測患者雙側肺的呼吸音,如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⑵在患者停止使用呼吸機前半小時,應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其各項血氣指標。⑶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當其意識清楚、呼吸通暢,且其在吸痰過程中存在嗆咳、吐管等反應時,可為其拔管。3)對患者進行拔管后的護理。⑴對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并觀察其各項生命體征。⑵為聲音嘶啞、喉頭水腫癥狀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為發生肺動脈高壓、支氣管痙攣或有痰多癥狀的患者靜脈注射二羥丙茶堿進行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吸痰間隔的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機械通氣的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其吸痰間隔的時間長于參照組患者,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的時間、吸痰間隔的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的時間、吸痰間隔的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比較()
組別 例數 機械通氣的時間(d)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n(%)]治療組 51 8.59±4.12 4.33±2.26 14(27.45)參照組 51 12.11±6.17 2.17±1.96 25(49.02)t值 3.388 5.156 4.151 P值 <0.01 <0.01 <0.05吸痰間隔的時間(h)
機械通氣治療是指使用呼吸機維持患者氣道的通暢,增強和改善其呼吸功能的一種療法。該療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肌的疲勞度、增加其肺泡的通氣量,促使其肺泡中的氧氣向其血液中彌散[3-4]。有研究表明,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幾率較高,并可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5-7]。綜合護理是一種高效、科學的主動性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通過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集束化護理、拔管前的特殊護理、拔管后的護理,可減少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其吸痰間隔的時間長于參照組患者,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者。這說明,對進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有效地改善其通氣狀況,降低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