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永良

臘梅不怕冰雪,愈冷愈艷。蘇淑梅亦如一枝凌寒怒放的臘梅,不怕困難開拓進取,在別人都認為走不通的地方趟出了一條大道。
蘇淑梅說她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2005年。那時銷路不暢,股東們看不到希望紛紛抽身而去,她卻要獨自面對租金、工資、債務、技術突破和品牌推廣等種種難題。就連茶農都砍掉茶樹,家人一致反對。那個時候蘇淑梅不知流了多少眼淚,甚至春節躲在家里不敢出門,生怕被人上門要賬、恥笑。但蘇淑梅在心里一直給自己鼓勁:要堅持、堅持、堅持!只有堅持才有希望,不堅持什么都做不了!路是自己選的,要相信自己,決不能半途而廢!她說,自己完全就是靠著這種信念渡過了難關。
堅毅品格的形成,與她的成長經歷分不開。蘇淑梅成長在容縣一個農村家庭,作為家中老大,她小學還沒畢業就開始掙錢養家,“處于文革時期父母不能做生意,可我年紀小沒人管,就偷偷賣些小東西,或者幫趕圩的人燒火煮飯來賺些錢,補貼了不少家用。”
也就是那段經歷,培養了蘇淑梅的生意頭腦和吃苦耐勞、果敢堅韌的性格。
參加工作后她在當地公路局上班,生活穩定。作為廣西東大門的梧州,深受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的影響,隨著下海經商熱,她也加入其中,賣過皮鞋、摩托車,開過卡拉OK店、電影廳,十幾年下來她經營有方,也有了不少積蓄,成為了“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她理應過上富足而平靜的生活,但2003年的一個決定,卻讓她和家里人擰上了。蘇淑梅在開茶莊時接觸到了廣西本地特有的黑茶品類—六堡茶。但這時六堡茶的市場狀況并不好,業界提到黑茶,只知道云南的普洱茶,對六堡茶幾乎一無所知,當地國營茶廠紛紛倒閉,好多茶園都是有茶沒人采、采了沒人收,茶農都想把茶樹砍了改種八角等經濟作物。家里人也認為,做六堡茶完全就是雞蛋碰石頭,既看不到什么前景,弄不好還會賠上家產。但蘇淑梅本著振興家鄉經濟的憧憬,也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廣西的瑰寶六堡茶,更是認準了這一片空白的市場大有可為,于是她決定專心專心做六堡茶。性格倔強的蘇淑梅堅信六堡茶能夠有一片天地,一旦認準了這條路,誰也改變不了。蘇淑梅不顧家人的阻撓,轉型為一名六堡茶商。


六堡茶屬于黑茶,制茶流程中有一個儲存發酵的環節,時間一般在三年以上。意味著六堡茶需要投資生產至少三年后才能有收益,這對投資人的場地使用和資金流轉提出了較高要求。蘇淑梅信心滿滿,她聯合幾位股東,租了廠房和庫房,請來了有經驗的茶藝師,開始了六堡茶的生產。她把自己的公司取名為“茂圣”,想象著三年一到,就可以將自己生產的六堡茶紅紅火火、源源不斷地供應市場。
但事情并不是當初想象的那么簡單。2005年,三年的時間到了,發酵好的茶葉該進入市場了,但蘇淑梅的六堡茶在市場上的反響卻十分平淡。人們對六堡茶依舊是一知半解,寧可去購買有品牌、有市場美譽度的茶葉,也看不上這六堡茶。茶葉賣不出去,三年不間斷的生產已經占用了大量資金,股東們看不到希望,也失去了堅持的耐心,一個個都撤資離開了。公司幾乎無法維持,家人的預言似乎都應驗了。但瘦小的蘇淑梅從自己的性格中找到了強大的力量,她在淚水的浸泡中一遍遍鼓勵自己:不顧一切,做下去、做下去!
蘇淑梅反思:前幾年自己專注于生產,忽略了品牌的打造和市場的推廣。現在是彌補這方面缺失的時候了。蘇淑梅工作重心放在市場營銷上。她到北大、清華等高等學府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學校學習工商管理知識;帶著樣品坐火車、擠汽車擺貨、見客戶,事事親力親為,不辭煩難。她抓住梧州國際寶石節之機,邀請參展商試喝試送,提升了六堡茶的認知度。2006年,她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茂圣六堡茶獲得了黑茶類金獎,此后茂圣六堡茶共12次獲得國際茶博會金獎,還成為上海世博會六堡茶唯一的特許產品。
2008年,經她多年不懈努力,茂圣六堡茶終于進駐了北京著名的老舍茶館,不久品類排名第一,贏得了北方茶市的肯定。2015年,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茶文化周”活動中,茂圣六堡茶摘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茶業掙得了榮譽。與此同時,蘇淑梅致力于改進生產工藝,靠自己的力量改良了現代化茶葉發酵罐,在大大減省發酵時間的同時,還節省了人力,實現了整個生產線不落地和標準化生產,達到了國家衛生標準。她還在蒼梧縣六堡鄉等地開辟了多處茶園,帶動當地茶農嚴格水肥管理,確保有機種植。
這一系列突破,讓六堡茶和普洱茶一樣,成為了中國黑茶的又一代表性品類,茂圣六堡茶也成為了六堡茶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據權威估計,茂圣六堡茶的品牌價值達3億多元。蘇淑梅由此迎來了事業的轉機。2008年后,六堡茶的市場狀況一路向好,2011年銷售額達到1億多元。蘇淑梅由此又建設了三個茶廠,并于2014年在梧州市工業園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現代化廠區。在天貓等電商平臺,茂圣六堡茶的排名是廣西茶葉第一、全國黑茶第五。蘇淑梅還放眼國外,頻頻走出國門參展,希望能在國際上打響中國六堡茶的名聲。
蘇淑梅現在是梧州六堡茶商會的會長,在業界有很高的威望,事業輝煌,受人尊重,這一切都是蘇淑梅堅持不懈、一點一滴做出來的。她說她性格好強,什么事情決定了就要做到底,再苦再累也不怕。曾經有人笑她金光大道不走,專走小路,但她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蘇淑梅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現在,她在5個少數民族貧困村開辟了1600多畝有機茶園,有合作關系的茶園1萬多畝,帶動了上千貧困戶脫貧致富。村里修路、村民上學蓋房,她時不時慷慨解囊。她還積極參加女企業家協會的活動,扶貧助困,奉獻愛心。她說,女人嘛,天生就是有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