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
人們為了強身健體,紛紛走進健身房,但同時,一些容易忽略的運動損傷也接踵而至。運動損傷的積累會造成渾身疼痛,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那么,如何避免和預防這些困擾呢?
肌腱是人體構成極其重要的部分,具有耐受彎曲、伸展和扭曲的功能,它連結肌肉和骨骼,是一種傳導肌肉產生的壓力的纖維組織,是身體能夠靈活運動的必要保證。當過度疲勞,纖維撕裂或受到其他損傷時,肌腱就會發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肌腱炎。從醫學角度來講,肌腱炎通常指由肌肉纖維過度使用,反復強烈牽拉而引起的肌腱膠原纖維退行性病變,除累及肌腱本身,還可能累及腱鞘。
一般來說,由于肌肉纖維使用過度,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肌腱炎的病發,這與錯誤的訓練方式、過大的運動強度和積累疲勞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果肌腱損傷進一步發展,疼痛會很明顯或加重,而且會產生渾身的跳痛感,這是肌腱發炎后對人體發出的警報。
肌腱炎最常在使用頻率最多的部位發病,可見于肩關節囊及其相關肌腱、髖關節囊及其相關肌腱、尺側腕屈肌、指總屈肌、繩肌腱和跟腱以及拇長展肌與拇短伸肌等。它們共同使用一個纖維鞘,肌腱一般在活動時疼痛。根據病發部位劃分,肌腱炎可分為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髕腱炎、跟腱炎,近來提出末端病的概念,是指肌腱與骨結合部位出現炎癥,這也屬于肌腱炎。
輕微的肌腱炎多數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主要為關節或關節附近的觸痛,通常表現為關節別扭僵硬,限制了受累關節的運動,運動時關節內酸脹或有發不出力的感覺,有時感到條帶狀疼痛。這個時候人們常常容易忽略,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造成病情進一步惡化。當出現以下癥狀時,可能已經患有肌腱炎:
a.發病肌腱部位出現有條狀隆起
b.關節出現麻木或刺痛、持續疼痛現象,短期內無好轉。
c.出現腫脹現象,當活動或觸摸肌腱時,會引起疼痛
d.活動鄰近肌腱的關節,即便是輕微的活動,患者也會感到劇痛。
腱鞘因炎癥及液體的聚積而腫脹,使腱鞘變干,在與肌腱發生相對摩擦時,可產生摩擦感,通過聽診器可聽到摩擦音,可通過此方法判斷是否存在肌腱炎。

1.生活習慣方面
在做家務勞動時,要避免手指、手腕過度彎曲、后伸避免過度用力;提拿物品不宜過重;在天冷的時候手洗衣物盡量用溫水,以減少外部刺激,戶外作業注意好關節部位的保暖等。改掉不良習慣,如捻響手指等。
2.工作習慣方面
連續工作時間不宜過長,在工作結束后,要養成揉搓揉搓手指和手腕的小習慣,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熱水泡泡手;對于長期伏案辦公人員來說,應采用正確的工作姿勢,盡量讓雙手平衡,手腕能觸及實物,不要懸空。
3.活動習慣方面
平時可輕柔地將手腕關節做360度的旋轉;或將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來回多做幾次;或將手指反壓或手掌反壓幾下,都可以有效緩解手部的酸痛感覺。身體感到疲勞時可以泡個熱水澡,舒解一下緊繃的肌肉,或是對酸痛的部位進行熱敷。
4.運動習慣方面
運動之前先熱身,做幾分鐘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跳繩等,也可以通過啞鈴或杠鈴以及游泳等鍛煉肌肉,使得身體得到全方位的鍛煉。進行運動時要慢慢來,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加很大強度。每個動作都要輕緩,避免對肌肉造成損害。盡量選擇那些對腳和腿的壓力較輕的、緩沖力好的鞋子,以免運動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要注意慎用釘鞋,適度運動和鍛煉,增強體質。
a.物理治療:肌腱炎患者可以用冰袋冷敷或者熱袋熱敷肌腱炎部位,以減輕炎癥和疼痛,每天多敷幾次,堅持一段時間,直至炎癥消退。除此以外,還可以選用深層熱療、低能量鐳射、電療等療法,達到鎮痛、消炎的效果。

b.局部按摩:抬高疼痛部位,盡量將肌腱炎部位抬高到高于心臟的位置,或是使用夾板將肌腱炎部位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以便有效控制炎癥癥狀,消除肌腱黏連,一般是作為輔佐療法,無法起到主治作用。
c.藥物治療:患者感到疼痛難忍時可以服用相關藥物來緩解疼痛和減輕僵硬程度,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或口服非類固醇類等消炎藥物,或直接局部注射類固醇,但要注意,不能長期服用注射,否則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d.手術治療療法:部分患者、尤其是產生黏連之后,以上治療方式若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縱行切開狹窄腱鞘,切除一小條腱鞘,從而根除疼痛來源。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肌腱炎雖是肌腱或肌腱周圍組織的一種炎癥,但在基礎輔助療法等作用下也是可以自愈的,一般情況下在大約兩周內癥狀可消除,只不過通常由于患者未給肌腱充分的休息時間,造成炎癥反復發作。在此,小編需要提醒大家不要病急亂投醫,接受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才是明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