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其施工的難度大、工期長,只有使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才能夠保證施工的順利性。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對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闡述,列舉常見的施工技術,同時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對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現場應用進行全面探究。通過本文的研究,其目的就是在掌握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同時,優化現場施工的全過程,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現場施工
前言: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新形勢下,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已經成為主要的了類型,但是其對施工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究其原因,施工技術對混凝土工程質量,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只有將合理的技術應用在現場中,才能夠為工程的質量提供基本保障,增強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安全性。在這一基礎上,在維護業主基本權益的過程中,也可以樹立施工單位良好形象,推動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展。
1.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
通常來說,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其地基較深,同時建筑面積相對較大。所以,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對施工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以此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在現場施工中,基本上采用預拌泵送的方式對完成混凝土攪拌,從而可以滿足不同建筑高度的施工需求。在實際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必須滿足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相關施工要求,同時結合混凝土的不同用途,其個別類型還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在施工中,要求混凝土免除振動性、補償收縮性等。
基于這一基礎,能夠結合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實際,完成施工工作,同時可以對混凝土施工的環境,進行動態控制、實時監測,保證施工的溫度與其要求相符。在不同的地區、季節中,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需要選擇合理的作業方式,進而保證工程的質量。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環節中,還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設置、預留施工縫隙,并將施工的標準、規范全面落實在工程之中。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如果需要調整混凝土澆筑的順序,就應該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對調整后的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在出具具有可行性的報告以后,才能夠對澆筑順序進行調整,保證工程的質量與規范性。
2.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術
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實際就是通過混凝土泵,使用專門的管道,在現場中將已經完成拌和的混凝土,輸送至澆筑施工的位置中。基于這樣的施工技術,能夠一次性的完成混凝土運輸、澆筑等多項工作。具體來說,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具有很多明顯的優勢,包括施工強度低、效率高、輸送量大、施工文明等,所以已經廣泛應用在現代建筑混凝土之中。
在應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時,對混凝土的質地有著一定的要求,即流動性、可泵性、粘聚性等,在運輸設備持續的攪拌中,能夠保證其不發生泌水、離析等現象,確保其性能滿足施工的要求。對此,現代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常會選擇具有更高穩定性的硅酸鹽水泥。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采用試驗的方式,對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強度、性能進行試驗,同時依據建筑工程的需求,提高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科學性等。總的來說,在現代建筑中,其對混凝土性能、水泥、石、砂等,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并將適量的外加劑加入其中,使混凝土具有粘聚性、可泵性[1]。
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其對基礎性施工有著較高的質量要求,尤其是對施工的整體性。在這一施工環節中,應該對建筑結構進行連續性、一次性的澆筑,所以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但是,在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裂縫等質量問題,影響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安全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其內部容易產生更多的水化熱量,而由于結構的體積較大,其熱量無法及時散發,最終內外產生溫度應力,導致其表面被破壞 形成裂縫。
對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滿足現代建筑施工的需求,就應該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對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進行設計,保證其施工組織共性的科學性、供應的合理性?;趯嶋H大體積大混凝土的試驗能夠發現,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可以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建筑要求,減少溫度應力等不良現象,避免形成裂縫。
3.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現場施工
3. 施工準備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落實混凝土施工技術,就應該對施工進行準備工作。具體來說,施工準備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之前,應該仔細檢查保護層設備、控制模板設備、鋼筋設備的尺寸,使其能夠滿足建筑的要求、國家的標準等。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檢查模板接縫的密封程度,對其支撐結構的穩定性進行核實。另外,為了保證現代建筑工程的質量,需要對模板、鋼筋等進行預檢,在完全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后,才能夠進行澆筑工作。
(2)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之前,相關設計人員、管理人員需要與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詳細說明在混凝土施工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項,并對剪力墻混凝土、涼拌混凝土、梁柱混凝土的標號,進行合理的控制,同時說明間距、振搗時間等相關的事項等[2]。
(3)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天氣的變化進行全面掌握,尤其是環境溫度、降水情況等。只有通過這一方式,才可以保證澆筑工作的合理性,滿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并提前準備好防曬、防水等設備,從而為后續的施工環節奠定基礎。
3. 拌和要點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之中,混凝土的拌和質量直接影響澆筑效果、結構穩定性等。對此,為了能夠保證施工的質量,就需要在現場施工中,落實混凝土拌和的要點,其主要內容為:在混凝土的拌和中,確定混凝土施工材料以后,需要以科學試驗的方式,對各種物料的用量進行合理配比,避免發生漏配、錯配、少配等的不良現象,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在此之后,工作人員還應該對完成配比的混凝土的性能進行全面檢測,在合格的條件下進行拌和工作。
同時,在建筑混凝土工程中,通常需要對各項物料的含水率進行檢測,并對隨時對用量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在物料含水量低于標準值時,就需要在拌和的過程中,適當增加用水量,但是在含水量高于標準值時,則應該停止施工,保證混凝土拌和的質量。另外,在向攪拌機中投料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其額定的容量,避免發生拌和效果不佳等現象,同時在這一環節中關注、檢測混凝土的離析現象、坍落程度等?;谏鲜龅姆绞剑軌蚵鋵嵒炷恋陌韬鸵c,保證其滿足施工現場的需求。
3. 運輸要點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的施工中,在完成拌和以后,需要將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供建筑施工的需要。但是,在混凝土運輸的環節中,如果運輸方式不當,就會都會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嚴重影響其自身的性能,無法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質量。針對這樣的問題,就應該在運輸的環節中,采用合理的運輸方式,并對依據施工的進度,控制運輸的數量。例如:在施工現場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起重機、提升機完成運輸,而在攪拌的過程中,常常使用小型翻斗車、手推車進行運輸等,同時在建筑樓層施工中,也會采用手推車的方式進行運輸。
在混凝土運輸的環節中,需要保證混凝土在攪拌以后,其質地的均勻性,避免影響其自身的流動性、粘聚性等,同時也能夠避免發生泌水、砂漿流失、離析等問題。為了能夠提高混凝土運輸的質量、效率,就應該盡可能縮短運輸的時間,使其能夠在發生初凝之前,完成拌和后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并降低混凝土運輸中發生周轉的次數。通過上述的方式,可以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現場中,保證運輸的效果,滿足現代建筑工程的需求[3]。
3. 澆筑要點
在對混凝土工程進行澆筑之前,需要對模板、鋼筋進行全面檢查,以此來保證混凝土澆筑工作滿足建筑的相關要求、條件。同時,在澆筑之前,還應該對澆筑方法的合理性進行驗證,避免其中發生不合理的現象。在混凝土澆筑的環節中,應該將其下落的高速控制在3m之內。但是,如果現場施工中,采用分層、分塊的方式,混凝土下落的高度就需要依據鋼筋的機構、密度對其進行調整。
在控制分層澆筑的高度時,通常以插入式振搗器作用長度為依據,保證混凝土下落的高度是其1.25倍。如果在現場施工中,采用平板振搗器,那么就需要對混凝土澆筑的厚度進行控制,基本上需要小于200mm。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之中,需要保證混凝土能夠連續進行澆筑,若期間必須發生時間間隔,就應該最大程度將其時間縮短,避免下層混凝土發生初凝而影響整體效果。基于上述方式,就能夠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保證澆筑的效果。
3. 振搗要點
在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以后,需要對其進行振搗。具體來說,混凝土振搗就是采用專業的設備,使混凝土能夠充滿模板的每一個角落,使其自身的密實度、均勻度達到最大化的效果。在這一環節之中,振搗分為人工振搗、機械振搗兩種。其中,人工振搗方式常常會應用建筑工程量小的項目中,或者采用塑性混凝土的項目中,也會使用人工的方式。
在混凝土振搗的環節中,為了保證振搗的效果,需要采用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則,并保證其選擇的插點位置具有較強的均勻,從而避免發生漏振等問題。同時,在插入振搗棒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其接觸下層混凝土,規避兩側混凝土之間發生縫隙問題。在每一個插點之中,其振搗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s左右,在其表面無氣泡、無下沉、無泛漿為宜,保證其水平性[4]。
3.6 養護要點
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現場施工中,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就需要在完成上述步驟后,對工程項目進行養護。通過合理的養護,能夠避免在混凝土中,發生裂縫的現象,增強混凝土自身的性能。如果在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其表面發生了泌水等問題,就應及時進行處理,而在泌水問題更加嚴重的情況下,則應該安排施工人員進行清理,避免發生裂縫等問題,導致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發生不合格的現象。
另外,為了能夠在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現場施工中,規避其結構發生裂縫等現象,就需要將保溫措施應用在養護環節中。例如:在現場施工中,應該依據現場環境的溫度,設置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的養護方式,從而保證混凝土結構能夠適應當前環境的溫度,實現養護的目的。在混凝土工程的現場,只有在養護工作均結束以后,才能夠去掉混凝土絕緣層的隔膜,避免影響養護的效果,并以此增強現代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結語:綜上所述,在現代建筑之中,對混凝土施工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將不同的技術類型,合理的影響用在工程中。在這一基礎之上,現場施工為后續工作環節做好了準備,對混凝土進行了科學的拌和、運輸、澆筑以及振搗,而在完成上述的步驟后,需及時對混凝土工程進行養護,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與效率。所以,基于本文的研究發現,文中所提及的施工技術、方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王志誠.簡議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術及其施工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7(42):22.
[2]闕龍鑫.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養護關鍵技術研究[J].四川建材,2017,43(10):217-218.
[3]李強,謝磊.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5(07):254.
[4]江維.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與控制[J].江西建材,2015(05):56+58.
作者簡介
張桂雄(1980—),男,漢族,籍貫:廣西桂林,單位:廣西建工集團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職稱:工程師。
(作者單位:廣西建工集團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