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姣
摘 要:我國農業人口多,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基礎薄弱,農村能源主要是以生物質和煤炭為主,沼氣、太陽能、水能、風能等優質清潔能源比例很小。發展農村能源是一項符合農村實際,既可為農民提供優質清潔能源,又可以通過生態鏈的延長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民真正受益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關鍵詞: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引言
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農村能源建設成為。為了配合新農村建設,農業部先后提出“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和“循環農業促進行動”,推廣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能源適用技術,系統整合各類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和高效生態農業技術。這有利于緩解農民日常生活用能和邊遠地區無電農戶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優化農村環境,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研究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問題對于我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大現實意義
在國際社會能源緊缺的壓力和背景下,積極發展我國農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我國農村可再生能源潛力和發展趨勢預示著我國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可再生能源相關理論包括循環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可再生能源理論。國內外許多的科研機構和學者已經對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對可再生能源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有關政策為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經濟激勵政策和補貼性政策,但與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需求相比較,仍存在很多問題,如:缺乏清晰的政策框架、激勵措施力度不夠、缺少產品質量標準和監管體系等。對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有益啟示。應制定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優惠扶持政策、確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界定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技術利用范圍、營造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以便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為此,各地政府應該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多能互補,加強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拓寬融資渠道,增加能源建設資金,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培育農村市場,明確發展目標,完善政策法規建設。為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和惠及廣大農民,提供更多支持與保障。
2我國農村能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思想認識存在不足
雖然國家把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作為長遠戰略來抓,各級政府也連續多年把農村能源建設納入了實事工程,但部分干部群眾的認識還不高,措施不到位,并沒有認識到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資源是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沒有將其作為發展低碳環保的新興產業來對待。
2.2技術發展遲緩、產業化程度低下
目前,多數農村能源技術的開發和發展主要依靠企業自身力量,技術資金投入少,使用分散,缺乏高端科研人才和核心技術,難以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取得突破發展,致使多數農村能源企業技術基礎薄弱,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低下。目前除太陽能熱水器有能力參與市場競爭、沼氣方面有政府財政補貼以外,其他大多數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成本高,再加上資源分散、生產規模少、非連續性等特點,在現行市場條件下,競爭力不高,產業發展和商業化嚴重受阻。
2.3服務能力亟待提高
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服務體系具有公益性和技術型,其市場體系尚未形成。雖然我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服務為主、因地制宜、穩步發展”的農村可再生能源服務體系建設思路,初步建立了農村能源維修服務網絡,但因投入少,設備簡陋,其服務功能尚不齊備,長效機制尚未形成,綜合效益沒有全面充分發揮。
3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情況
3.1農村畜禽糞便與農作物秸稈的開發與利用
農村沼氣開發:沼氣是一種利用畜禽糞便在厭氧條件下發酵而成的可燃性氣體,屬于典型的二次能源,大力開發沼氣,可以有效解決農村生活用能問題,比如做飯、取暖、照明等問題。農村是開展養殖業的主要陣地,同時畜禽糞便排放也一直是困擾農村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畜禽糞便開發沼氣利用,絕對是變廢為寶,有利于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農作物秸稈:秸稈就是農作物的地上部分,以往的農作物秸稈農民會采取焚燒的方式,不但浪費了資源還污染大氣,其實農作物的秸稈是寶貴的纖維素資源。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有著非常豐富的秸稈資源,目前我國的農作物秸稈氣化主要采用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它是我國農村能源建設推出的一項新技術。以農村豐富的秸稈為原料,經過熱解和還原反應后生成可燃性氣體,通過管網送到農戶家中,供炊事、采暖燃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秸稈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開發潛力巨大,值得推廣。
3.2太陽能技術在農村的應用日漸普及
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開始向農村輻射,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納入了“家電下鄉”的產品目錄,農村太陽能保有量迅速增加。到2009年底,農村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達2955.6萬臺,總集熱面積達4997萬平方米,約占全國太陽能熱水器保有總量的1/4。推廣應用太陽灶近150萬臺。目前,中國太陽灶的推廣和應用區域集中在西部太陽能豐富的甘肅、青海、寧夏、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太陽能采暖技術發展迅速。太陽能采暖是太陽能在建筑上的一項應用技術,據監測,冬季太陽房室內溫度可達8℃以上,室內外溫差超過15℃,全年節約采暖用能達2/3以上。農村被動式太陽房構造簡單,造價僅增加12%左右,維護管理方便,供暖保證率可達到60%以上。因此,在廣大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應用太陽能采暖技術,既節約能源,又經濟舒適的太陽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制定政策,引導產業發展
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適合本地區的發展規劃、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明確中、長期工作任務,明確工作重點和推進步驟。二是要制定長期穩定的補助或獎勵標準,激發群眾熱情,充分調動基層申報項目,實施項目的積極性。三是要積極探索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3.2健全農村能源服務體系,提高農村能源利用效率
注重村級農村能源服務網點的建設,使農村能源服務機構達到全面覆蓋,盡量減少能源服務盲區。加強對農村能源服務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職業水平,提高農村能源服務質量和農村能源的使用效率及效能發揮。加大農村能源服務設備投入,提高能源服務機構硬件水平,保證服務質量。政府必須規范農村能源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加強對能源服務行業的管理和監督,避免因能源服務的不合理收費而導致的對農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造成的挫傷。
3.3完善服務,保持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優化服務方面,要建立并完善鄉村服務網點,加強技術培訓,配備服務設備。建立一支品質優良、技術過硬的技術服務隊伍;引導農村可再生能源服務向產業化、市場化邁進;鼓勵發展以市場運作為主的鄉村可再生能源服務合作組織;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對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在改善生態環境、改變農村衛生狀況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升級中的作用,以及技術、模式及成功典型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結語
積極開展農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廣大農村能源工作者要把努力做好農村能源發展工作當成自己的光榮使命和任務,努力為我國農村能源事業發展做貢獻。同時我國農村能源事業的健康發展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農村能源發展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張暉,張靜.農村能源利用與發展問題研究[J].林業經濟,2012(9):93-96.
[2]王仲穎,任東明,高虎,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戰略與支持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154-159.
(作者單位:廬江縣生態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