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措
摘 要:西藏語言文學的繁榮,是對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的一個激勵和工具。文化的載體中,文字的傳播是最主要的和最有效的。本文我們將針對藏語言文學與藏族文化之間的關聯做出分析,并就藏語言文學教學中民間文藝學課程的開設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藏語言文學;藏族文化;關聯;民間文藝學;教學
一、藏語言文化相關概念及發展歷程的簡述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學術空前繁榮的時代。有很多之前只是研究較于局限的文化現象,如今都已具有較完整的科學體系。學術的昌盛、學術品種的增多,標志著社會的進步,標志著人類對知識探究心的增強。
藏族文化如今在國際上已專門設立為一門學科,稱之為“藏學”,這一文化體系的廣博和鮮明的特色是人人皆知的,并為舉世所矚目。它的大五明和小五明的文化分類,在過去的年代里取得過豐碩的成果,歷代的學者們對大小五明的劃分方法和內涵提出過許多不同的意見和有益的見解。先賢們紛紛著書立說,給后人留下了一大筆文化遺產。但是,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看到,藏族的許多名著都是文、史、哲不分的作品。一本藏文著作,既是歷史名著,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學佳品。比如:《巴協》、《西藏王統記》、《西藏王臣記》、《賢者喜宴》等等。某一作品往往就是某一時期的“綜合小百科”。
19世紀以后,國際社會科學領域里產生了許多新的學科與分支,在藏學領域,也有一定的吸收和借鑒,但發展得不太完善,或者說還很不夠,有些學科甚至根本沒有發展起來,尤其是各門現代學科的理論體系尚未形成一定規模。這與傳統治學者“重材料,輕理論”、“重師承,輕開拓”的指導思想有很大關系。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他民族文化的了解,以促進各種文化的比較、交流、吸收與融合。在這一新時期,更全面、更精細、多角度地研究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藏語言文學教學中設立民間文藝學課程是十分重要的。
二、藏文化與藏文學的內在關聯
1、藏族文化與藏語言文學的同構關系
人類文化由部落文化向城邦文化、民族文化、國別文化、東西文化和全球文化方向發展,而由于人的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和提高,學科與行業的進一步細分,逐步形成了各行各業的文化,各具個性特色的文化。但我們同時又看到,文學主角涉及的范圍和空間卻逐步擴大到世界范圍,部落之神擴展為國家的國王、世界范圍的普通人。文學所關心的主題、空間也從部落擴大到民族、國家、區域、全球甚至全宇宙的范圍。因此文化與文學的發展大趨勢,也是走向松散的聯盟。明確了文化與文學的接受狀況之后,就能更切實際地從創造的角度來考察文化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2、藏文化與藏文學的內在關聯
考察藏文化,離不開對西藏文學作品的研究,雖然在研究方法上,文學作品不能作為對歷史的直接考證依據,但其折射出來文化特性,是可以作為佐證來參考的。例如,《格薩爾王》是藏文化在演變過程中的起點,幾乎涵蓋了整個文明化的過程。其文學史價值長期以來是被弱化了的,這與藏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實力有關。長期以來,藏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地理位置偏僻,文明度不高,難以形成一種被人關注的引力,因此也就決定了《格薩爾王》的張力不足,盡管《格薩爾王》是比《荷馬史詩》更早也更恢弘的史詩文學作品。
因此我們可以對藏文化和藏文學之間的關聯做出以下幾點結論:
藏文化是藏文學一切思想性的來源與支撐。西藏文學之所以有敘事性和思想性上的獨到之處,與藏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不開。
西藏的作家都離不開自己特殊的生活體驗和文化認知,從而獨特派別和藝術風格,這是創作發展的必然規律。
不可忽視的佛教密宗文化,對西藏文學的發展起到了思想上的修正作用,使得西藏文學作品的風格在大方向上是趨同的,也有著可以折射出來的哲學系統。
如何吸收世界文學的有益營養,是當代藏族作家提高作品的主流的重要課題。因為西藏文學主要的審美對象是在本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不免有些局限性在其中。
三、藏語言文學教學中設立民間文藝學課程的意義
民間文藝學是研究人民群眾創作和傳承的口頭文學的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各類民間文學作品進行理論的探索和闡明,或對這種理論的歷史進行清理和論述。它所表現的事物,是廣大勞動人民所熟悉和關心的。它所使用的傳播媒介不是書寫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口頭語言,它跟群眾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直接聯結著,同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學有所不同,在題材、構思、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上,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特殊方式。
眾所周知,藏族文化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的,它的民間文學。但是,在眾多的文學理論著作中,專門論述民間文學或論述民間文學的某一文學體裁的著作,還很難見到。歷代的學者十分注重對作家詩的理論著作――《詩鏡》的研究,這在藏族的傳統文化學習與繼承中蔚然成風,而對民間文學的研究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盡管如此,有名的學者們在自己的著作中,往往少不了使用那些人民大眾創作的、來自于生活實踐中的精辟語言,越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優秀作品,越是具有生命力,才能成為一個民族的真正精華。
今天,我們處在內外條件都十分有利的時期,這外部條件就是當今國際上非常重視對民族文化的全面研究,以此推動各民族間的了解和交流,并以此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有許多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問世,成績較突出的國家有日本、美國、加拿大等等。他們尤其對藏族民間文化和民俗有濃厚的興趣,投入不少的人力與物力,在這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浪潮中,尋找著遠古人類文明“靈魂”的凈土。
內部條件就是這幾年我們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有了一定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民間文學和民俗學,還先后創辦了專門的刊物,為我們提供了交流與研究的陣地。為此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開設這一方面的基礎理論課程,迅速培養出我們藏族自己的專門研究人才,直到培養出這方面的高級人才。這一任務歷史地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無法推辭,也不應推辭,必須盡快在民間文藝學在藏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開設與實施。
結束語
總的來說,藏語言文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找出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切入點,注重交叉型、應用性研究,從而提升學科綜合實力,在此基礎上努力建設新興學科,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藏語言文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向晶. 當代涉藏文學的英雄形象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8.
[2]央珍,喜饒尼瑪. 清代漢藏文學藝術交流[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105-10
(作者單位:西藏那曲色尼區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