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嬌
摘 要:瓦片,一種傳統建筑材料,一種裝飾材料,帶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與歷史價值,歷經數千年而不衰。它是我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的結合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現代裝飾藝術創作靈感的寶貴源泉。本文通過對瓦片的起源與功能等的簡單介紹,深入淺出地敘述了其在當代裝飾藝術中的創新性運用。并進一步探討了瓦片元素在未來裝飾藝術中的發展,力求在當代藝術設計中尋找繼承民族傳統藝術——瓦片的新道路。
關鍵詞:瓦片;裝飾藝術;藝術美
在數十年原生態潮流中,在繁華的都市大樓中,人們愈來愈容易回憶,愈來愈擅于尋找那些返璞歸真的東西,無可置疑的證實了去其粉飾,還原本質才是王道。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將過去建筑中的“瓦片”元素看成是中國文化的符號載體。透過對瓦片的獨特見解,設計師巧妙地將其利用再創造,并經過不停地研究探討,運用在裝飾藝術乃至于更寬廣的領域中。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文化的寄予,也是傳統精神與當代文明的對話。無論是作為實用元素還是裝飾的構件,瓦片是一種極為質樸的物件,它在人們的視野中從未離開。
一、中國傳統建筑裝飾構件——瓦片
瓦片在《說文解字》中有如下的描述:“瓦,土器已燒之總名,象形也?!倍巫ⅲ骸胺餐疗魑礋亟灾^之壞(坯),已燒皆謂之瓦。”由此可見,在早期,瓦片這一名詞是對陶器的概稱,其來才逐漸成為建筑屋頂構件的代稱。
瓦片,就其自然屬性來說,其主要原料是黏土,或者其它如煤矸石、頁巖在內的粉料,泥料經過處理、制備成型、脫水干燥以及高溫焙燒,最終得到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的構件。形狀以半圓形、拱形、平的為主。按質地來分主要有土瓦片和陶瓦片。其中陶瓦片又包括素胎陶瓦片和琉璃瓦片,素胎陶瓦片表面不施釉,呈米白色,質地光滑,密度大于土瓦片,而琉璃瓦片外層施釉,平滑細致的表層能反射太陽光線,上釉后的瓦片具有耐火耐酸性能。
關于瓦片的起源有許多記載,而到今為止最古老的陶瓦片是在西周早期的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那時的陶瓦片是幾近于平的弧形瓦片,西周中期時,在建筑領域,筒瓦和板瓦等材料已經是使用范圍較廣的裝飾構件。進入西周的末年,瓦片生產進入高速增長時代,有些屋面已經都鋪上瓦片,開始產生出了半瓦,從中可以看出瓦片在歷史上產生及應用已經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經過周朝在瓦片制造生產與應用方面迅速的發展,至春秋戰國時代,在建筑中已經可以看到瓦片的大規模使用,我們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文字描述中也可以發現相關線索:“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偟膩碚f,瓦片的廣泛使用,預示著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二、瓦片在裝飾藝術中多樣和諧的藝術美
瓦片作為中國建筑物上不可或缺的裝飾構件,其豐富的鋪設方式是它的重要特點,在實踐中,一般會依據特定的規律進行組合,形成有機的整體。集結方式的不同能夠使得整體表現出豐富的變化,彼此間存在的聯系又不失應有的秩序與美感,最后,展現出了不一樣的藝術美感。
1.交錯起伏的結構美
在實踐應用中,瓦片的鋪設形式按規律時起時伏,像起伏的波浪一般,呈現出交錯起伏的變化,或者以特定的規律排列構成起伏變化的空間體態結構。不管是起伏變化的空間體態結構抑或是交錯起伏的變化,皆具有較強的節奏感、運動感以及韻律感,流露出活性的一面,是其結構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屋面中也常可以看到瓦片的應用,陰陽瓦屋面等有較豐富的起伏結構規律的構造就是其應用的案例,合瓦與筒瓦為其主要的形式,并且后者在屋頂構造的起伏程度上要大于前者。由于瓦片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屋頂漏水、抗光污染,調節空氣濕度,故而瓦屋面具有起伏結構規律。屋面在豐富的起伏結構產生了韻律感以及富有節奏感,并賦予了屋面以美的屬性。在古代建筑中,瓦片作為屋頂的主要構成材料,是普遍存在的,同時大面積的屋面瓦通過起伏結構規律形成了一定的美感,但往往卻因屋面與人的距離感而被忽略。
2.虛實結合的視覺美
虛實間有微差形成對比,其實現方法是把實體中的部分要素抽出,使其不具有原有的連續性,而恰恰是中斷的連續性易于為人所注意,進行產生了不同部分的對比,中斷結構越大,就會形成愈發強烈的對比。因為其本身形制的因素,瓦片在功能上被弱化,更多的是用于屋頂的裝飾部件以及其它的非必要構件中,同時運用并不集中。在鹽城泰山廟和陸秀夫祠中,瓦片有多種的表現方式,如作為漏磚墻和漏窗墻等。漏磚墻會將院內的各個區域稍加區別,從而形成較為靜謐的小空間,給人一種隔卻相連的空間感受,透空集成構建成的瓦片具有虛實對比,賦予了墻體更加多變的光影視覺效果,同時也不失通透的視覺感受,不會讓人產生壓抑、閉塞的感覺。
3.多樣統一的秩序美
多樣既是指在形狀、色調,材質等的不同產生的差別和對立,如寬窄、明暗、軟硬等。而統一是指某以個形態反復接連呈現給人的一種整齊感和秩序感。在瓦片的實際運用中,可以通過不同的集結形式產生多樣性,又能通過形制的規律組合達到統一性。
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大小、色調、虛實等的對比,各個方面都是彼此關聯的,并非單獨存在的,其協同作用才促成了和諧多樣化的藝術美。
三、瓦片在現代裝飾藝術中的的發展趨勢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思維也隨之持續地改變和進步,人類的審美觀念也將由此樂于接受更多種類的事物,不再是一味地追隨一些新生事物,而轉向于舊的元素、鄉村的元素、民族的元素。瓦片作為一種賦予文化性的歷史承載物,它能夠找到中國的建筑元素和現代理念的結合點,故而它所營造的空間具有文化內涵;它的原材料皆是一些最質樸的東西,故而它所營造的空間具有和諧氛圍?,F如今,瓦片逐漸地從固有的應用模式中解放出來,它的裝飾性越來越重要,以注重審美和回歸傳統為主要觀念將指引著它在裝飾美學領域大放異彩。
1.文化向導與意境營造
在設計領域中,高科技材料和新技術聯翩而至,層見疊出,但這些并不代表著傳統的建筑材料在現今的生活中就毫無利用意義,相反,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和運用傳統材料。瓦片作為中國傳統的建筑材料,它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向外界傳播著中國文化的深邃淵遠與連綿而長。
同時,在如今這樣的大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空間的意境,他們希望能在喧囂的城市中找到一些歸屬感、找到一些物質載體,讓人們的感情思想同所處的情景高度融合。而這一切都是瓦片可以做得到的,因此,也只要這樣才能真正的體現瓦片的價值。
2.回收再造與保護環境
計成在《園冶.鋪地》中曾說:“廢瓦片也有行時,當湖石削鋪,波紋洶涌。”現今,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許多舊的建筑都被拆除,這也就會產生大量的建筑殘骸,大多數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
六、在應對風險上
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很多風險,而能夠長久發展進步的企業,也一定具有應對風險或者避開風險的能力。在企業運行中,應該從以下方面來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
(一)樹立風險意識
風險意識是一種憂患意識,企業必須正確樹立起這種意識。加強收集并整理風險信息,把握工程項目發生風險的規律,排查項目中存在的風險情況,再根據風險的性質類型進行相應的應對。企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應對和管理體系。
(二)把風險管理納入項目管理范圍
把風險管理作為項目管理的一部分,進行全面風險管理。一是從項目項目立項開始到項目結束,全程都進行風險預測、風險控制和風險評價;二是全方面地確認可能存在的風險,羅列潛在與明面的風險;三是全面地進行風險控制,落實風險責任,完善風險的控制體系;四是進行全方位的風險管理,研究風險帶來的影響,科學管理以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加強人才、技術和信息實力
通過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開發和引進高新技術以及建立信息平臺等方式,加強面對風險的硬實力,從而在抵御風險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小結
市場開發與經營工作是提高建筑企業效益的關鍵,也是最大化項目利潤的關鍵,就企業的發展而言,科學的市場開發與經營工作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在總體策略、基礎工作、投標策略、市場開發、區域經營管理和應對風險方面都全力完善,以切實做好相關工作,從而幫助建筑企業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智鶴.如何做好建筑企業市場開發與經營工作[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6).
[2]劉文一.建筑企業區域經營淺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7,(27):222.
[3]陳紅旭.建筑施工企業市場開發與經營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6):1743-1743.
[4]馬彥昕,李筱白.市場環境急劇變化下建筑企業的市場開發策略[J].人力資源管理,2017,(12):97-98.
[5]李軍.建筑企業市場開發經營戰略[J].環球市場,2018,(3):155-157.
[6]隆雨霏.建筑企業的管理與市場開發[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0):2910-2910.
[7]陳春花.建筑企業市場開發與項目管理銜接策略[J].科技風,2015,(3):192-192.
(作者單位: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