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能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一個培養過程,是重要內容,微課簡短有效,內容集中且目標明確,不啰嗦不繁瑣,深受學生喜愛,因此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比較有效的,而教學最終也是落實在課堂,因此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如何落實,就看課堂如何落實,下面就以《直線的參數方程第一課時》為例子,談談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課例;能力
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老師王尚志在文章中曾提到培養提升核心素養,不能依賴模仿、記憶,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動,自覺,將“學生為本”的理念與教學實際有機結合,因此,利用微課動態視頻,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更深的感悟、從而達到理解,并且提高學習興趣,將學習變成主動,自覺的。
1、通過微課構建直線參數方程形成數學建模,提高學生建立運算關系的能力
1. 復習回顧內容的設置建立知識點聯系,為數學建模搭建平臺
復習回顧:
向量的坐標與起點、終點坐標的關系
與向量的知識點建立聯系,引導學生建立能解決新問題的模型
1. 直線參數方程概念的形成,提高學生觀察建立運算關系的能力
讓學生回顧如何求直線方程,引導任意取點,再利用微課播放得到明顯得到點是動點,引導學生從方向考慮,從而得到有向線段,與向量結合,從回顧——微課——引導——得到求直線方程的解決方案,整個思考過程,能讓到學生提高建立模型的能力,建立運算關系的能力,因為有成就感而提高學習的興趣。以下是這部分教學學案的設計。
那么請問如何建立直線l的參數方程呢?
2、通過微課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形成邏輯推理,提高學生有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習慣和交流能力
2. 回顧圓和橢圓的參數方程中參數的幾何意義,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想學習圓和橢圓的參數方程時的重要知識點,用類比的方法學習直線的參數方程,學生一下能想到方程中參數t的幾何意義是什么呢?引起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2. 通過微課播放,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之后,這時,出現微課播放,學生更加注意力集中,由此,借助微課播放重點內容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微課錄制的時候也能有針對性,針對學生不能理解得好的地方,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有停頓,就算播放微課,跟學生也能互動,以下是微課的部分展示:
微課錄制時,強調M0是定點,M是動點,移動t時,速度要慢,便于學生觀察,圖中兩個t 的位置明顯不同,讓學生觀看的同時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比如t的正負跟動點M的位置的關系,t在數值上與動點到定點距離的關系,微課錄制時,語言上要同時引導學生繼續觀察發現
微課顯示上面兩個數據,可以做對比,從而引導學生對t 的幾何意義的思考,再引導他們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提高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合乎邏輯推理思維能力。
微課播放中還應體現直線的多樣性,改變直線的傾斜角,不同的直線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學生對此會有思考,因此利用微課也可以直觀體現結果,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神奇,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3、通過微課發現數據的變化,形成數據分析,提高用數據思考問題的能力
3. 通過觀察t和定點到動點距離數據變化形成數據分析
微課中數據是在變動的,學生通過微課可以發現數據的變化,那么接下來是引導學生如何分析變動的數據給出來的信息,這個過程即是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的能力,同時,通過數據的分析又能得到結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為主動,自覺的。
由于上述學生的出來的結論是通過數據分析得到,還需要有證據支撐,于是在此處還可以繼續利用微課,讓學生觀看,讓自己的猜想得到論證
上述的微課,主要是定義中引入的向量的運算,運算同時也能提高數據分析的能力,而且,本來枯燥的運算,通過微課的展示,更吸引學生,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
4、通過微課培養學生用數學眼觀看世界,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知識點的獲取,如果單純靠傳授,可能會有點枯燥,而且學生也并沒有真正的接受,如果通過新的方式,微課的播放來引導學生一起思考,方式比較新鮮,同時,因為微課是動態視頻,更能讓學生集中精神,從而學到以知識點為載體,帶來的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如數學建模、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等等
微課因為短,同時錄制時時自己老師的聲音,通過加工之后播放,讓學生眼前一亮,更愿意主動去學習,主動探索,養成思考的習慣,用數學眼光看世界。
結束語
微課在新課中作用還是很大,因為知識點講授要學生充分參與,才能得到鍛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微課能引起學生興趣,能有針對性講解知識點或者題目,因此滿足了這一點,而且,讓學生產生興趣,,當學生心態積極,必然會積極思考,從而引發更認真的觀察、實驗、猜想、計算、推理等行為,數學素養的培養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斌,李國華.淺談幾何畫板教學與高中數學核心素養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
[2]張波,陳算榮.課例中教師數學核心素養認識探析 教學新論
[3]楊建楠.數學核心素養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的培育 教學與管理2016
作者簡介
吳綿華(1985.11--)女,漢族,廣東揭陽人,中學數學老師
(作者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