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莉 剛義龍 彭亮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交流方式的延伸,中國傳統宋代花鳥小品的展現媒介也從傳統的屏風、器物、書籍等日常家居生活用品變得更加的多元化起來。但盡管如此,社會上的大部分人群對于宋代花鳥小品依然感到遙遠與陌生。本文通過分析其原因、并借鑒當代已有的新媒介藝術形式,對宋代花鳥小品在新媒介下的展現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傳統宋代花鳥小品;新媒介;展現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032-01
一、新媒介的涵義
對于“新媒介”這個概念,研究者的不同視角和出發點會導致不同的解讀差異。本文主要是指相對于傳統的屏風、器物、書籍印刷物、日常家居生活用品等宋代花鳥畫的展示媒介而言,隨著計算機、網路媒體和顯示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藝術——裝置藝術在中國的興起所出現的“新”的繪畫傳播展示媒介。
二、展示媒介與繪畫藝術作品之間的關系
展示是繪畫藝術作品傳播的重要環節,是繪畫藝術存在和發展中的關鍵一步,是對繪畫藝術作品的肯定和獲得新生命的重要途徑,而展示環節需要媒介才能實現。媒介與繪畫藝術之間的關系就是依附與生成的關系,好的繪畫作品需要通過媒介而展現出來,與觀者進行“對話”,才能實現它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甚至是社會價值,當然傳播地越廣泛那么發揮的價值也就越大。同時一種新的媒介的產生與發展也會導致藝術作品展現形式的創新。可以說媒介的發展對繪畫藝術作品的傳播與價值體現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三、宋代花鳥小品在新媒介下的展現現狀與原因
宋代花鳥小品除通過屏風、器物、書籍印刷物、家居生活用品的裝飾等傳統的媒介展現外,另隨著電子媒介、計算機、互聯網、數字媒體等的發展,現在還通過博物館、電影電視、手機、電腦等新媒介進行傳播和展現。但盡管在這種看似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傳播媒介下,社會上的大部分人群對宋代花鳥小品這種中國傳統繪畫依然感到陌生與遙遠。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在現在這種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介時代,觀眾們處理信息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吸引觀者的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據淵查,除與之相關專業的人士與國畫愛好者會通過這些網絡媒介來了解宋代花鳥小品外,一般人們并不會主動通過這些新媒介來學習和了解宋代花鳥小品。他們更愿意主動花更多的時間娛樂。又因很多畫作未曾署名,不利于人們深刻記憶,且多為絹本作畫,絹本為黃灰色調。又因其尺幅較小,不如大幅山水畫直觀而震撼,遠觀不甚清楚,也無氣勢可言,對參觀者不會產生大的視覺沖擊力,這對普遍習慣于被動接受信息的人群來說能夠讓人停留駐足欣賞,就顯得較弱勢。在現代裝置方面又因大眾對其熟知度的不夠,以及本身視覺沖擊力不夠等原因,當代藝術家們將宋人花鳥小品作為繪畫語言來進行再創作的就相對較少,在通過網上查找的在綜合裝置、影像藝術、數字媒體等新媒體下的傳統繪畫中,暫時并未看到有使用宋人花鳥小品繪畫語言的作品。
四、新媒介下的中國傳統繪畫
當今社會利用新媒體藝術形態來傳播中國傳統繪畫已成為一種趨勢,當代藝術家們通過藝術與科技相結合、材料媒介的創新等形式來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再演繹、在繼承的同時賦予傳統繪畫新的時代涵義。例如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系列,通過用干枯植物、麻絲、紙張、編織袋及各種廢棄物在半透明玻璃后面造型,“復制”出了一幅幅中國古代山水畫名作。上海世博會通過數字技術展出的放大30倍的動態《清明上河圖》以及于今年春夏展出的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展演。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經典繪畫作品在新媒體下結合的典范。但同時需注意的是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當中,需要尊重歷史傳統文化,在創新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創作,不可生硬地簡單相加。
五、利用新媒介展現宋代花鳥小品的建議
(1)可通過現代影視的方式進行宣傳,如2013年上映的《富春山居圖》電影。(2)提高宋代花鳥小品畫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出現率,以宋代花鳥小品畫為主題的餐廳、一些室內設計加入宋代花鳥小品的元素,在公共場合舉辦以宋代花鳥小品為主題的畫展,而不僅僅局限于展館。在商業樓宇的視頻媒體、公寓電梯的平面媒體、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公交汽車的平面媒體等公共媒體傳播,使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營造一種具有中國畫語言獨特的美學氛圍。(3)通過高科技如全息技術等顯示技術、通過裝置等新媒體藝術形式展現宋代花鳥小品,增加宋代花鳥小品在新媒介下的展現形式。
六、結語
宋代花鳥小品作為中國畫三大畫科之一花鳥畫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藝術,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我國珍貴的藝術遺產。繪畫作品集中體現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是在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強大、文化多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學習了解我國的傳統繪思想畫,而這需要廣大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