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恩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數字電影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的分辨率、動態范圍、幀率、色域等質量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乃至超越了常規的35mm膠片影像的水平。當然,這相當程度上是借助了RAW這樣的數字影像格式以及數字后期制作流程。而在膠片時代的前期拍攝中,既有標準的65mm/70mm畫幅,也有IMAX 70mm這樣的大畫幅格式,所以,數字攝影機在自身核心的成像器件的升級上也應該有一定的提升和改進。本文通過對影片《敦刻爾克》的前期拍攝制作的分析,結合數字攝影機的發展,總結了大畫幅格式的種類和發展。
關鍵詞:IMAX;大畫幅;膠片格式;70mm膠片
2017年上映的影片《敦刻爾克》(Dunkirk)是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又一部IMAX巨制。在當下常規的商業影院中,除了3D觀影模式之外,另外一種比較吸引觀眾的技術手段便是IMAX巨幕,因為對于采用70mm毫米膠片拍攝的影片來講,在巨幕上放映比一般的銀幕能夠展現更多的畫面內容。
而對于擅長用復雜敘事方式的同時還能制造視覺奇觀的導演諾蘭來說,這次他想給觀眾更多的是一種讓其沉浸在電影中的體驗。該片的前期拍攝絕大部分采用了標準65mm膠片以及IMAX 70mm 大畫幅格式。之所以可以如此隨心所欲地使用大畫幅尺寸的膠片進行拍攝,是因為在此之前,導演諾蘭以及該片的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Hoyte van Hoytema,ASC,FSF,NSC)已經有過很多類似的拍攝經驗。蝙蝠俠系列其中一部分鏡頭是用IMAX攝影機拍攝;《盜夢空間》用了較多的5片孔的65mm膠片,到了《星際穿越》中大約有一半鏡頭是IMAX膠片。而在數字化制作的今天,影片《敦刻爾克》的拍攝及上映,諾蘭借助IMAX的大畫幅膠片格式,將大畫幅推向了新的高度。
作為膠片的忠實使用者,導演諾蘭一直堅持采用膠片的方式來拍攝制作他的影片,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電影膠片早已有一套成熟的體系。電影膠片從用途上分主要有拍攝用的負片、中間片和拷貝片3種類別,所有類型的膠片均有彩色和黑白片可以選擇。而且電影膠片發展到今天,早已有一套成熟的規格標準。即便在數字技術制作流行的今天,在制作一部電影之初,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仍然是采用什么樣的畫幅規格來拍攝制作以及放映。
1 膠片的規格與畫幅
在膠片時代,畫幅的大小規格與膠片的寬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用于攝影的膠片負片:超8mm,16mm,35mm與65mm。35mm膠片普遍用于故事片的拍攝。它能夠用在35mm拷貝片上,還可以經由膠轉磁機進行掃描或者膠轉磁;16mm最常用的是單齒孔規格,雙齒孔多用于高速攝影機;而超16mm通常用于中低預算的故事片,它的一個顯著的優勢在于能夠經由放大到35mm發行拷貝。它的畫面比非常適用于16︰9的長寬比,于是也能廣泛用于電視制作;超8mm可提供包括負片或反轉片,并以獨立片匣包裝方式使用。65mm攝影機膠片規格,通過印制70mm拷貝來放映,如IMAX和OMNIMAX規格。
但是膠片規格僅跟膠片的寬度有關,而畫幅的大小以及畫幅的寬高比與膠片的規格并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35mm和65mm\70mm規格就有多種影響規格。
標準65mm、70mm膠片隨著膠片的誕生也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但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通常兩者的格式都是5片孔,一般都是使用65mm膠片拍攝,然后使用70mm膠片放映,標準5片孔70mm膠片的寬高比為2.20︰1。比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70年代開始,兩者又逐漸被放棄使用。
IMAX 65mm IMAX 70mm膠片是一種特殊的大畫幅,是20世紀60年代由IMAX公司研發的,不同于標準的5片孔70mm膠片的豎向傳動,IMAX 70mm采用15片孔橫向運動,畫幅寬高比為1.44︰1,這樣一來,畫幅的面積相較70mm明顯增大。所以我們通常所講的IMAX影片,真正意義上應該是通過IMAX 70mm拍攝和放映的影片。
但是最初IMAX 70mm大多是被用于IMAX公司制作的自然風光等紀錄片,但是2008年被用于導演諾蘭的影片《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放映。由此也開始使用在商業影片中。
2 影片的拍攝制作
基于以上70mm大畫幅系列膠片的優勢,以及導演諾蘭之前對IMAX電影的制作經驗。影片《敦刻爾克》的前期拍攝主要采用了兩種格式。最初,制作團隊計劃IMAX 70mm和標準的5片孔65mm膠片各占一半的使用比例。IMAX可以用于拍攝大全景之類的動作場面,標準的65mm則可以拍攝一些以對白為主的畫面。因為IMAX MSM攝影機的噪音是拍攝時的一個限制因素。但該片中,導演力求用視覺手段來講述故事為主,加之人物對白較少,如果是長時間含有臺詞的場景,則是使用Panavision 65mm攝影機拍攝。所以最終影片使用IMAX 膠片拍攝的鏡頭大約占了全片的70%。
底片面積越大,同等的感光度時播放出來的畫質越清楚。所以相對于最常用的35mm標準膠片格式,70m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等優勢。但是對于大畫幅的膠片規格來說,攝像機的噪音太大,沒法完全隔音。除此之外,在《敦刻爾克》的拍攝和制作過程中,還遇到了不少因為大畫幅帶來的問題,比如特殊制作潛望式鏡頭因為棱鏡而產生了翻轉影像以及IMAX 15片孔所帶來的畫面影像反轉的問題,以及大畫幅帶來的淺景深的問題等。
如同電視誕生時期對電影的影響一樣,隨著互聯網影視的涌現,如何讓觀眾回到影院是電影制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數字技術在多個方面超越膠片的過程中,70mm膠片幾乎可以被認為是最后一個膠片的優勢,但是在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膠片制作有諸如此類的不便,必然使電影制作者開始尋求新的替代者,所以數字大畫幅攝影機的發展也是必然的。
3 數字大畫幅攝影機的發展
早在2014年,ARRI公司就發布了ALEXA 65數字電影攝影機,其本質上是一款中畫幅影院相機,具有65mm傳感器和6K分辨率,真正的傳感器尺寸為54.12 x 25.58mm,傳感器分辨率為6560 x 3102。雖然IMAX采用65mm膠片(水平而非垂直)的方式,最終圖像為69.6 x 48.5mm,分辨率約為18K,但是ALEXA 65傳感器的面積比標準的5片孔65mm膠片的片門更大,這是數字攝影機目前為止最大的。
一款傳感器,超過Super 35畫幅3倍之多,傳感器由3塊CMOS拼接而成,由于傳感器實在太大,普通的電影機卡口已經不適合ALEXA 65了,于是它采用了尺寸更大的XPL卡口。但是ALEXA 65動態范圍可以高達17檔,高動態范圍能捕捉到畫面中更多的細節,這是電影攝影機至關重要的一個指標參數。可以說ALEXA 65使得數字攝影技術在電影領域開始獲得了接近甚至超越大畫幅膠片的能力。
ALEXA 65本身是向拍攝過《大地雄心》《哈姆雷特》和《地心引力》等影片,于1989年面世的經典ARRI 765 65mm膠片攝影機致敬。所以與之前的ARRI頂級攝影機一樣,ALEXA 65也不提供出售,它僅由ARRI Rental獨家提供租賃服務。
而就在2018年2月,ARRI公司又推出了名為ALEXA LF大畫幅數字電影攝影機。新機搭載了一顆比全畫幅傳感器更大的36.70 x 25.54mm傳感器,并且具備4448 x 3096的分辨率和超過14檔的動態范圍。而實際上,這款攝影機的COMS尺寸與全畫幅的大小相似,而ARRI卻用了“大畫幅格式”(LF:Large Format)這個原本泛指的畫幅規格的詞匯來為新款攝影機命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樣的命名方式將使得電影攝影機的大畫幅定義由泛指比S35大的畫幅具象為全畫幅/FF、VISTA VISION畫幅之類的格式。
相較于膠片,數字攝影機可以提供多種不同的拍攝畫幅規格,這臺Alexa LF數字電影攝影機可以提供LF片門全開、LF 16∶9、LF 2.39∶1等模式,其中31.68 x 17.82 mm的16︰9模式,與此同時,它還支持最高以150fps的幀率拍攝4.5K視頻,但是僅限于2.39︰1模式下使用,其余模式下最高幀率均為90fps。ARRI公司這次還專門為Alexa LF打造了全新的LPL(Large PL)卡口。
同樣作為數字電影攝影機中的佼佼者的RED和SONY,早在LF之前也推出了類似的大畫幅數字電影攝影機。
當年RED的4K S35數字攝影機的推出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結束膠片在電影工業中的進程。繼而更大畫幅的數字攝影機悄然而至,RED于2017年10月推出Monstro 8K VV數字攝影機,Monstro是RED最新一代數字攝影機傳感器技術的代號,而VV是Vista Vision①畫幅格式的簡稱,它具有3540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尺寸為40.96mm x 21.60mm,嚴格意義上講,這算不上是大畫幅尺寸范圍,但是已經接近于5片孔的65mm膠片的影像尺寸。支持拍攝60fps的8K分辨率視頻,動態范圍可以高達17檔。
而在這之前的9月,SONY就發布了VENICE(中國地區產品名為CineAltaV)數字攝影機。它配備了SONY新開發的36x24mm全畫幅成像器,同時可以兼容包括變形鏡頭、Super 35mm 和全畫幅 PL卡口鏡頭,必要時鏡頭座還可以更換為E卡口鏡頭座。從技術角度來看,該機將取代F65的地位,成為CineAlta系列的新王者。
4 結語
對于數字攝影機而言,大畫幅開始逐漸在電影制作領域開啟了新的篇章,甚至開始向IMAX 70mm膠片格式的領域蔓延,大畫幅CMOS的面積比早期的S35傳感器增大2倍之多,這樣一來,感光面積擴大,單像素面積更大,信噪比更高,畫面也就更清晰。此外,大畫幅提供更廣的視角、更淺的景深和更多的臨場感。這一切都使得電影攝影師們能更好地掌握畫面,使導演能夠更加自由地實現畫面的構思。
注釋:①由派拉蒙在20世紀50年代推出,Vista Vision畫幅是把原本垂直方向過片的S35膠片橫過來,畫幅寬度占據8個齒孔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