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瓊
摘要:在室內音樂中,鋼琴三重奏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組合形式,為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組合。目前,中國高校普遍開設了室內樂課程,重在培養學生鋼琴三重奏的演奏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力,提高其合作意識非常有幫助。本論文針對論提高鋼琴三重奏的演奏能力與合作意識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鋼琴三重奏;演奏能力;合作意識;提高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00-01
一、引言
鋼琴三重奏是室內樂演奏的重要組合,小提琴和大提琴擔當一個聲部。各個聲部都是獨立演奏的,互相平衡。在鋼琴三重奏學習和樂器的演奏中,演奏者對于獨立聲部的音樂內容要充分掌握,而是能熟練運用,同時還能對樂器的聲部進行融合,包括音色以及聲音平衡以等等都能實現高度融合,有助于培養演奏者的音樂思維能力。室內樂的教學中,樂器表演是重要的學習環節,鋼琴三重奏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對于如何提高鋼琴三重奏的演奏能力與合作意識進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音準的訓練
鋼琴三重奏中,音準的訓練是重要的環節。在日常的演奏訓練教學中,會出現鋼琴的音高或者高一些,或者低一些。出現這種音準的問題,就必然會對演奏組的演奏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使學生的音準辨別能力有所提高,就需要將鋼琴的音高作為基準,這是由于鋼琴擁有固定音高,提琴和大提琴的音高會根據演奏的實際需要做出調整。弦樂份演奏中更為注重以單旋律為主的樂器,學生接受日常的訓練中,對于和聲的音高以及音準都缺乏辨析能力。所以,對學生進行演奏訓練中,要分析樂曲的和聲功能,做好低音記號和和聲功能記號,讓學生對樂曲的和聲構造有所了解,將音高基礎建立起來。
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強調演奏中注意合作。演奏鋼琴的過程中,要求在每一個小節的和聲和弦操作中,都要對音準進行糾正。比如,基于主和弦D-F#-A構建D大調作品的第一小節的弦樂旋律,在對學生進行演奏訓練的時候,就可以鋼琴為音準,以三和弦樂的音準相配合的方式進行訓練,還可以記憶弦樂聲部的音程效果,記憶鋼琴的和聲音高,使得學生對音準的掌握能力有所提高。
三、音色的融合
室內樂演奏中,音色的融合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鋼琴三重奏是使用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演奏出獨特的音色。其中的小提琴是高音樂器,音色抒情,旋律優美,具有歌唱性,其高音非常具有穿透力。大提琴彈奏的音樂是低音,低沉渾厚的銀色,似乎在述說內心的故事,深沉而復雜的情感體現出來。鋼琴的應用非常廣泛,聲音洪亮,音域寬廣,音色的力度可以根據彈奏需要進行變化。在演奏室內中彈奏這三件樂器,可以使得三件不同的樂器有效融合,使得音色完美,演奏出的樂曲優美動聽。
將鋼琴的音色與弦樂的音色融合,音樂3/4拍號,樂段是大提琴在中音區奏出的旋律,具有歌唱性,小提琴起到銜接作用,取代大提琴的位置演奏主旋律,鋼琴演奏弦樂的主題旋律的時候,維持在演奏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
運用d小調的三和弦和聲,使弦樂聲部渲染樂曲表達的情感,還要做出記號,使得音樂的旋律柔和,就仿佛是在歌唱一般。
鋼琴是擊弦樂器,要演奏出弦樂一樣音色是非常難的。樂曲連綿不斷,這種柔和的音色將鋼琴的音色融合其中,就需要應用鋼琴的左踏板將音色弱化,而且每小個節都要更換延音踏板,和聲音色豐富。用手指肚接觸鋼琴鍵盤,可以使得觸鍵速度延緩,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四、積累舞臺經驗
學生在鋼琴三重奏中要獲得良好的表現,就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音樂會的舞臺上,很難預料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學生接受訓練的過程中,就是在積累經驗,對于舞臺上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心理準備,通過反復訓練提高應對能力。積累舞臺經驗需要做到以下亮點。
其一,鋼琴三重奏中需要提高相互之間的合作能力,段落銜接或者不整齊是較為常見的,這就需要在銜接“氣口”不斷地訓練,避免由于銜接不暢影響組合效果。通常而言,在三重奏的演奏訓練中需要培養銜接配合意識。鋼琴演奏者的兩側是弦樂樂手,面對觀眾,左前方是大提琴樂手,右前方是小提琴樂手。由于大提琴所在位置不利于與鋼琴樂手溝通,就需要發揮小提琴樂手的“領導”作用,銜接的“氣口”處用眼神指揮鋼琴手和大提琴樂手,也可以采用運弓的動作進行指揮。小提琴彈奏者所在位置可以與鋼琴彈奏者、大提琴彈奏者更容易在視覺上溝通,就可以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采用這種訓練方式,可以促進鋼琴三重奏組員之間相互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其二,對聲音的平衡以及調整都要高度關注。音樂廳都會有聲音回響的效果。在彩排時,需要對聲音回響的延遲進行測試。如果音樂有很大的回音,聲音需要很長的時間消失,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就要注意操作踏板技巧,如果樂段需要使用運用長踏板技巧,就可以換成抖踏板技巧,防止聲音渾濁。弦樂樂手需要對運弓的幅度進行調整,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聲音混響的問題。
此外,還要考慮到舞臺表演的情緒問題。通常演奏者都會情緒緊張,表現為手指發涼、心跳速度加快,還會情緒激動。這必然會影響演奏效果。比如,樂段鋼琴聲部的音量沒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就會使得弦樂聲部的旋律不能夠很清晰地聽到,導致聲部聲音無法達到平衡。在舞臺演奏中要仔細聆聽演奏聲部的聲音,聽到聲部還可以聽到其他兩件樂器的聲部。如果無法聽得到,就意味著演奏力度超出范圍,需要調整。
其三,學生要接受舞臺表演時的應急反應訓練。音樂會的演奏中,演奏者出紕漏是在所難免的。由于表演經驗不夠豐富,上臺就會感到過度緊張,演奏技術操作上就會出現問題。一些紕漏產生也是由于觀眾的影響。在日常的演奏訓練中,就需要對舞臺表演中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分析,著重訓練,不斷地積累經驗,以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比如,弦樂聲部的演奏者由于疏忽大意,使得下一小節的樂句演奏提前了,就需要及時跳到下一小節,確保整篇的樂曲完整。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的鋼琴教學中,長期以來都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術操作技巧,使得學生獨立演奏的能力得到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中,不僅要具備獨奏的能力,還要具備重奏演奏能力,可是沒有接受訓練的機會。這就意味著鋼琴演奏訓練過于封閉,也比較單一化。釧琴三重奏是小型室內樂重奏,使用的樂器除了鋼琴之外,還包括小提琴和大提琴。在這個樂器組合中,每個樂器都是獨立演奏的,聲部保持獨立,有自主展現音樂個性的空間。鋼琴三重奏是集體協作藝術,在學生進行訓練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養學生生的判斷不同樂器的音質、音區、音色的能力,能夠在演奏中合理控制,能夠恰到好處地將音樂的風格體現出來。學生的音樂演奏能力要有所提高,重奏訓練是良好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