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
摘要:音樂專業基礎課程視唱練耳,是掌握音樂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提高音樂素質不可或缺的。無論是聲樂專業還是器樂專業,視唱練耳都承載著核心的作用,例如對音樂作品的處理與對音樂表情的闡述等。真正意義上掌握視唱練耳中的各個要領,還需將其結合專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并發展專業,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本次參與“聲樂與視唱練耳結合的教改實踐課”課程,從視唱練耳的角度、用視唱基礎去詮釋聲樂作品。
關鍵詞:節奏;樂句;樂匯;樂段
中圖分類號: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06-01
一、歌曲背景及其解析
在“聲樂與視唱練耳結合的教改實踐課”中,我所演唱的歌曲是《你們可知道》,這首詠嘆調是降B調,2/4拍,行板,速度稍緩且活潑歡快,旋律優美、流暢,曲調動人,所表達的內容豐富,感情復雜。在視唱練耳基礎課程中,2/4拍節奏的表現形式為“明朗、規整、有力度”,劃拍也有其講究,一強一弱在前后兩拍上分布均勻,強弱之間呈現出強烈的力度對比,而這種對比把凱魯比諾忐忑不安中又帶有一絲欣喜的心理表達得十分生動細膩。
歌詞是歌曲的本意所在,集中表達了歌曲的宗旨與靈魂。“Voi che sapete cosa e amor ,Donne vedete sio iho nelcor……Ricerco un bene fuori di me,non so chil tiene,non so cos'e你們可知道,什么是愛情?你們可理解,我的心情……幸福在遠方向我召喚,轉眼間它又無蹤無影”該詠嘆調歌詞是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展現,是比較直接的情感傳遞,是一個抒發自我的內心獨白。
二、課前準備
在課前,我首先會看這首歌曲的節奏類型、調性以及創作背景,如莫扎特的音樂細膩、華貴、含蓄、典雅,具有強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點,了解這一點后,在演唱這首詠嘆調時在嗓音上就要追求音色的美感。其次是練習節奏,無旋律無歌詞的練習。規整、有力度的劃拍,用節奏來尋找音樂的感覺。最后是學習旋律和歌詞,先在鋼琴上把音高唱準、再融合節奏反復地練習。由于是外文歌曲,所以在發音咬字和理解文字內涵方面有所困難。因此我會逐字拼讀,學習歌詞的同時也要揣摩其表達的意思,所以我通常會朗讀譯成中文的歌詞。“為什么終日嘆息,一天天、一夜夜,不得安寧。”這能讓自己理解歌詞更加容易,再把歌詞和旋律以及節奏合上練習。
三、從視唱練耳的角度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
在第一節“聲樂與視唱練耳教學教改綜合課”上,視唱練耳老師從視唱練耳的角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強弱的展現。節奏是音樂的精髓,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2/4拍講究“明朗、規整、有力度”所指的力度并非體現在聲音的大小上,而是找氣息的感覺,字頭鏗鏘有力。如“Voi”這個字頭加重,強有力的表現,“che sa”,相對來說就要力度弱一些。第二個小節時也是強到弱的以此循環,字頭字尾是不同的感受,強弱有起伏有規律。
2.樂句、樂匯的感受,沒有樂感的歌唱十分生硬。所以要在節奏感的基礎上追求旋律感、樂感的感覺,不可一字一句的蹦出來,用氣息的支撐保持流暢。再分析其氣口,漸強、漸弱以及結束,就像說話一樣,要有停頓的同時也要說完整。
3.樂段及情感的表達。首先要有音樂的表現,如節奏感、旋律感、樂感等,再結合歌詞。“只感到心中充滿熱情,我有時興奮有時消沉”根據歌詞的解析,前后是不同的情緒,所以不能平鋪直敘地演唱,要切身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活動。
4.身體配合音樂的律動。音樂的感受不僅是聽覺上的,還有視覺上的。而唱歌也不能只負責唱出來,需要身體力行,用身體劃拍代入音樂中,能找到節奏的感覺,同時也能帶動情緒的表達,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力求生動的、形象的藝術效果。
四、學習心得
通過第一節“聲樂與視唱練耳教改教學綜合課”的學習后,對視唱練耳老師提出的建議作了深刻的思考,雖然在課前做了相關的準備,但是還表現不出作品富有的藝術效果。例如開始演唱第一遍的時候,觀眾聽起來是乏然無味的。老師當下就指出我的問題所在,首先是受自己性格的影響,比較膽小、放不開。其次就是在演唱過程中缺乏對節奏、樂句樂匯的感受。當演唱第二遍時,老師引導我先做了一遍節奏練習,用節奏找尋歌唱的感覺。在老帥不斷的提醒下,帶有一點表現力完成了第二遍演唱。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我依照老師提出的建議做了練習。拋開旋律與歌詞,就只針對于節奏進行練習。當我找不到2/4拍的感覺時,我會劃著拍子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一遍,因為對這首歌曲很熟悉,而且節奏的表現十分突出。然后先從一個樂句練習,再到整個樂段。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慢慢的練習中不忽略任何細節。
第二節課時和第一節課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著重地強調了節奏方面的感覺。并且節奏帶動了情緒,敢唱敢做,努力地去突破自我,同時也得到觀眾的回饋,觀眾熱烈的學聲是最令我難忘的,真正地感受到進步的喜悅,而這也成為我在未來學習上的基石與動力。在這次實驗課程中,深刻地認識到視唱練耳的實用性與重要性,同時加強了對專業的實踐能力。音樂應該是有生命的音符,給人一種美的感受,而不是站在舞臺上“背書”。學習最重要的是把所學的知識放在實踐中,學以致用。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發現問題,且解決問題。
五、結語
以上是我參加“聲樂與視唱練耳教學教改綜合課”的學習所感,特別感謝視唱練耳老師譚文和聲樂老師胡娜的悉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