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灣灣
摘要:本文簡述了中國民間美術的種類、特征、及其藝術價值,提出了民間美術應用到現代美術教育中,對傳承傳統文化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以及對當代美術教育發展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民間美術;美術教育;價值;意義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223-01
一、中國民間美術的種類、特征及其藝術價值
中國民間美術主要是勞動者為滿足自身的生產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禮儀和信仰禁忌等社會生活需要而創造的群體性藝術,民間美術多數直接用來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環境。它反映了人們的文化追求、精神面貌、生產生活、風俗習慣等。
(一)中國民間美術的種類
我國民間美術種類豐富,風格多樣。從民間美術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角度出發,即從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將民間美術大致歸納為八類:民間剪紙、民間木版年畫、民間皮影、民間玩具、民間陶瓷、民間雕塑、民間印染、民間刺繡與織錦。
(二)中國民間美術的基本特征
1.實用與審美的協調發展。民間美術不僅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同時也具有裝飾生活、美化環境的審美性特點。實用性是民間美術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審美是在實用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反映著民間質樸的審美觀念。民間美術的實用性和審美性兩者互為補充協調發展。
2.象征與抽象概括的互動所謂象征,是以感性事物本身所顯現的形態、色彩或生態習性,聯想到某種與感性事物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涵義,從而附加了許多人格化的意愿。“以象寓意”、“以意構象”、“借物抒懷”,是民間美術造型中最常見的手法。民間美術善于將自然中的事物與美好的愿望相結合,并賦予吉利喜慶、迎祥納福的意義。
3.區域與原發工藝的創造。民間美術的區域特征與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密切聯系,并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勞動人民往往把自己的藝術創作看成是一個民族、一個村落、一個家庭的才智象征。它不僅反應了這個民族的生產和習俗,也反應了他們的美學觀點。就是同一個民族,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各個區域的美學觀點不同,作品也各異。
(三)中國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
中國民間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態和樣式,其意識形態特征是顯而易見的,具有精神文化性。諸如那些神話傳說的鵲橋相會、女媧補天、八仙過海等,還有民間故事武松打虎等題材,通過民間能工巧匠的制作設計,將勞動人民的愛憎和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對理想和未來的追求都融入到民間美術造型中,可見中國民間美術作品既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又有深刻的審美寓意。
二、中國民間美術對當代美術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民間美術擴展了當代美術教育的課程內容,豐富了學生的美術體驗,在其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接觸到許多優秀的中國民間藝術作品,這是一個文化積淀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除了能看到和接觸到許多中國傳統的藝術作品,還能對美術的理解逐漸擴大到民間繪畫、建筑、雕塑和工藝等,增強他們對本民族文化藝術的感悟能力。民間美術融于當代美術教育是凝聚民族意識的粘合劑,對當代美術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民族的審美趣味和能力
中國民間美術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和品質,比如對裝飾性的重視,對圓融和諧的追求,以及在線條、造型、結構、色彩、材質等方面就明顯地區別于其他民族和國家的美術。此外,中國民間美術特別重視寓意和象征,如剪紙形象中的“喜鵲登梅”,外國人看到的只是喜鵲和梅花,但不知道這里的深層含義是象征吉祥。桃、鹿、靈芝是象征長壽的吉祥物,結合在一起更是表達祝福人長壽之意。培養學生的民族的審美趣味尤為重要,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民間美術作品的內涵和意義。正是在學習和理解民間美術的特殊審美趣味和品質以及對民間美術作品內涵理解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理解力與審美判斷力才能得到逐步地提高,形成獨特的民族審美意識。
(二)培養學生基于民間美術素養的創新能力
每一代人的文化創造都以因教育為中介而不用從零開始,但傳承文化的目的在于創造新的文化。創新人才必須具備創新能力,而創造能力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思維。通過借鑒民間美術的方法,汲取民間美術中的優秀特點,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以此進行創新活動。
(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思維是動作的內化,動作是思維的外化。“心靈”與“手”是密切聯系著的,心靈推動手巧,手巧又促進心靈。民間美術融于當代美術教學活動中,基本都需要一些工具和材料,學生必須通過親自地動手實踐去體驗民間美術的真正內涵。其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學生手腦并用的操作性學習為主。通過民間美術的教學與實踐,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并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之,把民間美術納入到當代的美術教育中,以此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促進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