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灘頭年畫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也是民間裝飾藝術木版水印年畫的重要分支。門神畫作為灘頭年畫的一個門類,歷史悠久,是灘頭年畫的主要代表。用符號學分析研究門神畫的造型、色彩及材料等,用圖像學分析門神畫的象征意義和主題表達,來開拓灘頭年畫的價值,更好的保護和發展灘頭年畫。
關鍵詞:灘頭年畫;門神畫;圖像;符號
中圖分類號:J2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38-02
一、門神畫概述
門是房屋的臉面,在整個房屋格局中占重要的地位。古時家庭祭祀中的“五祀”是指門、戶、中溜、灶、行五種主要祭祀,門在“五祀”中占居首位。門神源于鬼神信仰,與天地祖先之神不同,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密切的聯系。舊時民間風俗,將門神年畫貼于堂屋大門兩側可守衛門戶,辟邪去災,保護家人一年四季平安。
門神年畫在民間美術史上是傳承最遠古且保存最完整的,已成為春節重要的視覺符號。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門神形象是神荼、郁壘,古籍《山海經》中講述專門監督百鬼的神荼、郁壘兩兄弟,發現作惡的鬼就用葦綁起來喂老虎。于是黃帝就畫了神荼、郁壘二神,將其貼于門廳,來驅趕惡鬼。唐代以后,門神形象相繼演變為秦叔寶、尉遲恭、鐘馗、關公等形象。隨著時間的演變,門神畫在形式上也有了變化,出現了文官、童子、美人等形象,經歷了由神到人的轉變,由早期的鎮宅辟邪向各種吉祥含義演變,是人們對于美好安定生活的愿望。
灘頭年畫按體裁分類,可分為門畫、墻畫、神像畫、窗格畫四大類。門畫顧名思義是張貼在門上的畫,一方面美化門廳,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民俗內涵。
灘頭年畫中門畫的題材主要有《秦叔寶·尉遲恭》、《苗族英雄》、《關云長·馬超》、《和氣致祥》、《一品當朝》、《鐘馗》等,其中《秦叔寶·尉遲恭》、《苗族英雄》、《關云長·馬超》作為門神像張貼于大門,而《和氣致祥》、《一品當朝》、《鐘馗》則張貼于單門。
二、灘頭年畫門神畫的符號解讀
(一)造型
門神畫刻畫的主體是人的形象,多為英雄人物,像秦叔寶、尉遲恭、苗族英雄等,滿足人們崇拜英雄偶像,祈求安定和平的心理需要。民間風俗及制作工藝局限性的影響,灘頭年畫畫面構圖與造型具有獨特的平面感,構圖飽滿、線條剛利,以幾何色塊來歸納事物,沒有其他年畫藝術的細膩細節,更顯稚拙。其人物造型粗狂率性,且不見棱角,人物整體飽滿圓潤,突出了灘頭年畫古拙的造型風格。人物眼睛大而黑、圓而活,目光炯炯,神采逼人,突出門神的鎮邪效果。人物形象主觀傾向強烈,多夸張變形,在藝術意象上已達到寫意傳神的真實。人物衣飾的裝飾圖案,多為抽象幾何圖案,如陰刻陽刻的圓點、交錯的網紋、蜂窩紋、魚鱗紋,體現了其原始質樸之美。其畫面布局、人物造型、面部造型、衣飾造型等圖像符號盡顯其中,與當地民俗藝術的融合,盡添神秘與瑰麗。
以《苗族英雄》為例,畫面整體造型概括簡練,兩位英雄相對而立,白臉門神左手持鋼,右手持如意,紅臉門神右手持鞭,左手持梅花,人物眼神聚焦于手中的梅花與如意上,確立了整個畫面的視覺中心。人物頭戴風帽,身著四爪蟒袍,蟒袍外還披著一件披風,蟒袍除繡有龍紋裝飾外,還有蝙蝠、盤長、仙鶴、八寶等吉祥圖案。人物整體造型圓潤且簡練,沒有太多的細枝末節,畫面線條多為弧線,人物頭型大,眉目分明,眼珠圓鼓,目光炯炯。受古代“圓融”美學的影響,畫面整體給人以對稱的感覺。
(二)色彩
灘頭年畫的色彩是以特有的民族色彩為基礎,多以主觀需要設色,且顏色多為原色。隆回是三辣之鄉,盛產辣椒、大蒜、生姜,楚南人民嗜辣的性格也造就了灘頭年畫熱辣的色彩表現。加之當時多以低矮的房屋為主且潮濕多雨,春節期間色彩強烈濃艷的年畫的張貼,更添喜慶的氣氛,心情舒爽,房屋也跟著亮堂起來。灘頭年畫將黑、赤、青、白、黃“五行”色彩有機結合,又根據題材內容的不同,衍生出玫紫等極具楚南風味的中性色彩,大大增強了色彩的層次。楚文化“尚紅”的色彩觀,使灘頭年畫整體呈暖色調,大面積的暖色色塊與冷色調相互映襯,形成強烈的對比,畫面飽滿熱情,特別是冷暖色調的對比,品紅與綠、朱紅與藍,180度的色相對比,使整個畫面響亮、有力、艷而不俗,更富有裝飾感。
灘頭年畫藝人中流傳著許多獨到的配色技巧。如年畫藝人常講的“黃配綠,看不足?!本G色中要放一些黃色、白色才好看。此外還有,紅色要配淡黃色,紅要好看,必須要有黑色配,黃綠藍橘紅玫瑰等,有時還用金色壓印門神袍子上的部分圖案,使畫面富麗起來?!肚厥鍖殹肪筒捎么罅康狞S色、紅色,使畫面色彩飽滿熱烈,再施以群青、中綠形成強烈對比,增加其裝飾感?!睹缱逵⑿邸返乃玫降闹旒t、群青、綠、品紅、黃五中色彩所占面積比例約為4:4:1:1:1,朱紅與群青的比例相當,且多相鄰,冷與暖的強烈對比,給人以感官的刺激,畫面整體還是紅色占據優勢,明顯的暖色調,綠色、品紅、黃色及紙的白色、線條的黑色面積雖小,但都是關鍵的一筆,色彩的穿插使整個畫面在保持主色調不變的情況下,更顯豐富。
(三)工藝
灘頭年畫使用當地用楠竹為原材料手工生產的原生土紙、白膠泥、礦物顏料等,使用木版水印的方式,增加開臉步驟。主要流程為畫稿、刻版、選紙、蒸紙、托膠、刷粉、配色、印刷、開臉、晾曬、切紙等。七次印刷,七次手繪,一張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而且灘頭年畫從原材料的選取到最后的成品都在同一地方完成,這在世界的版畫工藝中具有唯一性。為了便于刻版、印刷及印版的保存,造型多用短直線,短弧線,用“陡刀立線”的獨特刻版方法,雕出細而堅挺,流暢圓潤的線條。年畫的印制多在中秋之后,氣候適宜,六次套印,依次為黃、綠、藍、橘、玫、黑。開臉是年畫印制工序中最高的技術活,特別考驗藝人的手藝,且不同的手藝人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和風格,主觀能動性較強。
三、灘頭年畫門神畫的圖像解讀
“我的內心溫潤而純真,我的外表艷麗而潤澤,我的造型古樸而夸張,我的內涵博大而精深,這就是我,使人初看歡愉,再看喜愛,久看驚奇!”這是肖賢慧對灘頭年畫的寄語。
灘頭年畫藝術是形與意的結合,外形是其外在的表現手段,而意則是它的核心內涵。灘頭年畫的發展一路飄搖,至今還有一批人在堅持在突破,93歲的簾匠陳銀生老人,至今還在堅持竹簾的制作,保證灘頭造紙的竹簾是灘頭人自己造的,竹簾工藝不被流失,就像作家梁曉聲說的那樣“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就像四月里的花,你在不在意,她都在綻放!這是灘頭人的精神,也是灘頭年畫的精神。
灘頭年畫從構圖到裝飾符號再到色彩都是求吉納祥心理和認知觀念的反應。門神年畫的構圖多為左右對稱、中心對稱,給人以豐滿、統一、和諧的美感,具有中國古代“圓融”的美學傾向,門神人物造型重神多于重形,人物比例多為“四頭身”,整個身形有四個頭的高度,壓縮身形來突出頭部,使人物重點集中到了臉上,突出武士的勇猛。門神手中及衣服上的裝飾符號像鞭、鋼、梅枝、龍紋、蝙蝠、盤長等各有含義,但都是吉祥的象征,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色彩的應用更是結合傳統“五行”哲學觀發展的五行色彩加以楚南人的性格特征進行轉換與變形,獨特的色彩展現出獨特的畫面效果,是灘頭年畫煥發出獨特的趣味性。
四、門神年畫的應用意義
對于灘頭年畫的傳承,除了年畫的直接傳承人外,還有大批的藝術研究者對灘頭走訪、采集、統計,組織創新,交流創作成果,此外還與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如中央美術學院、湖南師范學院等,開展學術講座,組織學生繪畫創新,這對灘頭年畫在新領域的應用創新作用深遠。目前灘頭年畫已在繪畫、文學作品、音樂作品方面有了顯著成果,如藝術名家傅真忻的《大吉圖》,民間文藝家樊家信的文學作品《灘頭二絕》、《香母地》等,國家一級作曲家程大兆的管弦樂《老鼠娶親》等,灘頭年畫在各個領域的傳播與交流,支撐提升了灘頭年畫藝術的傳承。
門神畫作為灘頭年畫的一個門類,也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人們對門神畫需求的不斷減少,致使門神畫應用領域的擴展迫在眉睫。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個領域都在致力于傳統因素的融入,在這一傳統熱的大時代里,門神年畫的創新及應用,也不是不無可能。
門神年畫在當今社會的局限性有多個方面,主要在于人們節日性傳承的淡薄和年畫的單一性不能滿足人們對家居裝飾多樣性的需求。
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另一方面要考慮門神畫的變形,使門神年畫不僅僅只有在春節期間才能張貼,可以考慮將門神畫印制到不同的媒介上,像濰坊的風箏年畫、燈籠年畫、年畫包裝、年畫藝術品等等,讓吉祥的寓意充斥我們的生活,加之中國畫顏料、巖彩顏料種類的不斷增多,色彩豐富多樣,人們的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大,如果能使門神年畫走進人們的生活,這樣既能傳播了傳統文化,同時又能使民俗的、原創的、原生態的民間民俗文化產品凸顯其意義和價值。
五、結語
民間藝術既是藝術之源,又是藝術之流。傳統的民間年畫如何使其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既能不失其傳統意蘊,又能被大眾廣泛接受,這需要我們的廣泛驗證與長期的實踐。任何一種傳統文化符號經過歷史的沉淀,都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具有深厚的歷史凝重感,我們應該去尊重這一傳統文化,并用今天的藝術語言對其詮釋與重現。灘頭年畫艷麗、潤澤的色彩,古拙、夸張、飽滿、個性化的造型方法,純正的鄉土材料和獨到的工藝,這是我們要尊重的,如何對灘頭年畫中門神年畫的造型、色彩、工藝及象征意義主題表達,用今天的語言來重新詮釋,是我們今后要不斷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