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華 李學坤
摘要:本文站在本土化、軟裝飾定制個性化和互聯網信息化的角度,將研究涉及的互聯網、一路一帶、軟裝飾行業等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基于構架地域特色軟裝飾設計產品的特色化和規模化推廣的問題展開,在項目設計新理論上有所突破性和創新性。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地域特色;軟裝飾產品;設計;推廣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61-01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對軟裝飾在應用上有一定的理論研究文獻。例如在瑪拉·戴維森編著的《布藝裝飾》闡述了布藝軟裝飾的相對不同和的風格有一定的作用。之后在其軟裝飾的基本要素上的文獻研究也較多,例如《室內色彩藝術》、《布藝裝飾》、《織物學》、《現代室內細布設計》、《照明原理》等,主要從色彩、布藝、織物及照明的光影效果上烘托不同的藝術效果和環境空間,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軟裝飾的組成元素。
在國內研究文獻表明,李硯祖在編著的《裝飾之道》書中,重點分析古代建筑裝飾中的的不同的設計方式,提出了裝飾的重要性和其價值,闡述兩種裝飾性的作品,作為軟裝飾的前身理論依據。由于專業的細化,軟裝飾行業漸漸從室內設計中分離出來,很多室內設計公司獨立的成立了軟裝飾設計部門,在《軟裝飾設計師手冊》中,多角度的結合了許多實際的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圖文并茂主要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性,在軟裝飾產品的實踐應用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很多高校教師的發表文獻中不難發現,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徐曉靜在《軟裝飾在新中式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中把軟裝飾元素進行總結并大致分為四大類:布藝、陳設品、光影、綠化四大類;針對軟裝飾的分類上,安徽工程大學談微的《軟裝飾與新中式室內設計的融合》闡述了主體四類的同時,還增加了家具的部分,使軟裝飾的分類,層次更加豐富;針對地域文化類的的文獻中曾增在《淺談地域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價值與意義》提出了軟裝飾產品中強調地域文化在軟裝飾產品中的其重要的意義及作用。在軟裝飾產品對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上,如:蘇德軒的《長白山地域特色軟裝飾產品設計的思考》是針對一個長白山的一個地域軟裝飾產品的案例進行分析等。
二、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民族傳統元素的導入,讓民族的文化符號的設計產品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同時增加了對軟裝飾設計產品優化及私人定制的創新發展的模式研究;“互聯網+軟裝飾”是一種新的推廣及創新模式,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環節中的優化和集成的作用,同時,帶有地域特色的產品設計也在中國的不同城市和區蓬勃發展,基于互聯網大環境下軟裝飾把本土特色文化融合,例如:裝飾品、手工織物、綠化等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民族的即世界的。設計者將地域傳統文化元素導入到軟裝飾產品設計中,對繁榮地方經濟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對一些聞名的旅游城市文化特色有潛意識的推廣作用。軟裝飾設計的特色化及其獨特的地域標志,將成為裝飾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互聯網軟裝飾設計的地域的特色化和系列產品的規模化推廣及應用尤為重要。
三、研究內容
在中國軟裝飾產業高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軟裝飾行業的分類細化,中國的軟裝飾產業從無到有,慢慢的出現一批世界級的軟裝飾材料供應商和專業細化的設計公司。
中國的軟裝飾產業發展水平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主要針對地域文化特色結合軟裝飾設計產品的創新模式分析和探討,主要闡述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軟裝飾行業的共性與地域文化的個性產品在市場不同邊界下的基本運作模式。比如結合江西特色的陶瓷文化、鄱陽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茶文化等多方面相關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軟裝飾設計系列產品及規模性推廣研究,界定互聯網軟裝飾行業與江西地域特色相關產業創新的內涵、外延與特征;
2.基于互聯網軟裝飾設計平臺中結合地域文化特點的軟裝飾設計產品的創新發展。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私人定制,對設計過程進行互聯網化的組織和管理。在推廣上首先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化平臺特點,建立不同地域風格的軟裝飾信息庫管理平臺。針對不同消費層次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喜好,定位設計產品的消費層次,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優勢對設計資源進行合理組織和分配,提高設計效率及私人定制的特色化。
3.在互聯網的信息化大環境下把軟裝飾產品私人定制進行規模化推廣,可以采用線上APP虛擬展示和線下一些典型城市建立軟裝飾家居體驗館,讓消費者在感受軟裝飾產品的時候也能聯想到不同地域風格帶來的文化特色。
四、結語
本文站在本土化、軟裝飾定制個性化和互聯網信息化的角度,將研究涉及的互聯網、一路一帶、軟裝飾行業等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基于構架地域特色軟裝飾設計產品的特色化和規模化推廣的問題展開,在項目設計新理論上有所突破性和創新性。
★基金項目:江西省科學技術項目: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科學技術研究一般項目課題“互聯網環境下地域特色軟裝飾產品設計及推廣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JJ171464,課題主持人:肖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