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要: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部門逐步推進了小康社會建設步伐。當前農村群眾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在精神文化上有了更大需求,只有大力發展農村群眾文化,才能滿足廣大農民文化需求,這也是鄉鎮文化建設的關鍵內容。本文簡述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困境,并提出了加快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群眾文化;發展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273-01
群眾文化即人們工作以外自我娛樂與發展的活動,有著顯著的社會性質,人民群眾為主體,娛樂為輔助方式,能夠讓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其實群眾文化屬于公益性社會事業的范疇,可以對社會發展發揮著積極引導作用,而對農村地區來說基礎文化比較薄弱,在農村群眾文化發展上還有很多問題,這需要加快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才能確保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困境
近幾年農村文化事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利用戶戶通電視信號,可以獲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在此背景下也帶動著農村文化的繁榮,產生了很多新的氣象,農村文化隊伍越來越龐大,在文化上投入的資金不斷增多,既改善了文化設施,還有效改善了農村精神文明面貌。整體上來看,農村文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既促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無法滿足農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發展中將遇到各種困境。很多農村文化站在場地、經費等限制下,出現了圖書陳舊、無錢訂閱報刊等現象,且干部專業素質也不高,思想觀念落后,開展的活動方式單調、內容缺少創新,大多為傳統活動方式,如唱歌、跳舞。扭秧歌和鼓樂隊等,老年群體是主要受眾,沒有開展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缺少時代的氣息。
二、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策略
(一)增加文化設施建設資金
群眾文化網絡的建設對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影響很大,若是缺少相應的支撐與保障,群眾文化活動作用將無法得到發揮。對此在鄉鎮文化事業建設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對電影院、文娛活動廣場、群眾休閑活動大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文化基地逐步得到拓展,并將互聯網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起來,為文化傳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讓群眾文化具備更廣闊的影響范圍與更強大的吸引力。為讓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應該在文化事業上進一步增加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做到專款專用,為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扶持,并主動與社會各方加強聯系,發動更多人參與到鄉鎮文化建設之中。這樣才能推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統一規范開展,并發展的更加多元化與制度化。
(二)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在發展農村群眾文化的過程中,應該從各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將各自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制定與本地區條件相符的發展計劃,全面掌握農村地區經濟水平、財力構成、人員配置及年齡層次等情況。農村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應該引入新的思想觀念,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解放思想,讓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要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中心,定期開展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他們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形成愛國主義思想,這樣農民精神世界才更加豐富,農村文化娛樂生活層次也將得到擴充。
(三)推動農村本土藝術的發展
廣大農村群眾通過自己的智慧與才能,創造了各種類型的民間藝術,在群眾在廣泛流轉,有著獨特的風格與藝術性,而通過對農村民間藝術基地的建設,可以讓民間藝術文化更好的得到弘揚,促進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這需要鼓勵農村群眾創造更多具有濃厚鄉土風情的文化節目和農村戲劇,通過對條件的優化,發動更多農村群眾參與到娛樂活動之中,并采取音樂、舞蹈、健身健美等活動形式,為文化的傳播拓寬空間。如我鎮農村群體活動每年正月都會耍社火,每年一次的鄉村廟會,簡易的戲服、粗制的高蹺、土生土長的演員、詼諧的高蹺動作、腳下的莊稼地,是農村地區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鄉野文化,粗鄙的動作中更顯大俗的美,既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也促進了本土藝術的發展。
(四)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素質
第一,培養更多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隊伍,既要適當提高工資,還要給予更好的福利待遇,將其積極性與影響力發揮出來。上級業務部門應該與農村文化隊伍加強聯系,做好培訓與指導工資,促使其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得到提升,讓農村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與活躍。第二,激發農村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由于農村地區有很多熱衷于文藝建設的群眾隊伍,他們不僅有著廣闊的見識,還有著豐富的閱歷,了解農民的實際文化需求。只有將這部分人員的力量發揮出來,讓他們做農村群眾文化的組織者與帶頭人,才能促使更多農民參與到文體活動與文藝創作中,讓農村群眾文化氛圍變得更加活躍。
三、結語
總之,農村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此不僅要在基礎文化設施上投入更多資金,還要與實際情況加強聯系,高度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農村群眾文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還要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發動更多農村文藝工作者參與進來,讓農村文化事業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