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科
摘 要:在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的當代社會,信息化教學已進入高職院校。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的應用,正改變著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本文結合實際,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教學;對策
在教育領域,信息化教學在各個高職院校迅速展開,各高校通過人才的培養、信息環境的優化、資源的開發,同時增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實現信息化改革,在多方面進行深化,取得了顯著成效。教育部更是連續9年舉辦全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以推動高校的信息化教學建設。由此,信息化教學方式也逐漸步入高職高專院校的視野,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學方法手段的建設是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標準之一,更是推動整個信息化教學與建設的保障。
1 信息化教學的認知
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學的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中心詞是教學,信息化是定語,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學。教學信息化的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環節及其狀態,目標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所有的教學環節達到信息化。
2 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的認識不足
大部分院校已經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對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學信息化建設也被列入學校的發展重點。但是,由于有不少院校教師對教學信息化建設的理解尚且不足,以為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PPT、視頻等便是教學的信息化。[1]對信息化教學的本質理解不夠,甚至還會造成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教學的信息化而信息化,如過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或技術,反而使得原本簡單的東西變得復雜化。所以,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信息化只是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以提高教學質量,化解和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信息化教學的本質還是要落在“教學”兩個字上。
2.2 信息化教學設施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發展信息化教學的基礎。在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上,硬件上的缺乏會阻礙信息化教學的順利發展,而軟件上的建設是信息化教學的關鍵。一是學校要有良好的教學網絡平臺,能夠在平臺上正常開展教學。這需要學校引進良好的教學網絡平臺,同時還要保證上課地點網絡的流暢,以保證開展正常的教學。二是要在平臺上建立數字教學資源庫,方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由兩種途徑獲取,一種是網絡上購買或引進一些建設好的網絡課程,另一種就是鼓勵院校教師自己開發數字課程資源,建立網絡課程資源庫。而大部分院校這一塊的建設尚存在不足。
當然,信息化基礎建設已經在推行且實施,但教學基礎設施還是在信息化建設上存在一定不足。首先,院校在購置網絡平臺設備方面雖然花費了大量資金,然而相應資源卻沒有很好地被利用,從而導致了硬件設備利用率較低。其次,不少校園網絡在高峰時段會出現網速很慢或斷網的現象,對于網絡平臺亦會出現訪問困難、視頻播放不流暢等很容易影響網絡平臺的運行質量。
2.3 院校師生信息化教育教學的素養還需提高
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活動時,因為缺乏信息化教學的學習或培訓,沒有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教學方法和內容長時間都沒有改變過,難以全面掌握信息化教學的相關知識;信息化素養不高,無法突破多媒體界限,從而影響信息化教學質量,很難達到預期的信息化教學效果。此外,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自控能力相對較差的問題。因此,在開展教學時,往往難以實現教學目標。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針對目前高校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能力不強,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與應用水平不高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要求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推動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使之具備良好的信息思維,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要求,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學習、生活中問題的能力成為必備的基本素質。
3 解決信息化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3.1 提高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
目前,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開展,一定要加強對教師教學信息化意識的培養。高職院校一定要通過不同的途徑改變教師對信息化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傳統教學的方法有些已不能適應現代的教育教學需要,而院校的教師應該要有危機意識,看到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激勵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可以請職教專家來校多做信息化教學的講座,將外面成功的教學案例展現給老師,讓教師看到信息化手段對提高教學效率的巨大作用,提升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2]
3.2 加強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
紙上談兵皆是空,一定要加大對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如硬件、軟件設施,校園網絡和教學平臺的建設。學校要能及時對校園網進行換代、升級,要保證在校園網絡使用高峰時,師生能夠非常流暢地進行網絡學習。完善學院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必須保證其質量。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交流,都是在網絡教學平臺上來完成的,學校可以進行MOOC的建設,夯實學校教學資源的基礎。
3.3 提升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能力
知識的重點及內容是不變的,但教授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逐漸認識到,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需要,需要教師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來傳道授業。[3]教師更需要與時俱進,通過自學、培訓等方式,學習新的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姬琳.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現狀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7):9-10.
[2] 楊曉婷.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6(8):233-234.
[3] 王慧.“互聯網+”環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師,2017(2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