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水粉畫教學中過于對物象的描寫,應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默寫能力,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為今后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默寫作畫;審美感受;藝術風格;藝術造詣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239-01
長期以來,水粉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審美觀,它既能表現客觀物象,亦能表現主觀思想。水粉畫是寫實的,寫實的同時與表現手法相結合,能夠充分體現水粉畫的獨特魅力。
水粉畫的寫生教學,包括人物、風景、靜物等,而水粉靜物的寫生教學不僅肩負著培養學生的寫生能力,對物象的描摹能力,還肩負著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感染力,形象的記憶力,藝術的創造力和嫻熟的表現力,為學生今后的藝術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寫生的教學過程中,僅局限于對物象描摹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雖有較強的描摹基本功,卻沒有獨創性,思想受到束縛,離開對象寸步難行,這應是教學中的嚴重問題,勢必影響藝術人才的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獨立創造思維的培養,這也是當今社會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向。
水粉畫作為基礎教學的必修學科,因其歷史的特性有著一定的優勢,它既有水粉畫的淋漓盡致,又具備油畫的風格,因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基礎教學中。我們要認真研究水粉畫的獨特性,提高寫生的教學質量,要以寫生作為基礎訓練的手段,以培養審美感受和個性化的藝術風格為最終目的。改變學生單純追求具象的準確、酷似的教學觀點。寫生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訓練課程,它的內容和技法是豐富多彩的,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我們引用‘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這個觀點來進行水粉的初步認識,以單色寫生為例。在單色寫生中,把色彩的世界簡化為黑、白、灰的色調,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整體表現能力。這時,加上水粉的技法訓練,讓學生在用另一種工具來表現素描的同時,掌握了水粉色彩的繪畫工具,初步認識水粉畫,以及紙、色、筆的特性。由于是單色寫生,便于學生掌握。
單色寫生訓練后,即可講解色彩寫生的觀察方法,了解靜物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之間的關系。寫生中要注重學生色彩感受力的培養,并加以相應的默寫訓練,讓教學在循序漸進中進行。寫生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完成作業本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在訓練造型、技法表現的同時,積極開展藝術思維活動,使之處于主體地位。人的審美感受力在實踐中具有可塑性。培養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客觀物象的藝術表現力,二者的關系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觀察力能提高學生手與眼的配合關系,為繪畫作品的進一步升華做好準備;審美能力可以使我們甄別出作品的優劣;藝術表現力是作為藝術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特質。
在教學中有兩種不同作畫方法:一種是被動消極地描摹對象;另一種是主動、積極、熱情地表現對象。前者過分依賴于對象,看見什么畫什么,當沒有物象時便亂了方寸,寫生無法進行,即使完成作業,也無精彩可言,更不用說欣賞了。如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的思維狹窄、創造力貧乏。另一種是既忠實于對象,熱愛對象,又積極地感受對象,深入地觀察對象,不以物象表面的偶然現象為滿足,力求抓住物象的本質特征,從而把握對象。所表現的不完全是眼前視覺中的物象,是經過強烈感受而活起來的形象,有著藝術的再加工。眼前所見的只是視覺感受又不可缺少的素材,這樣有利于創造各種不同的表現技法和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
兩種截然不同的作畫過程,前者離藝術道路愈走愈遠而作繭自縛,后者的藝術道路會愈走愈寬,我們當然提倡后者的教學模式。我們進行寫生的目的是善取藝術上的各種形式和技法,借以反映我們的思想,從而抒發胸懷,進行再創作。倘若只看到物象表面而不去研究,也就談不到創造,更談不上藝術的更高境界。解決生活與創作的問題,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藝術觀,擺正生活與藝術的關系,正確解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明確寫生訓練的目的,要充分發揮記憶默寫的積極作用。
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把寫生和記憶默寫區別開來,其實二者并無明顯區別。寫生是對物象的觀察,一種是物體總是存在于畫者的眼前,可以隨時觀察;另一種是物體不常在眼前,或不在眼前,我們在寫生的同時也伴隨著記憶默寫,如在整體觀察完靜物時,我們要憑借記憶來畫完第一遍色調。如果看一眼畫一眼,會使畫面缺少統一性,導致雜亂無章而缺少深入刻畫的興趣。真正的刻畫訓練應包括大量的記憶默寫,以觀察、感受、記憶、默寫的相互交織融為一體,記憶默寫應占很大比重。如果長期進行靜物寫生的訓練而忽視默寫的重要性,會使學生缺少主觀的能動性,更缺乏創意,長此以往,教學必將走入誤區。
記憶默寫還應重視對細節的觀察,寫生時,可以細致入微地進行觀察、表現,使畫面充實豐富。在細節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畫者對畫面整體關系的掌握以及藝術的再處理。如果觀察的少,對記憶默寫的深刻性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我們應盡可能多一些觀察、多一些具體的表現,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程度。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習慣,藝術的造詣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記憶默寫作畫不但是西洋油畫家長期實踐的結果,更是我國歷代畫家總結出的優良傳統。我們應遵循這一原則,培養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