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軒
摘要:博物館是重要的社會文化傳播機構,其對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現階段,隨著我國博物館的弊端發展,社會大眾對于博物館的的運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動式以及體驗式的展覽方式應成為了人們對博物館展覽新的需求。文章就基于多媒體技術,研究博物館展覽的多媒體內容策劃及寫作。
關鍵詞:博物館;展覽方式;對媒體技術;內容寫作;內容策劃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249-01
一、引言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作為社會文化傳播機構的博物館也面臨著日漸增長的發展壓力。多媒體技術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興媒體技術形式,這一技術在博物館展覽之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創新的展覽效果。對此,對博物館展覽中多媒體內容策劃及寫作的研究也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二、多媒體展示的特點
所謂多媒體展示,就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本途徑的展示方法,其有機的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因此,在展示的效果方面也具有多媒體的突出特點。
(一)表現形式豐富
傳統博物館展示,主要是通過圖版以及文字等與展品配合進行展出,表現方式相對比較單一。而在多媒體展示設計之中,因為有了多媒體技術的積極支持,展覽內容的策劃以及寫作也可以表現為多種方面的不同形式。例如:音樂、聲音、視頻等等。尤其是視頻媒體,通過這一媒體技術,能夠實現電影鏡頭腳本式的策劃以及寫作。如此,就實現了多元化的展示效果,有利于激發廣大民眾的參觀熱情。
(二)信息量的豐富性
展覽館的展示空間有限,而要想在有限的空間之內實現更加豐富的信息內容展示,就必須要對展覽設計的文字進行高度的精煉,并是重點突出。如此的設計方式,雖然能夠使展覽的重點一目了然,但是,其也在極大程度上壓縮了知識內容,不利于參觀者對設計的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有機應用,就將博物館展覽的空間進行了有機的拓展,如此,就可以向廣大參觀者提供更多的知識信息,體現展覽的廣度以及深度。
三、博物館展覽多媒體內容的策劃以及寫作原則
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形式多元,信息豐富的展覽效果,有利于激發參觀者的興趣以及參觀熱情,實現更好的展覽效果。但是,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求展覽策劃者能夠對多媒體展覽的策劃以及寫作方式進行有機的轉變,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此,應該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策劃以此寫作原則。
(一)展覽定位原則
所謂展覽定位,就是展覽的主辦單位,按照自身的實際資源條件以及市場的實際狀況,以構建差異化的發展優勢,突出展覽的鮮明特點,進而更好的吸引參觀者。對于展覽主體的定位主要落實在三個基本方面,也就是主題定位、內容定位、觀眾定位。而多媒體技術作為展覽設計的主要輔助性手段,必須要始終貫徹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定位。如此,才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轉達出展覽想要傳達的定位效果。例如:浙江紹興就舉辦過一場王羲之主題的展覽活動,在這一展覽之中,其主題就是王羲之、蘭亭盛會、蘭亭集序、書法。內容定位主要是對王羲之、蘭亭集序、蘭亭盛會的介紹。觀眾定位主要是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以及當地的學生群體。針對這一定位設計,展覽主辦方設計了“落水蘭亭”以及“蘭亭八柱”兩個互動性展覽項目,使得觀眾在互動的過程中對本次展覽的內容有了更深的體會。
(二)陳列文本依托原則
所謂陳列文本,就是博物館的展覽陳列大綱,其是對展覽內容以及宗旨的明確反應,更是展覽策劃以及寫作的基本框架結構。而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必須要基于陳列大綱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此才能夠保證多媒體的設計是圍繞著陳列主旨展開,可以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例如:在以王羲之為主題的展覽設計之中,陳列大綱主要是針對蘭亭集序的各個版本,從流傳的過程對其整個生命軌跡進行展示。而在多媒體展示的策劃之中,就按照蘭亭集序的生命軌跡進行了原創視頻的制作,并通過視頻對蘭亭集序的誕生以及演變進行了完整的介紹。
(三)形式統一原則
現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不斷進步,并已經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例如:墻面投影技術、一體查詢技術、桌面互動技術,虛擬影像技術等等。而這些表現形式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因此,在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展覽的實際內容,對表現方式進行科學的選擇,以此達到展覽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例如:在介紹蘭亭盛會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墻面投影技術或者虛擬成像技術,讓觀眾更加真實的感受到蘭亭盛會的歷史背景以及文化氛圍。
四、博物館展覽中多媒體內容的策劃以及寫作方法
經過以上分析,已經對多媒體展覽的策劃以及寫作原則有了一個基本的明確。在這一基礎上,相關展覽主辦單位就可以基于策劃原則的基礎上,落實科學的展覽策劃以及寫作,達到更好的展覽效果。
(一)視聽多媒體的策劃以及寫作
所謂視聽媒體,就是為了實現一定的展覽效果,融合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使觀眾通過視覺以及聽覺實現展覽感受的展覽設計方式。這一媒體設計方式在現階段的博物館之中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首都博物館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0%的觀眾注意到了博物館的視頻短片,這也說明了視聽媒體的優勢。這一媒體形式的策劃以及寫作主要由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素材的剪輯,通過對已有視頻以及圖像的剪輯、編輯,形成展覽的視聽文件。例如:在王羲之主題展覽活動之中的“書法活動集錦”就是典型的素材剪輯。而另一種就是原創制作,主要就是通過攝像設備進行視頻或者圖像的制作。例如:王羲之主題展覽之中的“落水蘭亭”就委托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一段動畫視頻,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二)閱讀類多媒體的策劃以及寫作
所謂閱讀媒體,就是需要觀眾通過閱讀的方式獲取信息的新媒體設計方式。對于這一多媒體展覽的設計,主要可以落實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介紹,這也是博物館展覽的最基本功能③。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對相應展覽內容的深度介紹。例如:在首都博物館中,就通過墻面投影的方式對博物館的發展歷史進行了介紹。其次是查詢,這也是博物館展覽的基本功能。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更加便捷的查詢操作。例如:首都博物館就設計了一體化查詢系統,能夠對館內展覽的所有內容進行便捷的查詢,以此方便觀眾更好的了解展覽內容。再次是鑒賞。文物往往是觀眾參觀展覽最最關注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設計一個虛擬問題,實現觀眾對文物的互動鑒賞需求。
(三)游戲多媒體的策劃以及寫作
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覽之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夠轉變以往的被動式展覽方式,提高展覽的趣味性,以此激發觀眾的參觀興趣。這一多媒體展覽設計的策劃以及寫作方式主要就是體現展覽活動的互動性,實現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統一。例如:在王羲之主題的展覽活動之中,就設計了一個“書法名帖”項目,觀眾可以參照示范,在觸摸屏上進行手寫書法。如此,就使得觀眾近距離的感受到了書法藝術的魅力,以此激發觀眾參觀的興趣。
五、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是重要的社會文化傳播機構,多媒體技術在其展覽設計之中的應用,有利于實現更好的展覽效果。對此,必須要落實科學的手段方法,優化多媒體展覽的規劃以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