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金
摘要: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期待越來越高。群眾文化建設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舉措,是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舞因為其自由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闡述了廣場舞的形式和藝術特點,并分析其地位和作用,提出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地位與作用的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所用。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地位與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257-01
近年來,廣場舞作為群眾自發地以健身為目的在廣場上進行富有韻律的舞蹈,已經被視為群眾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廣場舞不僅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豐富群眾的文娛生活,也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對促進群眾文化建設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因此認識到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廣場舞的形式和藝術特點分析
(一)形式特點
廣場舞是一種舞蹈形式的文娛性活動,其中廣場舞的參與者主要是以女性為主,年紀偏大。一般的情況下,廣場舞的場地都會在社區的空地上面擺放音響進行活動,廣場舞的組織形式一般是通過群眾自發的組織,每次參與的人數會比較多。由于是通過群眾自發組織的形式,因此,在廣場舞中缺乏規范的引導,加上政府對廣場舞的監管力度不足夠,因此廣場舞中可能會存在著安全隱患,不能夠保證參與者能夠有序的參與到其中,會給廣場舞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廣場舞雖然廣受老年人的喜愛,但是由于受眾的群體較小,需要占用社區的空地,難免會造成對他人的影響,這也是廣場舞的局限所在,加上政府沒有正確引導和規范,造成目前我國廣場舞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與其他的群眾造成較多的摩擦,嚴重的阻礙了我國廣場舞文化的發展。
(二)藝術特點
廣場舞的發展是由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需要精神上的滿足而自發組織形成的。廣場舞的參與者都是自發組織的,主要是通過廣場舞來達到休閑、健身以及養身等目的,廣場舞的舞蹈藝術特點主要是輕松活潑、節奏歡快,舞步一般較為簡單,參與者能夠迅速的參與到其中,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夠快速的上手。
目前,我國的廣場舞參與者一般都是普通群眾,在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借助廣場舞來放松身心,廣場舞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由于地域的不同也會存在許多不同的舞蹈形式,幾乎涵蓋了我國的各種舞蹈形式。而且廣場舞的隊列也非常的豐富,在舞蹈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都滿足了群眾的不同需求。由于廣場舞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晚飯之后,人們在這個時間段有充裕的時間,而且廣場舞沒有人員的限制,因此廣場舞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對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具有較大的作用。
二、廣場舞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廣場舞是我國一種自發組織的舞蹈,廣場舞主要是根據傳統的舞蹈進行編排,加入了許多的現代化的元素,吸引了大量的廣場舞參與者,已經逐漸的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廣場舞的地位分析
在傳統的群眾文化建設活動中的形式非常單一,但是自從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廣場舞作為一種新型的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已經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廣場舞迅速的蔓延到全國各地,已經成為了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活動。在我國的城市中,廣場舞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主要的文娛活動,廣場舞具有老少皆宜的活動性質,廣場舞越來越高的普及程度極大的提升了其在群眾文化節建設活動中的地位,成為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活動。廣場舞對人們的時間和人數都沒有具體的要求,上手難度較低等等特點使得廣場舞越來越受歡迎,已經成為了當代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首選活動。
(二)廣場舞的作用分析
1.豐富群眾的文娛生活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每天需要面臨著更加復雜繁忙的工作,許多人因此在工作生活中非常的疲憊,我國出現亞健康的人口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傳播,能夠有效的緩解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而且還能夠鍛煉人們的身體素質。人們在經歷了一整天的忙碌工作之后,只需要走出房門聚集在一起進行廣場舞,能夠促進彼此的交流溝通,還能夠緩解工作中的壓力,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廣場舞主要是將我國的傳統舞蹈進行編排制作出來的一種新型的舞蹈,其內容一般都是非常的積極樂觀,能夠讓參與者精神亢奮。在當代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之后,人們的精神生活也需要得到提高,廣場舞恰好能夠為群眾提供這樣的文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娛生活,還能夠有效的促進參與者的文化素養。
2.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和諧發展
廣場舞能夠有效的促進參與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夠使得參與者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滿足,能夠有效的推動人們精神的豐富與建設,對我國的和諧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廣場舞主要作用是服務大眾的,提高群眾的文化建設,因此廣場舞的內容是弘揚積極向上的精神,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通過廣場舞能夠有效的引導群眾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促進了群眾的文化素養的提高,還能夠促進群眾身體素質的提高。廣場舞的推行有助于我國的文化建設,能夠讓人們在疲勞的工作之后放松身心,促進了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3.群眾文化交流的平臺
由于廣場舞獨特的性質,能夠讓眾多的人們參與到其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廣場舞能夠承載群眾文化交流的重任,能夠為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去搭建一個交流的文化平臺。廣場舞由于沒有人員和時間上的限制,任何一個人想要參與進來都是可以的,因此這樣就能夠極大的推廣廣場舞,人們在廣場舞活動中得到了快樂,促進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的發展。人們的熱情和藝術思維以及創造能力能夠在廣場舞這個大平臺上加以整合,能夠形成良性的文化交流,從而能夠推動我國群眾的整體文化建設,促進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的長遠發展。
三、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地位與作用的措施
(一)規范開展廣場舞
雖然我國的廣場舞已經成為了群眾文化建設的一種新型方式,但是廣場舞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由于廣場舞需要占用大量的公共區域,而且外放的音響還會造成擾民的情況,近些年來有關廣場舞擾民與占地的矛盾越來越多,因此這就需要廣場舞這種文娛活動有待規范。首先,要從組織形式上面下手,目前我國的廣場舞都是自由組織的,沒有相關部門的引導,因此廣場舞活動還不夠規范,經常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這樣會對廣場舞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創新廣場舞藝術形式
廣場舞雖然目前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廣場舞的文化形式,通過創新廣場舞的藝術形式能夠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廣場舞中,能夠充分的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如果長時間的一套舞蹈不更換非常容易造成人們的疲勞感,失去了新鮮感就會導致人們對廣場舞也會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到了廣場舞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創新廣場舞的藝術形式,促進廣場舞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場舞已成為群眾文化建設中具有中國特色的靚麗風景線,給文化建設增添動力,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的早日實現。因此,必須重視廣場舞,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地位和作用,首先必須要規范開展廣場舞,進而創新廣場舞藝術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廣場舞的魅力和作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