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軍
摘 要:圖書館在信息服務行業中處于關鍵位置,為了更好地展現出信息領航人和知識服務人的特征,大多數圖書館開始使用大數據科技儲存、分析、深層次探究讀者個人信息,通過分析和預測,更好地掌握讀者的個性需求,為其提供精準的理想化服務。盡管高科技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讓我們能夠省時省力的享受著舒心的服務,但是,這一切的便利卻無法掩蓋大數據給讀者個人隱私保護帶來巨大威脅的事實,出于對個人隱私泄露擔憂,很多讀者根本無法愉悅的享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這與圖書館引入大數據科技的初衷相違背,怎樣高效的保護圖書館讀者的隱私是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明確大數據的特征,對目前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隱私泄露的危害和隱私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吸引社會廣泛注意,更好的保護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的隱私。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
0 引言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潮流席卷全球,通信設備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網絡科技開始滲透到家家戶戶,互聯網的普及,從根本上轉變了人們溝通交流和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標志著真正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時代對人們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日常交流變得更加的便利,信息的傳達更加的迅速,但是,大數據在幫助圖書館給人們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同樣給讀者的隱私帶來了令人擔憂的隱患。圖書館個人隱私保護一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特別是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變革,加大了讀者隱私保護的難度。大數據時代,影響我國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的因素多而雜,比如:圖書館行業缺乏自律意識,讀者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缺乏相應的法律保護體制等。怎么樣減小或者擺脫這些因素的阻礙,怎樣做到科學分析、探究讀者個人數據而又不侵犯讀者的隱私,或者是通過分析讀者授權同意的隱私信息提供訂制化服務是當前圖書館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 大數據的內涵和特征
2012年以后大數據發展愈發迅速,成了社會熱點話題,但是至今大數據一直未有統一的定義,社會各界結合自身的特點對大數據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信息服務行業對大數據的解讀更加傾向于著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大數據具有數量大、多樣性、速度快、預測能力強的特征,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數據的搜集和獲得變得更加容易,數據搜集范圍越來越廣,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的量級應該是“太字節”(2的40次方),數據的類型也會越來越復雜,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同時采集,快速處理。
2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讀者的隱私權
2.1 隱私權的定義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隱私權的內涵也有了新的定義。圖書館讀者的隱私權被認為是讀者對其個人信息享有的控制權,即保證讀者在圖書館所產生的行為數據以及讀者基本數據(個人資料等)依法不受侵犯,讀者對于自己的數據具有公開權、保密權、利用權、了解權、收益權和修改權等。
2.2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現狀
大數據時代,由于互聯網的特性,信息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商業資源,比如,商家知道顧客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想要購買的東西以后,會投其所好,根據顧客的需要做出宣傳,制定個性化的商品,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從而獲得經濟收益。
有學者曾經對讀者做過一次關于圖書館隱私權的調查:在所調查的人中,有82%的人極其關注個人隱私安全問題,其中表示對大數據時代留在圖書館的個人信息擔心的只占31%,有“46%的人對其保留在圖書館的個人信息絲毫不擔心。有將近60%的人在使用圖書館資源和接受圖書館服務時,完全沒有采取個人隱私保護措施,而且感覺自己個人隱私保護能力弱的將近有8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圖書館讀者個人隱私自我保護意識普遍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圖書館的讀者一般對于圖書館會有安心感覺,幾乎不會擔心圖書館泄露自己的隱私,就算可能會有少量讀者會感覺自己的隱私被侵犯,但也會因為怕麻煩或者是對相關規定不了解而不了了之。
中國關于隱私權的保護法律十分缺乏,幾乎沒有特定的對于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的法律法規,在過去頒布的關于圖書館的20部法律法規文件中,僅有6個涉及讀者隱私權保護的內容,而且都不全面。
除此之外,一些圖書館服務的軟件比如數字圖書館互動服務終端、移動圖書館等,雖然會給讀者提供便利,但是由于自身的防御體系的不完善,很容易收到非法黑客的攻擊,泄露讀者的隱私數據。圖書館具有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能,會比較在意讀者文化方面的熏陶,而忽視對于員工保護讀者隱私的教育,缺乏相應的讀者隱私保護規定。
3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的重要性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作和生活也逐漸由傳統的紙筆書信傳達逐步轉變為現代化的網絡交流。人們使用互聯網傳遞消息、處理日常事務,迅速發展的高科技和日漸普及的互聯網帶給社會巨大的影響,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信息服務行業作為現代社會標志性產業之一,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
3.1 如果沒有周全的保護讀者的隱私,讀者會收到源源不斷的垃圾短信
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無怪乎央視連續在兩個3·15晚會上將垃圾短信進行曝光。2017年底,小趙在圖書館借閱時,登記了個人信息,沒多久就收到了大量垃圾短信,經過查實后發現,有商家在圖書館獲得個人信息之后,用基站作為發送中心,向基站覆蓋區域內的移動用戶發送短信,這一發短信系統每十分鐘可以發送1.5萬條。
3.2 圖書館讀者隱私泄露以后,讀者會接收到許多騷擾電話、垃圾郵件
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人們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么知道電話號碼之時,殊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讀者會因此逐漸對在圖書館留下的隱私而感到擔憂,會感覺網絡與科技似乎導致自己時刻處在暴露的社會環境中,根本沒有享受到隱私保護,會逐漸缺乏安全感,不再信任他人,變得暴躁與焦慮,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長此以往,肯定會對建立穩定社會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3.3 隱私被竊取,讀者可能會有錢財損失
有些不法分子在圖書館竊取讀者個人信息之后,辦一張被竊取人的身份證,然后掛失他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賬戶,重新補辦銀行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有讀者長時間不用卡,里面的錢款說不定已經不翼而飛了。2016年3月,2名北京的圖書館員工因非法買賣大量讀者個人信息,總計多達200余萬條,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當庭受審并認罪。被告人之一楊某高中文化,今年25歲,從內蒙古鄂倫春來京打工。據他稱,2011年他到一家圖書館上班,發現圖書館掌握大量讀者信息,就偷偷拷貝了一些準備出售。被稱為“瓊女郎”俞小凡曾被騙800萬元。俞小凡2016年12月18日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公安”,指控俞小凡涉及詐欺案件,必須監管其賬戶存款,要她將存款轉到指定賬戶,俞小凡立刻乖乖照做。透過網絡轉賬總共匯款6次,金額高達800萬元人民幣。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個人隱私泄露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怎樣保護好圖書館讀者的個人隱私,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隱私權該如何保護是處在互聯網社會的所有國家都不可避免的問題,網絡是沒有界限的,咫尺天涯也會因為網絡而變得親密無間,雖然我國的信息服務行業的發展時間比較短,起步較晚,但這并未影響它的發展速度,尤其是近幾年,在互聯網科技帶動下,信息服務行業發展勢頭極其迅猛。如果想要更好地促進信息服務行業的發展,就必須得妥善解決大數據時代信息服務行業的代表性產業-圖書館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否則將會適得其反。信息泄露帶來的麻煩,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社會各界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好人們的隱私,促進穩定社會秩序的建立。
4 結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圖書館產業的繁榮,更讓人們意識到在隱私保護方面的不足,要想更好地發揮出圖書館的作用,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增強對行業發展的引導,加大隱私權保護宣傳教育的力度,完善對讀者個人隱私保護的方式,從根源上解決危害隱私權保護的因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英).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劉雅輝,張鐵贏,靳小龍,程學旗.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保護閉[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5(1):229-247.
[3] 彭華杰.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的隱私危機與隱私保護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2):56-59.
[4] 易紅,任競.圖書館大數據服務環境下用戶隱私泄露容忍度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