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草木染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歷史文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草木染工藝最為傳統的承載物就是服飾,因此在現代發展中,應該通過現代服飾設計創新草木染工藝,將這一文化歷史瑰寶傳承下去。本文對草木染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傳承和創新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草木染;現代服飾設計;傳承;創新
1 草木染文化的發展歷史
草木染工藝其實在世界各個國家均有涉及,只不過由于區域的不同,相應的印染技法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作為草木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歷史發展中也形成了獨特的印染風格。我國草木染工藝開始于明清時期,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當時的草木染服飾除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外,還會對外出口。不過在19世紀后,合成燃料的出現使得草木染技術逐漸沉寂,但是草木染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卻是任何技能都無法取代的。
直到21世紀,由于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了治理這些問題,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該戰略的實施使人們不斷意識到環保、綠色、健康的重要性,進而促使草木染工藝的價值再一次被認可。
2 草木然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情感體現
2.1 材質上
由于草木染工藝使用的材料都是純天然材料,所以在服飾印染時,能夠將濃厚的天然氣質凸顯出來。再加上承載物的不同,配以不同的印染技法,能夠體現出不同的服飾風格,豐富服飾自身所要表達的內涵,提升其魅力。同時,通過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的配合與協作,能夠在保證植物自然屬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織物所蘊含的情感特征,賦予服飾不同的意境和美感。
2.2 工藝上
草木染工藝是人類智慧和大自然共同作用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于勞作的熱情,以及能夠運用自己雙手創造果實的成就感。草木染工藝大多是以印、績、絞、繡、織等表現手法為主。每一針一線都是手工藝者的心血結晶,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優秀藝術作品。
2.3 紋樣上
傳統的草木染服飾中使用的紋樣圖案多是以自然或者神話故事為主的,表現出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由于民族之間的環境和風俗的不同,紋樣圖案存在差異性,但是在情感表達上卻是相同的。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紋樣與現今潮流相結合,使其所承載的情感也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
2.4 色彩上
草木染是以自然法則為基礎,通過對自然界中顏色的提取來實現服飾的創作,不僅顏色選用上具有廣泛性,也減少了色譜的制約,使得服飾本身就能夠充分體現出創作者的情感內涵,提升服飾的藝術效果,給人們一種清新脫俗、親近自然的感官體驗。在現今的城市生活中,生活壓力的增大使得人們對自然的向往之情越來越重,人們更加希望通過一些物品加強與自然之間的聯系,用來舒緩情緒,釋放壓力。而在服飾設計中,給人們留下第一主觀印象的就是色彩,之后才是服飾的款式,最后才會觀察細節,所以,色彩對于服飾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3 草木染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傳承和創新
3.1 傳承
(1)色彩文化傳承。在我國古代,所有的服飾都是通過草色然工藝實現的,再加上古代對于服色色彩有著嚴格的管控,所以在現今研究中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草色然相關技法和工藝只是在《天工開物》中有相應的文字記載,缺少科學量化分析的依據,為學者研究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導致最后得出的結論也存在差異性。
(2)圖案文化傳承。草木染工藝的服飾圖案最早是以畫繢、扎纈、夾纈、凸版印花等技法表現的,圖案內容也大多是以少數民族的圖騰樣式為主,所以很多人一提到草木染服飾,最先想到的就是扎染蠟染圖案,因此,在研究現代服飾中,加大對少數民族圖案紋樣的研究力度對于草木染工藝的傳承有著重要作用。
(3)染色工藝傳承。染色工藝的傳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植物中進行色彩提取工藝的傳承。其是通過色素萃取法,將植物中含有的色調提取出來,如石榴皮能夠提取出黃褐色、紅色燈;二是對傳統圖案工藝的傳承。其主要是將傳統的扎纈、蠟纈、型板印、凸版印花等手工印染工藝傳承下來。雖然現代的印染技術也比較多,但是卻無法代替手工印染的優勢,所以傳承手工印染工藝對于草木染工藝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
3.2 創新
(1)概念上的創新。傳統草木染服飾大多都是以中式風格為主的。為了更好地發展草木染工藝,可以對服飾設計主題及其設計風格進行深入挖掘,形成新的設計潮流。
(2)款式上的創新。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草木染服飾主要有新中式、民族和簡約休閑這3種款式,因此應該在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對款式予以創新,使其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3)工藝上的創新。這方面主要是對草木染的印染紋樣工藝進行創新。現階段草木染的印染工藝多是以蠟染扎染和型板印花藍印花布兩種為主,工藝上相對較為單一,時尚元素不足,所以在未來的創新發展中,可以將印染工藝與手工絲網印結合在一起,以豐富草木染的圖案紋樣。
4 結語
為了讓草木染工藝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創新,除了要明確草木染工藝的作用和價值外,還要結合現代發展需求,從多個方面和角度進行挖掘和探索,以此促進草木染工藝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文靜.草木染藝術的發展及在服飾中的創新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 曾小婷.基于草木染的品牌服裝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7.
作者簡介:張小燕(1992—),女,河南許昌人,碩士,設計藝術學專業,教師,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