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的世界為何如此色彩繽紛?這是無處不在的色彩和人們與生俱來的色彩感知共同創造的,我們都熱愛色彩,它從各個方面影響了世界,改變了生活。從表面的感覺上升到視覺與知覺的認識、使用,是我們學習這門課程的主題。
關鍵詞:色彩;搭配;互動;應用
在當下網絡信息傳播引發的碎片化“讀圖時代”中,青少年的眼睛不斷被寵溺著,感官受到的刺激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然而我們有可能被色彩迷惑于五光十色的世界中,也有可能被其指引而升華情感,在這種視覺沖擊下,色彩文化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色彩的輻射力量不僅體現在視覺上,更影響了心理體會與感知。中職生的年齡正是青春的顏色,接受與想象的世界絢爛無比,色彩又怎樣地影響了他們對世界的情感認知?怎樣引導學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拓展思維體會色彩的心理作用是本課開設的主要目的。主要講解色彩與搭配,無論有無繪畫基礎的同學,只要有興趣都可加入我們的色彩世界之旅。
本課運用代表性作品展示色彩的魅力(影視、平面、服裝等),理解色彩設計的原則和關鍵詞選色法。介紹如何突破已有的形式和慣有的配色思路,將優秀的色彩原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習中。
1 建設過程
首先,中職生的年齡階決定了他們對新鮮事物以及圖片化的興趣遠遠高于照本宣科,用最熱門的話題與最亮眼的圖片能夠抓住其眼球,對本課產生興趣。
其次,針對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狀況,本課將圖片互動加入課堂中,鼓勵學生發言,展示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從色彩文化方面對其進行分析,鼓勵拓展思維與視野,營造良性的課堂氛圍。
最后,以小組討論、命題、制作三個環節,加強團隊意識與團隊協作,使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與團隊的力量,為以后進入職場打下基礎。
2 基礎知識講解與案例分析
2.1 閱讀色彩的快樂
我們都熱愛色彩,色彩無處不在。從古老文化的智慧與差異,到當今的色彩文化,我們可以感受到色彩的沖擊、力量。
2.2 色彩密碼的解析
對色彩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純度以及色彩的混合進行整體性學習。
2.3 色彩影響世界,色彩改變生活
用娛樂性的觀影及圖片形式探討色彩世界及其帶給人們的情感效應。從影視賞析和設計賞析(服裝設計與搭配、平面設計)兩個側面,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的魅力,展示色彩的心理作用和心理聯想,如電影和電視劇中所展示的色彩美學
(1)? 《小王子》。“如果你馴養了我,卻又不得不離開我,沒關系,我還有麥田的顏色。”電影中小狐貍用黃色的麥田描繪了小王子給它的記憶,整部電影的畫風溫暖質樸,還有催淚唯美的配樂。麥田、圍巾、沙漠、夕陽等無不體現了黃色的溫暖魅力。
(2)《奶酪陷阱》。根據主角性格與海報顏色的選用,可以學習到黃色與鄰近色、對比色的搭配法則。
海報中,樸海鎮穿著主題為鮮黃色的毛衣,面對鏡頭露出笑容,如劇中人物劉正一樣給人以溫厚的感覺。陽光的黃色和陰沉的灰色雙色底面,更增加了這個擁有雙面魅力的角色的神秘感。
(3)? 《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的色彩原則是注重色彩、高對比度、高艷明麗、平衡對稱等一切細節。
粉紅與粉藍構筑了兩個年輕戀人的整個世界,讓他們即使身處槍林彈雨中,依然能沉浸在甜蜜的MENDLS甜品世界中。甜品店的紙盒是經過設計的,看上去煞有其事。
3 我有我色——屬于自己的色彩搭配
介紹如何突破已有的形式和慣有的配色思路,以學習色彩為切入點,正確判斷和思考色彩的配色概念,迅速理解色彩與圖像的關系、色彩關鍵詞等設計重點,將優秀作品的色彩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習中,展現個性與魅力。
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隨手拍如風景、服裝、美食等,了解自己喜歡的顏色與搭配,傳達個性化風格。
4 在課程中穿插互動參與課程案例
課堂上進行小練習,如彩鉛繪畫,用卡紙、布料或具體服裝、圖片搭配,理解色彩,展現個性搭配。學生對色彩和搭配的疑惑如哪件衣服該配哪個顏色的項鏈或者圍巾等,可以通過課堂演示得到建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用彩筆來添加五彩斑斕的色彩,或者用細頭黑色筆創作更多的涂鴉和細節。涂色無限制、自由輕松,可以緩解壓力、放松身心、凈化思維,發現生活之美、創造藝術之美,并在繪畫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藝術欣賞和創作能力。玩涂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既清新又治愈,順帶還能練配色、學繪畫,何樂而不為呢。
5 教學效果與反思
本課程開始之初的理念是讓大家更多地認識色彩的魅力。色彩是我們觸摸這個世界的第一步,有著神奇的魔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左右我們的情緒和精神。不同專業的同學一起通過涂色認識色彩的魔力,因課堂討論涉及的范圍寬度及廣度較大,而學生對一些基本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授課時應該考慮怎樣樹立學生的自信,提高其表達能力,應降低課程專業的難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循循善誘,達到授課目的。
參考文獻:
[1] 梁景紅.寫給大家看的色彩書1設計配色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 日本奧博斯科編輯部.配色設計原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3] 陳嘉全.設計色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 黃志元.注重色彩設計能力培養 突破色彩構成教學難點[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5).
作者簡介:丁偉民(1990—),女,河北石家莊人,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