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妹

摘要:宜興紫砂壺造型多變,爭奇斗艷,“方非一式,圓不一相”,是陶瓷器造型中變化最多的一類器型,紫砂壺在發展中成熟并伸展出蔚為壯觀的紫砂藝術形式,以審美來看紫砂眾多器型,都是涵蓋著豐富的文化知識,方器造型是紫砂壺造型中基本款之一,以方為基本形,然后運用長短直線組成,工整有力,極具陽剛之氣,分正方、長方、六方、八方、寓方等多種方形體。方壺講究“方中寓圓”,善于運用各種長短直線、曲線組合疊起,制作工藝要求線面挺括,輪廓線分明,口蓋平整,吻合嚴密,比例適度,嘴、把均勢統一,而且可隨意置換壺蓋方向,整體端莊穩重。
關鍵詞:陶瓷;紫砂;方壺;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049-01
紫砂的造型變化萬千,經歷了無數代紫砂人辛勤的創作與改良,已有數以萬計的紫砂器型問世,其品類繁多,方壺便是幾何體造型的代表器型,紫砂方器對制作以及技藝的要求高,而一把實用又美觀的方器作品,是要達到線條挺刮、比例精準、明秀挺刮,紫砂方器帶來的是一種力感的美,也是對藝人技藝的一種考驗,隨著人類審美的提升,對紫砂方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體現傳統的美感,同時也要有創新的藝術。紫砂方器的發展_市大為可觀,或豐腴、或清秀、或剛健等藝質讓紫砂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感染力和立體效果,從方器的藝術美中感受到紫砂的獨特魅力!
紫砂泥的可塑性較強,加上紫砂老師的巧心、匠心、促使紫砂器型形狀多種多樣話,各具神采,有一款圓中寓方、方中寓圓的《金沙四方壺》要求方之角隱于圓內,圓之形有方的變化,還注重精、氣、韻,制作難度較大,需有精湛的技藝才能達到渾和醇厚的藝術韻味,看《金沙四方壺》造型,可以看出其表象十分飽滿,中空的肚腹與其形成極大的反差,虛實對比間,氣勢凸顯,壺的表面精致細密,質地光潤可鑒,色澤紅潤古樸,點點金黃色的鋪砂,正是《金沙四方壺》的高貴之處,壺身用鑲身筒的手法,上下左右逐漸拍圓,對于力度的掌握和器型角度的分寸把握要較為精細。方中呈圓,線、面折轉過度恰到好處,圓潤有力度,快面挺刮有力,線條利落、氣勢貫通、棱角渾樸有致,底、腹、口規矩而挺拔有力,壺嘴是三彎嘴造型,較其他壺嘴造型又富有變化,壺嘴的巧妙造型最能體現制壺藝人壺藝手法,壺把方中有圓挺而有力,剛柔相濟,壺肩部的線條渾厚、氣勢圓滑,壺口也為方圓口,壺蓋顯方形圓角,四面貫通,壺鈕橋鈕銜接平順,于整個器型搭配協調統一,形成一體,此壺“大巧若拙,大象無形”悠悠古韻盎然,虛實相間,方圓交替,妙不可言。在紫砂壺的眾多造型中《金沙四方壺》積聚了紫砂老師的智慧和高超的制作工藝,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紫砂是需要人們去傳播的藝術,將紫砂的精、神、氣、韻傳達給人們,是需要我們紫砂老師們不懈努力的進步中,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參與到紫砂藝術的探究中,圍繞紫砂的內在形式和結構、空間等作提煉、概括,將紫砂多元化的形式較為融合地去發展。沒有新的工藝和藝術思考,是不能在紫砂的造型上得到良好的發展的,必然要有思想作為依墊才可以有人為的改良創作,紫砂藝術的發展也就有更加廣闊的前景,相信在人們不懈努力的前提下,紫砂工藝也將持續發展,而成為展望未來的藝術生命。紫砂在逐步地發展中成熟并伸展出蔚為壯觀的紫砂藝術形式,以人們的審美來看紫砂眾多的器形,都是涵蓋著豐富造型中最基本的款式之一,方器造型也是經典的器形之一,方器極具陽剛之氣,尤為惹人喜愛。所謂紫砂方器,就是在造型上呈塊面。四方、六方、八方等等都是方器的形制之一。具體的形制隨著器形的變化而變化。所謂“方非一式,圓不一相”,方器是方中帶圓的,所以造型上有著眾多的變化,總之,方器造型的變化可以隨著創作者的審美理解和藝術鑒賞,對器形的要求設計,進行處理。“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在《金沙四方壺》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宜興紫砂壺從初創期始,方壺和圓壺就同時出現,圓壺是用拍打身筒成型的,方壺是用泥片鑲接成型的,這兩種技法在時大彬創作時已基本完善,以后代代相傳,流傳至今。方壺作為與圓壺相對的砂器,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和鑒賞內涵。方器造型規則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于變化。
隨著人們審美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對于美的要求也是越為苛刻,壺品不僅具有傳統的美感又有創新,那么在方器的獨特魅力中,那種力度美中使得方器在紫砂市場中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