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瑩

摘要:“漸進生長”技法作為杜蒂耶成熟時期的重要創作手法,體現了作曲家創作技術的獨特性與創新性,同時它對于杜蒂耶獨特性音樂語言的形成及個人鮮明風格的確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漸進生長”;核心音程;形態變體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057-01
亨利·杜蒂耶(Henri Dutilleux,1916-2013年),作為20世紀著名的法國現代作曲家,他身處流派紛呈、風格迥異,“先鋒派”大行其道的創作大潮中,但杜蒂耶卻并沒有隨波逐流,而是一直執著于探尋具有自己獨特個性的音樂語言中。
20世紀許多作曲家的作品雖然在技法及觀念上有獨特的創新,但能被公眾接受并欣賞的只有少部分,而杜蒂耶的作品就屬于這少數部分。他的作品中既有豐富純熟的創作技法,又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具有較強的“可聽性”。杜蒂耶對作品要求嚴苛,近乎完美,因此保留下來的作品數量雖然不多,但每首都精雕細琢,具有很高的價值。
“漸進生長”作為杜蒂耶構建作品的重要標志性技法,同時也體現了作曲家的創新性,這種創新性與他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曲式結構的傳統性相結合,達到傳統與創新的平衡和統一。
如杜蒂耶本人所說,“漸進生長”這一技術主要受到了普魯斯特的時間和記憶的觀念所造成的影響,它對于杜蒂耶獨特性音樂語言的形成及個人鮮明風格的確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卡洛琳波特在著作中對于“漸進生長”的概述:“Progres sive Growth是將音樂作品發端的短小主題旋律,以逐漸推進循環的方式展開,并在樂曲各個部分以各種變體形態出現,是一種主題逐漸變化發展壯大的再現,每一個形態都是由發端旋律變化發展而來,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成為統一全曲的因素。”
在杜蒂耶成熟時期的作品中,“漸進生長”作為主題發展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結構作品實現作品內部統一的重要手段。
二十世紀作曲家為了打破傳統的調性思維,擺脫和聲體系的束縛,不斷在找尋新的組織音高材料,構成作品結構力的方式。“無調性”“十二音序列”是這個時期最具有表性代的音高體系。而杜蒂耶“漸進生長”手法的創作中并不回避具有主導地位的中心音及中心和弦的使用,反而將其作為音高運行的組織方式,形成具有組織邏輯的統一力量。
增四度由于自身不協和的音響特質深受這個時期作曲家的喜愛,在《復衍》這部作品的主題中,增四度核心音程作為重要發展因素始終貫穿全曲。
主題中的增四度音程:
第一樂章開始由木管組奏出主題旋律1-9小節。在這一主題旋律中,長音E作為基因一占有絕對中心地位。之后bB出現在兩個E之間,形成緊張度極高的增四度音程,其后增四度音程連續出現五次,這種高頻的出現可以看出作曲家對于增四度音響色彩的強調。中心音E與bB之間形成了x-a-x的材料,x代表中心音,a代表中心音之間填充的部分。
第21-31小節,由銅管樂器組小號聲部奏出主題的擴充形式。這個主題是在原始主題E-bB-E的基礎上主要對x、a兩部分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擴充變化。增四度bB-E出現四次,均是以對bB、E兩音的擴充、多樣化變體形式出現。第一次E-bB是以原始主題中的增四度形式直接出現,但緊接著后面bB-E之間插入了一個C。在第二句中,主要是對a材料進行的擴充變形,bB出現兩次,第一次出現后面插入五音音流,節奏律動較快,第二次出現節奏律動較前一次則松緩了很多。第三、四句主要是針對E的強調與擴展。
32-37小節主題由弦樂聲部呈示,包含了兩次x-a-x的形式。第一次是與原始主題完全一致的僅由增四度音程與中心音構成的。第二次則是中心音與a的擴展形式相結合。
第一樂章結束部,由木管樂器將主題再現,主題由x-a-x增四度及x-a的擴充-x兩種形式構成。
通過對第一樂章中主題發展軌跡的探尋可以看出,主題每次都會以變化的形式出現,但無論音高如何變化發展,主題中心音E與核心音程bB所構成的增四度音程始終作為主題的框架基礎,一直存在。其他的變化形式都是圍繞這個基礎音高所做的裝飾性變化。這種方式將增四度作為種子,不斷將它展衍出形態不一的枝干,表層形態看似乎各不相同,但追宗溯源,它們都是在相同的核心音程基礎上構建的,這也體現出杜蒂耶“漸進生長”手法具有同源性的特點,這種變化方式使作品內部更加穩定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