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
摘 要:媒介的發展,帶來海量視覺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妨礙人們正確解讀信息的視覺噪音。本文從視覺噪音的基本概念出發,分析了視覺噪音的特點、形成的原因、表現的形式、分布的區域,探討可能帶來的危害以及治理的策略,實現多方聯動有效遏制視覺噪音的目的,為日常生活創造出美好和諧的視覺氛圍。
關鍵詞:視覺噪音;信息;媒介;視覺生態
1 視覺噪音的概念
噪音,在物理學的角度上看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聲波的頻率變化顯示出混亂、無規律的狀態;生理學把它解釋為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工作的聲音,讓人產生不悅、不舒服的聲音都可稱為噪音。不論哪種解釋,噪音都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情緒波動,進而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一種聲音。視覺的概念就是指光作用于視覺系統,在視網膜上成像,經視神經傳入大腦視覺中樞,以此來感知物體的輪廓大小、顏色光澤,獲得外部物體的重要信息。
對于噪音的理解,我們常常傾向于從聲學的角度去考慮,但這個詞也適用于視覺傳達的角度。視覺傳達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扮演著信息傳播的重要角色,其傳達過程也受到視覺噪音的影響。妨礙觀者理解、選擇有用視覺信息的視覺元素,都可稱為視覺噪音。視覺噪音可以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曲解、轉換、阻礙、增加、減損我們用視覺感知外界物體的信息結果,一定程度上妨礙信宿主體接收信源信息的理解。
2 視覺噪音的特征
視覺信息的爆發性增長,并不代表信息可以準確有效地傳達。相反,大量信息聚合一處的集中展示,你爭我搶各說各話的同時,會影響觀看者篩選想看的信息,從而使宣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視覺噪音就是影響視覺信息準確傳達的一個關鍵因素。
一般來說,視覺噪音具有下列特征:
一是無序性。雖然視覺畫面在呈現之前就已被設計者賦予了觀看的邏輯順序,視覺元素也已按視線流程編排妥當,但和其他不同種類的宣傳畫面共同置身于大環境背景下,眾多無關的視覺元素便會無順序、無規則地共同擠入觀者的視線范圍之內。
二是不可避免性。媒介的發展讓信息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視線在可視范圍之中可以優先選擇主要想看的東西,但不可全部避免相對無用的視覺元素。視覺噪音也會干擾觀看的視覺順序流程。
三是不確定性。視覺噪音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之中便已介入,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量,加之在現場環境與觀者心理情緒的作用下,更為信息的最終接收增添了不確定性。
四是不穩定性。視覺噪音處在一種流動變化的狀態之中,不會保持穩固無變化的態勢,周遭氛圍與客觀主體自身的狀態都會使視覺噪音的形態發生變化。
3 視覺噪音的形成因素及表現形式
視覺噪音的形成主要與信息的發布者、信息的傳播者、信息的接收者3個因素有關。借用傳播學中的傳播理論,信源就是信息的發布者,即需要輸出商業訴求的商家業主;信道代表了信息的傳播者,也就是幫助商家宣傳輸出信息的廣大視覺設計從業者;信宿就是需要接收視覺信息的廣大消費者。在信源發布信息、信道輸出信息、信宿接收信息的過程中都可能產生視覺噪音,形成一定程度的干擾。如果在同一時刻、同一場域內,有過多的視覺信息同時輸出,形成的視覺噪音就有可能交叉干擾,疊加擴大噪音的效果,使傳輸中的信息發生一定程度的異變,最終影響觀者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內容。
視覺噪音的表現形式伴隨著視覺信息的整個傳播過程,同時借力眾多的大眾媒介,在個體中不斷加深影響,在群體中廣泛擴散傳播。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媒介的多元化生態,讓信息的傳播更加方便快捷。從傳統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燈箱路牌到現在的移動終端、大數據共享平臺,每一次傳播方式的變革都使信息的傳輸變得更加豐富。受眾在解讀不同傳播媒體提供的信息時,一定程度上都會受到視覺噪音的影響,個人的文化水平、認知經驗以及來自周遭環境的視覺信息畫面都會阻礙受眾解碼信息,干擾其對原本內容的理解。視覺噪音甚至能在觀者停止觀看活動后仍然延續其對信息理解的偏差,讓正確信息的解碼不斷滯后。
4 視覺噪音的分布
從視覺傳播的角度來看,視覺噪音主要分布于物質實體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
物質實體空間又可具體細分為3個區域:生活消費區域、公共交通區域、城市地標區域。大量的視覺圖文信息密集存在于這3個區域,輪番轟炸人們的視覺神經,建立起信息認知的同時,眼花繚亂的圖像也會干擾人們的注意力,妨礙信息的接收,不可避免地獲取到一些無用的視覺噪音。
生活消費區域主要集中于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消費的各大超市百貨、商城賣場、娛樂休閑的地方。置身于其中,視野所及之處,被五彩繽紛的視覺元素包圍,豐富多樣的信息使消費者應接不暇。沉浸在商家營造的消費空間里,被各式各樣的商品釋放出來的視覺噪音裹挾其中,即便是在需求之外,也會引發消費者的選擇焦慮,干擾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識。
視覺噪音也大量存在于公共交通系統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站點等處。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站點作為城市居民出行的特定車輛、城市交通脈絡的重要節點,其自身的流動特性也是讓各個廣告商青睞的信息展示窗口。車廂顯示屏的動態展示、車體內外平面媒體的靜態展示以及車站滾動播放的燈箱廣告,都在毫無考慮乘坐者的心理狀態下,扎堆匯集注入乘客的視覺感官中。公共交通系統覆蓋面積大,亦是展示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的絕佳流動媒體,必須嚴格把控其視覺展示的品質,盡可能多地傳遞有效信息,從信息源頭減少視覺噪音的出現。
城市地標區域既具有地理位置的意義,同時也具有集體記憶的文化象征意義,能夠快速喚起人們的視覺印象,形成穩固的視覺認知。地標區域也是人群活動較為密集的區域,熙熙攘攘的人群帶來擁擠不安的煩躁情緒,都是可視范圍內的視覺噪音。例如,在每逢十一黃金節假日期間,一些知名的地標景點,像上海的外灘、南京的夫子廟、西安的回民街等處都充滿了人擠人的場景。在這種視覺噪音遍布的客觀環境和主觀情緒的影響下,人們獲取信息、解碼信息的過程將受到更多的影響。
網絡虛擬空間主要分為移動客戶端和社交媒體網站,新媒體的發展讓傳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廣泛,同時也給大眾帶來更多的視覺噪音和信息垃圾。移動客戶端的即時性,讓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完成信息的發布與傳播,視覺圖文信息過度泛濫,視覺噪音也呈現出此消彼長一個接一個的病毒式的蔓延。社交網站的話題性營銷,配以圖文信息的裂變式傳播,加劇了視覺噪音的擴散,嚴重阻礙了信息接收者對信息的理解。
5 視覺噪音的危害及治理策略
視覺噪音的增多,伴隨著海量信息的泛濫,同時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首先,從用戶的角度來講,視覺噪音加大了用戶選擇相關信息的困難,降低了利用有效信息的效率,使用戶不能準確地接收信息,造成對信息理解上的偏差。其次,視覺噪音的介入,讓信息的發布者、加工者不能把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遞到信宿終端,噪音過多的信息,內容變得混亂無序,進而影響發布者的商業訴求。最后,視覺噪音也會給整個視覺生態環境帶來影響,依附于不同視覺媒介下的視覺噪音,互相滲透、相互影響,個體的心態情緒、生活狀態受到影響發生變化后,便會在整個區域、整個城市蔓延發展,進而影響到可供感知的整個視覺生態環境。
新媒介的多樣化發展,很難做到對視覺噪音的完全消除,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采取相關措施,減少視覺噪音帶來的影響。首先,從管理者角度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則,站在宏觀角度規劃統籌,避免出現千城同質、千牌同樣的模板化視覺形象,同一個模子、同一款字體、同一種背景顏色的視覺形象,只會催生毫無視覺審美的視覺噪音,影響整座城市的視覺文化生態。其次,從制作發布者的角度來說,應該盡可能地把控好視覺形象的設計水準,提升媒介發布者的職業道德修養,在信息發布的源頭減少噪音的輸出。既能夠傳達商家的利益訴求,又符合專業審美的標準,不能只為了金錢利益,毫無責任感地胡亂堆砌視覺元素。最后,從信息接收者的角度來講,應提升視覺信息的解讀能力,培養一定的視覺審美能力,提高解讀和鑒賞能力,才能夠有效地避免視覺噪音的干擾,減少對信息的誤讀與誤判。
6 結語
新媒介的發展催生了海量的視覺信息,視覺噪音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雖很難做到根治,卻可借助正確的宏觀管理、合理的設計制作、良性的視覺解讀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遏制,聯動多方位的資源,共同優化城市的視覺生態。只有這樣,才能降低視覺噪音的干擾,改善雜亂無序的視覺環境,為大眾營造出一個美好共生的和諧視覺氛圍。
參考文獻:
[1] 馬泉.城市視覺重構[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 斯文·溫德爾,丹尼斯·麥奎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武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3] 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梁啟軍.城市符號傳播模式初探[D].遼寧大學,2008.
[5] 張瑞紅.快感與焦慮[D].中央民族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