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地方本科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狀態,結合教育部印發關于《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點》思考未來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專業的發展走向。
關鍵詞:信息化;藝術設計教師;持續發展
信息化科學技術促進了我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及學習方式的轉變。面對教育的信息化變革,如何建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系統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迎接挑戰的重要環節。
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發展的必然性
當下教育的發展不僅是教育硬件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進步。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的提升與進步。在借助現代化教育手段,推動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統中互相關聯的各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等教學的變革勢在必行。
2018年1月22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印發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點》對全國的教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工作要點中指出:“教師隊伍要應對新技術變革。建立教師隨時可學、隨地可學的常態化發展機制。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技術變革。”[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先。當下國家推動高等教育向信息化轉型,為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創造了新的機遇。
藝術設計類教師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的美育體系,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重任。在信息化時代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也更應該具有探索、進取精神,為了能夠在新時代下進一步明確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目標,優化藝術設計教學管理與實踐教學體系,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應主動適應信息技術變革,做到教師自身隨時隨地可學的常態化。積極探尋信息化與藝術類教學結合的模式,推動新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有機融合。
2 信息化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嬗變
第一,教學提升,理念先行。教育理念,是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是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根據經濟和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信息化藝術教育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需要培養當代社會具有創新意識的藝術人才,更需要為當代的信息技術發展的起到重要推動的作用。藝術設計課程結構設置要緊隨時代的演變而不斷更新。專業教師更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教育主客體共融、共通、共創的一種全新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二,突破傳統,建構未來。借助先進的信息化傳播技術,提高了教育信息獲取效率,使教育資源得到充分的應用。突破以往守舊的教學方式,為當代的藝術設計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師還可以隨時隨地的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媒介進行專業輔導、案例展示,與學生們溝通分析。激發學生對專業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這樣不僅是突破以往死板的教學方式,還擴展了教學中的空間概念。教育的主客體之間時時互動建立全新的教學模式。
第三,變換角度,提升自我。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多角度的學習途徑,使當代的高校教師不僅要擔負傳道、受業、解惑的重任,在教學中發揮引導與促進作用。根據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特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專業教師提升教學理念,改變教學角度,強化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加強自身對于大數據時代下碎片化信息的篩選和整理能力。借助信息化技術支持并促進教學。設計出符合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全面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內涵與培養質量。
3 信息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發展的建議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水平。作為高校教學的實施者,應該時刻保持提升自我的學習意識。不僅要及時掌握新時代下的技術手段,更要認真學習信息化教學的主旨,逐漸轉變教學觀念。并積極在教學中嘗試設計多樣化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做好講授與引導的教學工作。利用“三通兩平臺”,將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方式適當的融入教學中。
第二,緊跟時代,積極探索,敢于展示。教師授課質量的提升是一個不斷的否定自我、更新自我的過程。以往學校可以通過教學跟蹤的辦法,幫助教師進行課程質量的提升。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師變可以通過課程的網絡化展示來驗證授課質量。2014年為了加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與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教育部開展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截止到2018年9月,已有1697萬余節課程上傳至互聯網。由網易與高教社攜手推出的在線教育平臺“中國大學MOOC”截止到2017年12月,各類課程2000余門,累計選課學習人數4037萬。其中藝術設計類課程54門。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需要緊隨時代步伐,探索信息化課程的建設方法,積極參與到網絡課程的展示中去。通過廣大的參與者檢驗課程質量,提升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面對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只有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能力,把握好新時代教育的新使命。堅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職業信念,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隊伍的每一份子都肩負著國家藝術教育振興的使命,為推進高校藝術教育信息化進程,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國家教育現代化的遠大目標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點(教師司函〔2018〕1號)[Z].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8-01-22.
[2] 陳大柔,謝艷.信息化教育: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06).
[3] 胡小勇,朱龍,馮智慧,鄭曉丹.信息化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趨勢與方向[J].電化教育研究,2016(06).
[4] 張晨.信息化教育平臺下藝術設計學科教學模式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9).